一种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743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技术涉及电池片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包括XZ驱动模组、设置在所述XZ驱动模组活动末端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夹持模组;所述夹持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若干第一钩爪、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且与所述第一钩爪对应配合的若干第二钩爪以及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靠拢或相互打开的第一驱动件。本技术能够实现整排电池片的高效精准搬运,提高电池片搬运效率与搬运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片制造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电池片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表面镀膜工艺,在进入镀膜设备前,需要将其一片一片的摆放在镀膜载板的镂空槽穴中,为了提高镀膜效率,一般镀膜载板的尺寸会设置得非常大,且电池片之间的间距非常小,以便能够承载更多的电池片,在镀膜时,单位时间内可完成更多电池片的镀膜,进而提高镀膜效率。

2、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cn113808982a公开了一种电池片自动上下料设备,其采用非接触式吸盘的方式实现对电池片的拾取。但非接触式吸盘价格较高,且非接触式吸盘从吸盘中心喷发出的高压气旋形成负压而吸附电池片,其对电池片的吸附位置精度难以得到精准的控制,且对电池片表面的膜层易造成破坏,容易受到气流波动的影响。且若要实现整个电池片排的吸附搬运,相邻两个电池片在吸附时容易出现漂移碰撞的现象,导致电池片边缘发生隐裂或缺角缺陷,进而发生不良。

3、因此,有必要研发一款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来实现电池片输送线上整排电池片的上料搬运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能够实现整排电池片的高效精准搬运,提高电池片搬运效率与搬运精度,线接触保护电池片表面膜层不被刮伤。

2、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包括xz驱动模组、设置在所述xz驱动模组活动末端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夹持模组;所述夹持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若干第一钩爪、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且与所述第一钩爪对应配合的若干第二钩爪以及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靠拢或相互打开的第一驱动件。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钩爪与所述第二钩爪为l型托勾结构。

4、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模组中设置有两个第一驱动件,分别设置在左右相对分布的两个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两个第一驱动件同步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右两端进行张开与靠拢动作。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夹持模组。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调节所述两个夹持模组之间间距的第二驱动件。

7、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夹持模组中,其中一个夹持模组a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滑轨,另一个夹持模组b设置在一个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活动末端连接。

8、进一步的,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一钩爪与所述第二钩爪共同构成一个夹持单元,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若干个夹持单元;所述两个夹持模组上的所述夹持单元错位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一个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上方设置有第一滚子,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上方设置有第二滚子,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活动末端设置有旋转盘,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旋转盘绕z轴进行旋转运动,所述旋转盘的下表面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滚子与所述第二滚子相互靠拢或张开的驱动滑槽,所述第一滚子与所述第二滚子伸入至所述驱动滑槽内。

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滑槽为中心对称的两段弧形凹槽结构,且该弧形凹槽的槽宽与所述第一滚子、所述第二滚子的直径匹配。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整排电池片的高效精准搬运,提高电池片搬运效率与搬运精度,线接触保护电池片表面膜层不被刮伤。具体的:

12、(1)通过设置进行相互靠拢和打开运动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上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相互配合夹持的一对钩爪,能够实现整排电池片的一次性夹取,提高电池片上料效率;

13、(2)采用夹持方式实现电池片的拾取,夹持位置精度高,为实现电池片的精准上料提供了保障;

14、(3)电池片采用两对钩爪实现夹持,钩爪与电池片侧边进行线接触,与电池片表面没有接触,能够有效的保护电池片表面膜层不被刮伤;

15、(4)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两端,采用伺服电机驱动旋带有凸轮结构设计的旋转盘结构,配合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上的滚子,实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相互靠拢与打开运动,进而实现夹持与张开动作,一方面满足了狭小空间内的驱动布局设计需求,另一方面,实现了钩爪夹持间距的精准控制,相邻电池片之间不会出现磕碰现象,能够提高对电池片的安全保护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XZ驱动模组、设置在所述XZ驱动模组活动末端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夹持模组;所述夹持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若干第一钩爪、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且与所述第一钩爪对应配合的若干第二钩爪以及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靠拢或相互打开的第一驱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爪与所述第二钩爪为L型托勾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模组中设置有两个第一驱动件,分别设置在左右相对分布的两个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两个第一驱动件同步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右两端进行张开与靠拢动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夹持模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调节所述两个夹持模组之间间距的第二驱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持模组中,其中一个夹持模组A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滑轨,另一个夹持模组B设置在一个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活动末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一钩爪与所述第二钩爪共同构成一个夹持单元,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若干个夹持单元;所述两个夹持模组上的所述夹持单元错位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一个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上方设置有第一滚子,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上方设置有第二滚子,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活动末端设置有旋转盘,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旋转盘绕Z轴进行旋转运动,所述旋转盘的下表面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滚子与所述第二滚子相互靠拢或张开的驱动滑槽,所述第一滚子与所述第二滚子伸入至所述驱动滑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滑槽为中心对称的两段弧形凹槽结构,且该弧形凹槽的槽宽与所述第一滚子、所述第二滚子的直径匹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xz驱动模组、设置在所述xz驱动模组活动末端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夹持模组;所述夹持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若干第一钩爪、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且与所述第一钩爪对应配合的若干第二钩爪以及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靠拢或相互打开的第一驱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爪与所述第二钩爪为l型托勾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模组中设置有两个第一驱动件,分别设置在左右相对分布的两个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两个第一驱动件同步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右两端进行张开与靠拢动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夹持模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调节所述两个夹持模组之间间距的第二驱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片高效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诚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