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港口牵引车的蹬车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106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港口牵引车的蹬车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杆体和踏板;所述杆体为Z字形结构体,所述杆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水平段、连接段和下水平段;所述上水平段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上水平段的轴向垂直,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踏板设置在下水平段的上侧面上,所述踏板水平设置。采用本蹬车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重量较轻、安全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特别是一种港口牵引车的蹬车梯


技术介绍

1、为便于操作人员攀登进入车辆车架上方的工作平台进行相关作业,通常在车架的工作平台与地面之间设置蹬车梯。普通的重型商用车由于车架离地较高,所以通常蹬车梯设计较为复杂笨重,且占用空间大,而港口牵引车的车架离地高度较小,但操作人员如果直接攀爬也较困难,同时存在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港口牵引车的蹬车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港口牵引车蹬车梯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不安全的问题。

2、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港口牵引车的蹬车梯,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连接板、杆体和踏板;所述杆体为z字形结构体,所述杆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水平段、连接段和下水平段;所述上水平段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上水平段的轴向垂直,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踏板设置在下水平段的上侧面上,所述踏板水平设置。

3、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水平段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踏板与所述下水平段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4、作为优化,所述杆体采用钢管制作,所述上水平段与连接段之间以及连接段与下水平段之间均设置有过渡圆弧段。

5、作为优化,所述连接孔有3个,3个连接孔呈三角形分布。

6、作为优化,所述踏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7、采用本技术的方法,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蹬车梯结构简单,体积小,大大节约了其在车架上的安装空间,用于港口牵引车能帮助操作人员方便蹬车,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且蹬车梯本身重量较小,有利于车辆轻量化设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港口牵引车的蹬车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杆体(2)和踏板(3);所述杆体(2)为Z字形结构体,所述杆体(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水平段(21)、连接段(22)和下水平段(23);所述上水平段(21)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板(1)的中部连接,所述连接板(1)与上水平段(21)的轴向垂直,所述连接板(1)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踏板(3)设置在下水平段(23)的上侧面上,所述踏板(3)水平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港口牵引车的蹬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与所述上水平段(21)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4);所述踏板(3)与所述下水平段(23)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港口牵引车的蹬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采用钢管制作,所述上水平段(21)与连接段(22)之间以及连接段(22)与下水平段(23)之间均设置有过渡圆弧段。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港口牵引车的蹬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有3个,3个连接孔呈三角形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港口牵引车的蹬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3)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港口牵引车的蹬车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杆体(2)和踏板(3);所述杆体(2)为z字形结构体,所述杆体(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水平段(21)、连接段(22)和下水平段(23);所述上水平段(21)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板(1)的中部连接,所述连接板(1)与上水平段(21)的轴向垂直,所述连接板(1)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踏板(3)设置在下水平段(23)的上侧面上,所述踏板(3)水平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港口牵引车的蹬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与所述上水平段(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华田阳李广田小娟唐登梅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