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6763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技术涉及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中的设备包括有上料输送装置、加热炉、去氧化皮机、液压机、储料箱、电控及液压站、后台服务器总系统、机械臂;电控及液压站通过电源及通讯模块一控制液压机;后台服务器总系统通过电源及通讯模块二分别控制输送装置、加热炉、去氧化皮机和机械臂;后台服务器总系统中包括有输送控制指令模块、加热控制指令模块、氧化指令控制模块、抓取指令控制模块,通过增加机械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自动化程度,从而达到了降低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危险系数及提高了生产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的,尤其涉及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介绍

1、目前公知的锻压生产过程多数以人员为主导,存在人员劳动强度大,人员的危险系数高,且生产效率较低的缺点。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筒类零件锻压的自动化生产线,通过增加机械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自动化程度,从而达到了降低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危险系数及提高了生产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中的设备包括有上料输送装置、加热炉、去氧化皮机、液压机、储料箱、电控及液压站、后台服务器总系统、机械臂;所述电控及液压站通过电源及通讯模块一控制液压机;所述后台服务器总系统通过电源及通讯模块二分别控制输送装置、加热炉、去氧化皮机和机械臂;所述上料输送装置中包括有上料输送装置一、上料输送装置二,所述加热炉中包括有加热炉一、加热炉二,所述液压机中包括有液压机一、液压机二,所述储料箱中包括有储料箱一、储料箱二,所述机械臂中包括有机械臂一、机械臂二;

4、所述上料输送装置一与加热炉一之间通过后台服务器总系统建立动作流程的通讯连接,所述加热炉一与上料输送装置一及去氧化皮机相互之间通过后台服务器总系统建立动作流程的通讯连接,去氧化皮机与机械臂一及液压机一相互之间通过后台服务器总系统建立动作流程的通讯连接;所述机械臂一与储料箱一之间通过后台服务器总系统建立动作流程的通讯连接;所述机械臂二分别与上料输送装置二、加热炉二、液压机二及储料箱二之间通过后台服务器总系统建立动作流程的通讯连接;所述后台服务器总系统中包括有输送控制指令模块、加热控制指令模块、氧化指令控制模块、抓取指令控制模块。

5、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机一上设置有整体锻压装置,在整体锻压装置中包括有上模更换装置、下模和顶杆;在所述上模更换装置的底部依次设置有冲头一和冲头二、所述冲头一和冲头二之间间隔一定距离;顶杆位于所述下模的下方。

6、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机二上设置有收口锻压装置,在收口锻压装置中包括有收口锻压装置一、收口锻压装置二、收口锻压装置三、下模一、下模二、下模三;所述下模一位于收口锻压装置一的下方,所述下模二位于收口锻压装置二的下方,所述下模三位于收口锻压装置三的下方; 所述加热炉二中设置有工位一、工位二和工位三;所述收口锻压装置一中的工件对应所述加热的工位二,所述收口锻压装置二中的工件对应所述加热的工位三。

7、进一步地,在加热炉一的加热炉出口与输送链条装置之间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工件的加热温度,在输送链条装置始端的一侧设置有工件过滤输出口用于温度不合格工件的输出。

8、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炉一中设置有加热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中设置有加热铜管,所述输送通道与上料输送装置一进行连接后供多个的原材料工件依次的从上料输送装置一输送至输送通道中进行加热。

9、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输送装置二为一个顶料输送装置,所述顶料输送装置中包括有传送带、与传送带连接的带顶出机构的盛装箱体、与盛装箱体连接的定位装置;在传送带上设置有多个相同大小的输送工位,多个输送工位之间通过间隔板进行隔离,每个输送工位上放置有半成品工件,所述每个输送工位上的半成品工件通过传送带传送至带顶出机构的盛装箱体。

10、进一步地,在所述盛装箱体的底部设置有顶出机构一和电动控制机构,顶出机构顶出盛装箱体中的半成品工件至定位装置中,在所述定位装置中设置有限位梯台、定位点二和位于限位梯台底部的顶出机构二,所述电动控制机构通过电源控制顶出机构一和顶出机构二;所述顶出机构一和顶出机构二均为油缸驱动装置;所述定位点二设置在限位梯台末端部的两侧。

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地优点在于:

