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886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3
本技术涉及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连接有台板,所述台板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槽,所述台板的上端对称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底座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夹持机构相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且实用性强,方便根据不同零部件的形状对定位夹板的角度进行调节,方便其尽可能的与零部件的外表面充分贴合,便于提高了对零部件的定位夹持效果,便于其稳定的进行加工,有效的提高了此设备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零部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1、零部件是用于各类设备中的配件,而零部件在出厂使用前,需要进行很多道工序加工,而零部件在加工时,需要使用定位夹持设备对其进行夹持。

2、现有的部分零部件加工定位机构的结构简单,功能性差,由于零部件的种类繁多,其形状大小不一,导致现有的部分零部件对一些零部件的定位夹持效果不佳,夹持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来解决此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连接有台板,所述台板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槽,所述台板的上端对称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底座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夹持机构相连接;

4、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伺服电机、转轴、齿轮、上齿板、连接杆和下齿板,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底座的外侧,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底座且套接齿轮,所述齿轮的两端分别啮合上齿板和下齿板,所述上齿板和下齿板的上端均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均穿过移动槽与夹持机构相连接;

5、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弧形板、固定板、弧形槽和定位组件,所述弧形板安装在连接杆的上端,所述弧形板的上端均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均设置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腔均设置有定位组件。

6、优选的,所述台板的上端对称设置第一滑槽,所述底座的内腔底端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上齿板的上端对称连接有与第一滑槽相滑接的第一滑条,所述下齿板的下端连接有与第二滑槽相滑接的第二滑条。

7、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下端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支撑台且与底座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有活动插接在弧形槽内腔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侧螺接有螺母,所述螺纹柱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等距设置有插孔,所述连接轴的下端连接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外侧螺接定位夹板,所述定位夹板的外侧粘接有橡胶垫,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安装有与插孔相卡接的固定组件。

9、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安装在支撑板上端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等距设置有l型孔,所述套筒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端连接有拉环,所述套筒的上端等距连接有定位柱,所述顶板的上端等距设置有与之相插接的定位孔,所述顶板的下端等距连接有与l型孔位置相对应的钢绳,所述钢绳的一端均穿过l型孔且连接有与插孔相插接的插柱,所述l型孔的内腔均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钢绳之间相活动套接,所述限位板与插柱之间共同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钢绳的外侧。

10、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有益效果在于:

11、1、根据对零部件的外侧形状,对定位夹板的角度位置进行调节,进而通过向上拉动拉环,进而拉环带动顶板上移及钢绳上移,而钢绳带动插柱远离插孔且同时压缩弹簧,此时,方便通过转动定位夹板,最终根据零部件外侧的形状,调节定位夹板的角度,便于多个定位夹板可以更加充分的贴合在零部件外表面,便于对其进行有效的夹持固定,且通过弹簧的反弹力,弹簧带动插柱朝着插孔方向移动,进而插柱带动钢绳移动,而钢绳自动带动顶板下移,便于对连接轴进行固定,便于最终带定位夹板进行固定,而定位夹板外侧粘接的橡胶垫有效的对零部件的避免进行防划伤保护;

12、2、通过将零部件的一侧贴在多个定位夹板外侧后,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转轴及其外侧的齿轮转动,而齿轮外侧的上齿板和下齿板朝着相同方向移动,而上齿板和下齿板通过连接杆带动两个弧形板朝着相同方向移动,而零部件的另一侧最终也与多个定位夹板紧贴,便于对其进行定位夹持,有效的提高了定位夹持的稳定性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上端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上端连接有台板(3),所述台板(3)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槽(4),所述台板(3)的上端对称设置有夹持机构(5),所述底座(2)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与夹持机构(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3)的上端对称设置第一滑槽(66),所述底座(2)的内腔底端设置有第二滑槽(68),所述上齿板(64)的上端对称连接有与第一滑槽(66)相滑接的第一滑条(65),所述下齿板(610)的下端连接有与第二滑槽(68)相滑接的第二滑条(6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下端安装有升降气缸(7),所述升降气缸(7)的输出端贯穿支撑台(1)且与底座(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54)包括有活动插接在弧形槽(53)内腔的螺纹柱(544),所述螺纹柱(544)的外侧螺接有螺母(545),所述螺纹柱(544)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板(543),所述支撑板(543)的上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安装有轴承(5410),所述轴承(5410)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连接轴(548),所述连接轴(548)的外侧等距设置有插孔(549),所述连接轴(548)的下端连接活动板(546),所述活动板(546)的外侧螺接定位夹板(541),所述定位夹板(541)的外侧粘接有橡胶垫(542),所述支撑板(543)的上端安装有与插孔(549)相卡接的固定组件(54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47)包括有安装在支撑板(543)上端的套筒(5471),所述套筒(5471)的上端等距设置有L型孔(5472),所述套筒(5471)的上端设置有顶板(5476),所述顶板(5476)的上端连接有拉环(5477),所述套筒(5471)的上端等距连接有定位柱(5475),所述顶板(5476)的上端等距设置有与之相插接的定位孔,所述顶板(5476)的下端等距连接有与L型孔(5472)位置相对应的钢绳(5473),所述钢绳(5473)的一端均穿过L型孔(5472)且连接有与插孔(549)相插接的插柱(5474),所述L型孔(5472)的内腔均安装有限位板(5478),所述限位板(5478)与钢绳(5473)之间相活动套接,所述限位板(5478)与插柱(5474)之间共同连接弹簧(5479),所述弹簧(5479)套接在钢绳(5473)的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上端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上端连接有台板(3),所述台板(3)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槽(4),所述台板(3)的上端对称设置有夹持机构(5),所述底座(2)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与夹持机构(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3)的上端对称设置第一滑槽(66),所述底座(2)的内腔底端设置有第二滑槽(68),所述上齿板(64)的上端对称连接有与第一滑槽(66)相滑接的第一滑条(65),所述下齿板(610)的下端连接有与第二滑槽(68)相滑接的第二滑条(6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下端安装有升降气缸(7),所述升降气缸(7)的输出端贯穿支撑台(1)且与底座(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的可调节加工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54)包括有活动插接在弧形槽(53)内腔的螺纹柱(544),所述螺纹柱(544)的外侧螺接有螺母(545),所述螺纹柱(544)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板(543),所述支撑板(543)的上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安装有轴承(5410),所述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松唐建韦欢哲
申请(专利权)人:锦唐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