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957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3
本技术涉及固定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器,包括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外表面的四周开设有四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背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固定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第一夹具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外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凹型块,有利于使固定器能够夹取不同大小尺寸的铝合金阀体,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脱落,并且使固定器能够根据需要旋转方向,以满足工作人员的工作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定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器


技术介绍

1、在铝合金阀体结构进行外观和质量检测时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劳动强度,经常使用一些工具进行夹持并将工件固定,我们把这些工具和装置统称为固定器。

2、现有的固定器在对铝合金阀体固定时,阀体的长短以及直径各部相同,这就导致固定器不能很好的将铝合金阀体进行固定,并且现有的固定器不能够调节观察角度,导致需要工作人员转动自身位置来观察检测阀体,这就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加大了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器,包括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外表面的四周开设有四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背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固定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第一夹具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外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凹型块;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具,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螺纹杆另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挡片,所述螺纹杆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外表面的背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手摇杆。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内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与第一夹具大小规格相等。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圆杆另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圆杆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弹簧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套筒。

6、进一步的,所述凹型块内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凹型块底部的正面活动连接有外筒壁,所述外筒壁底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底座。

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所述第一锥形齿顶部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所述第二锥形齿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凹型块。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形齿与第二锥形齿大小规格相等,且相互啮合。

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1.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当需要对铝合金阀体固定时将阀体放入至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的内表面,放置完成后旋转旋钮使固定栓向内移动,让夹块上的防滑垫充分与阀体接触这样就能够满足不同直径阀体的固定需求了,当铝合金阀体较短时旋转手摇杆,当手摇杆转动时第二齿轮转动,当第二齿轮转动后第一齿轮开始转动,当第一齿轮开始转动后螺纹杆开始转动,当螺纹杆开始转动后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相向而行,此时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也相向移动,这样有利于使固定器固能够固定住不同尺寸与大小的铝合金阀体。

11、2.本技术通过设有伺服电机,当需要调整铝合金阀体的观察方向时启动伺服电机,当伺服电机启动后第一传动杆开始转动,当第一传动杆开始转动后第一锥形齿开始转动,当第一锥形齿开始转动后第二锥形齿开始转动,当第二锥形齿开始转动后第二传动杆开始转动,当第二传动杆开始转动后内齿轮开始转动,当内齿轮开始转动后外齿轮开始转动,当外齿轮开始转动后凹型块开始转动,这样有利于使铝合金阀体旋转改变铝合金阀体的观察位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器,包括第一夹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1)外表面的四周开设有四个固定孔(101),所述固定孔(10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栓(102),所述固定栓(10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夹块(103),所述夹块(103)背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04),所述固定栓(10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旋钮(105),所述第一夹具(1)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所述第一连接块(3)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所述第一固定块(4)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401),所述第一圆杆(401)外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套筒(405),所述套筒(4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凹型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具(1),所述第一连接块(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301),所述螺纹杆(301)外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06),所述螺纹杆(301)另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挡片(302),所述螺纹杆(301)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03),所述第一齿轮(303)外表面的背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304),第二齿轮(304)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手摇杆(3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3)与第二连接块(306)的内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连接块(30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具(2),所述第二夹具(2)与第一夹具(1)大小规格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所述第一圆杆(401)另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所述第一圆杆(401)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弹簧(402),所述弹簧(4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403),所述第二圆杆(403)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404),所述第二固定块(40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06),所述弹簧(40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套筒(4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块(5)内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405),所述凹型块(5)底部的正面活动连接有外筒壁(501),所述外筒壁(501)底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底座(5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0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601),所述第一传动杆(601)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602),所述第一锥形齿(602)顶部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603),所述第二锥形齿(603)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604),所述第二传动杆(604)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内齿轮(605),所述内齿轮(60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外齿轮(606),所述外齿轮(606)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凹型块(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齿(602)与第二锥形齿(603)大小规格相等,且相互啮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器,包括第一夹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1)外表面的四周开设有四个固定孔(101),所述固定孔(10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栓(102),所述固定栓(10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夹块(103),所述夹块(103)背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04),所述固定栓(10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旋钮(105),所述第一夹具(1)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所述第一连接块(3)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所述第一固定块(4)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401),所述第一圆杆(401)外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套筒(405),所述套筒(4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凹型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具(1),所述第一连接块(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301),所述螺纹杆(301)外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06),所述螺纹杆(301)另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挡片(302),所述螺纹杆(301)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03),所述第一齿轮(303)外表面的背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304),第二齿轮(304)一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手摇杆(3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3)与第二连接块(306)的内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连接块(30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具(2),所述第二夹具(2)与第一夹具(1)大小规格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建新汪沁余让海李婧史天意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