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铁/铜-卟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临沂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铁/铜-卟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9631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铜‑卟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粒子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氯化铁、氯化铜、四(4‑羧基苯基)卟啉、苯甲酸加入到反应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室温下搅拌均匀,并于高温下反应,反应结束后经离心、洗涤,得到所述铁/锰‑卟啉纳米粒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全新的方法制备铁/锰‑卟啉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能在谷胱甘肽溶液中降解并释放出铁离子和铜离子,用于催化过氧化氢转化为羟基自由基(•OH),四(4‑羧基苯基)卟啉在660 nm激光照射下能产生单线态氧(<supgt;1</supgt;O<subgt;2</subgt;),有望成为加速光动力学治疗‑化学动力学治疗的良好纳米载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铁/铜-卟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基于光敏剂的纳米级金属有机框架(nmofs)以金属离子或金属团簇与有机桥接配体配位组成,因其金属离子数量多变、结构多样、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备受关注。基于nmofs的优点,该材料在药物传递、tme调控与癌症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卟啉基nmofs具有光敏剂负载量高、单线态氧易于扩散以及卟啉荧光可避免的自猝灭的特点被广泛用于肿瘤的光动力学治疗(pdt)。此外,nmofs中采用的金属离子或金属团簇可以是具有催化性能的铁离子或铜离子,这类离子可以利用谷胱甘肽的还原性能进行价态转化,进而通过芬顿反应或类芬顿反应将过氧化氢转化为羟基自由基,这一过程可用于肿瘤的化学动力学治疗(cdt)。

2、尽管目前利用卟啉基nmofs可以联合pdt和cdt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然而,由于肿瘤微环境中大量存在的还原性物质谷胱甘肽会导致pdt和cdt产生的单线态氧和羟基自由基被消耗。同时,卟啉基nmofs中单一的金属离子或金属团簇的催化效果不佳,最大限度地提高卟啉基nmofs的抗肿瘤效率是一个流行的趋势。因此,如何提高卟啉基nmofs催化效果,同时显著降低肿瘤部位谷胱甘肽的含量,进而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催化效果不佳而无法达到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催化效果强的双金属离子的铁/铜-卟啉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的粒径尺寸合适,分散性好,性能稳定,能够提高pdt和cdt治疗效果。

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铁/铜-卟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控性强。

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提供了上述铁/铜-卟啉纳米粒子在载药和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铜-卟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将铁源、铜源、四(4-羧基苯基)卟啉、苯甲酸混合后,加入溶剂进行搅拌,得混合溶液;

7、(2)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洗涤,得到的棕色固体即为铁/铜-卟啉纳米粒子。

8、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铁源为氯化铁;所述铜源为氯化铜。

9、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铁源、铜源、四(4-羧基苯基)卟啉、苯甲酸的加入量之比为0.06g:0.01g:0.008mg:0.6g ~ 0.08g:0.02g:0.009mg:0.8g。

10、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n, n-二甲基甲酰胺;每0.008-0.009mg的四(4-羧基苯基)卟啉中加入n, 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的体积为15 ~ 25 ml。

11、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搅拌为在800 ~ 1000rpm的速度下搅拌10~30 min。

12、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加热反应为150oc~180oc温度下反应12 ~24 h。

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铁/铜-卟啉纳米粒子。

14、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铁/铜-卟啉纳米粒子的粒径为80 ~ 200 nm,比表面积为180 ~250 m2g−1,孔径为5 ~ 10 nm;

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了一种上述铁/铜-卟啉纳米粒子作为负载化疗药物阿霉素的载体中的应用。

16、进一步的,所述铁/铜-卟啉纳米粒子作为在肿瘤化学动力学治疗的药物。

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铁/铜-卟啉纳米粒子中含有大量的铁离子、铜离子和卟啉,铁离子、铜离子可以被谷胱甘肽还原进而发生芬顿反应和类芬顿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实现高效的cdt;卟啉在660 nm激光下可以将氧气转化为单线态氧,继而实现对高效的pdt。其微观组成为铁/铜-卟啉纳米级金属有机框架,在中性环境中性能稳定,铁/铜-卟啉纳米粒子的结构会被酸性环境和谷胱甘肽降解,释放出铁离子、铜离子和卟啉,在肿瘤微环境下能更高效的释放出效果,抑瘤效果更佳。

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铁/铜-卟啉纳米粒子在pdt/cdt联合治疗方面具有潜在应用。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铁/铜-卟啉纳米粒子具有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粒径均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达到良好的pdt/cdt联合治疗效果。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20、(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铁/铜-卟啉纳米粒子,具有粒径均一、稳定性好等特点;同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易控,无需使用诱导剂和催化剂。

21、(2)在肿瘤治疗应用中,铁/铜-卟啉纳米粒子所释放出的铁离子、铜离子能更好的消耗谷胱甘肽,促进羟基自由基和单线态氧的大量积累,达到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铜-卟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铁源为氯化铁;所述铜源为氯化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铁源、铜源、四(4-羧基苯基)卟啉、苯甲酸的加入量之比为0.06g:0.01g:0.008mg:0.6g ~ 0.08g:0.02g:0.009mg:0.8g。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每0.008-0.009mg的四(4-羧基苯基)卟啉中加入N, 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的体积为15 ~ 25 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搅拌为在800 ~1000rpm的速度下搅拌10~30 min。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加热反应为150oC~180 oC温度下反应12 ~24 h。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铁/铜-卟啉纳米粒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铜-卟啉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铁/铜-卟啉纳米粒子的粒径为80 ~ 200 nm,比表面积为180 ~ 250 m2 g−1,孔径为5 ~ 10 nm。

9.一种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铁/铜-卟啉纳米粒子作为负载化疗药物阿霉素的载体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铜-卟啉纳米粒子作为在肿瘤化学动力学治疗的药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铜-卟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铁源为氯化铁;所述铜源为氯化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铁源、铜源、四(4-羧基苯基)卟啉、苯甲酸的加入量之比为0.06g:0.01g:0.008mg:0.6g ~ 0.08g:0.02g:0.009mg:0.8g。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每0.008-0.009mg的四(4-羧基苯基)卟啉中加入n, 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的体积为15 ~ 25 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玉吴佳忆胡尊富李春雷郑秀文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