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通过增加机械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自动化程度,从而达到了降低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危险系数及提高了生产效率的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的设备包括有上料输送装置、加热炉、去氧化皮机(3)、液压机、储料箱、电控及液压站(6)、后台服务器总系统(13)、机械臂;所述电控及液压站(6)通过电源及通讯模块一(14)控制液压机;所述后台服务器总系统(13)通过电源及通讯模块二(15)分别控制输送装置、加热炉、去氧化皮机(3)和机械臂;所述上料输送装置中包括有上料输送装置一(1)、上料输送装置二(9),所述加热炉中包括有加热炉一(2)、加热炉二(10),所述液压机中包括有液压机一(4)、液压机二(11),所述储料箱中包括有储料箱一(5)、储料箱二(12),所述机械臂中包括有机械臂一(7)、机械臂二(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一(4)上设置有整体锻压装置,在整体锻压装置中包括有上模更换装置(29)、下模(30)和顶杆(31);在所述上模更换装置(29)的底部依次设置有冲头一(32)和冲头二(33)、所述冲头一(32)和冲头二(3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顶杆(31)位于所述下模(30)的下方。

<p>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二(11)上设置有收口锻压装置,在收口锻压装置中包括有收口锻压装置一(34)、收口锻压装置二(35)、收口锻压装置三(36)、下模一(37)、下模二(38)、下模三(39);所述下模一(37)位于收口锻压装置一(34)的下方,所述下模二(38)位于收口锻压装置二(35)的下方,所述下模三(39)位于收口锻压装置三(36)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加热炉一(2)的加热炉出口(20)与输送链条装置(21)之间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22)用于检测工件的加热温度,在输送链条装置(21)始端的一侧设置有工件过滤输出口(23)用于温度不合格工件的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一(2)中设置有加热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中设置有加热铜管,所述输送通道与上料输送装置一(1)进行连接后供多个的原材料工件依次的从上料输送装置一(1)输送至输送通道中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装置二(9)为一个顶料输送装置,所述顶料输送装置中包括有传送带(24)、与传送带(24)连接的带顶出机构的盛装箱体(25)、与盛装箱体(25)连接的定位装置(26);在传送带(24)上设置有多个相同大小的输送工位(27),多个输送工位(27)之间通过间隔板(28)进行隔离,每个输送工位(27)上放置有半成品工件,所述每个输送工位(27)上的半成品工件通过传送带(24)传送至带顶出机构的盛装箱体(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盛装箱体(25)的底部设置有顶出机构一和电动控制机构,顶出机构顶出盛装箱体(25)中的半成品工件至定位装置(26)中,在所述定位装置中设置有限位梯台、定位点二(44)和位于限位梯台底部的顶出机构二,所述电动控制机构通过电源控制顶出机构一和顶出机构二;所述顶出机构一和顶出机构二均为油缸驱动装置;所述定位点二(44)设置在限位梯台末端部的两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的设备包括有上料输送装置、加热炉、去氧化皮机(3)、液压机、储料箱、电控及液压站(6)、后台服务器总系统(13)、机械臂;所述电控及液压站(6)通过电源及通讯模块一(14)控制液压机;所述后台服务器总系统(13)通过电源及通讯模块二(15)分别控制输送装置、加热炉、去氧化皮机(3)和机械臂;所述上料输送装置中包括有上料输送装置一(1)、上料输送装置二(9),所述加热炉中包括有加热炉一(2)、加热炉二(10),所述液压机中包括有液压机一(4)、液压机二(11),所述储料箱中包括有储料箱一(5)、储料箱二(12),所述机械臂中包括有机械臂一(7)、机械臂二(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一(4)上设置有整体锻压装置,在整体锻压装置中包括有上模更换装置(29)、下模(30)和顶杆(31);在所述上模更换装置(29)的底部依次设置有冲头一(32)和冲头二(33)、所述冲头一(32)和冲头二(3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顶杆(31)位于所述下模(30)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类零件锻压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二(11)上设置有收口锻压装置,在收口锻压装置中包括有收口锻压装置一(34)、收口锻压装置二(35)、收口锻压装置三(36)、下模一(37)、下模二(38)、下模三(39);所述下模一(37)位于收口锻压装置一(34)的下方,所述下模二(38)位于收口锻压装置二(35)的下方,所述下模三(39)位于收口锻压装置三(36)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川曾学文侯淼吴光其米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正西液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