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606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5
本技术供一种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包括下框、反射膜、导光板和光学膜片,下框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固定连接的侧框,底板与侧框之间形成容置腔,底板设有沉槽,反射膜设置在沉槽内,导光板设置在容置腔内,导光板位于反射膜的上方,光学膜片设置在导光板上。本技术提供的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能够避免三综合试验时反射膜与导光板相互刮擦而造成损伤的现象,提高车载背光模组的质量。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屏,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车的多屏化发展越来越迅速,多屏化、大屏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背光模组的可靠性实验要求也更高,车载显示屏在投入使用前均要通过三综合测试。如图1所示,现有的车载背光模组包括下框21、反射膜22、导光板23和光学膜片,所述下框21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侧框,反射膜22设置在底板上,导光板23连接在反射膜22上,光学膜片连接在导光板23上,由于反射膜22与导光板23直接接触连接,当在高低温状态下时,反射膜22跟导光板23同时存在涨缩现象,由于反射膜22与导光板23的涨缩率不一致,再加上振动试验,反射膜22与导光板23之间存在相对位移现象,从而造成刮擦,由于三综合试验需要反复进行测试,因此很容易出现导光板23被反射膜22擦伤,或反射膜被22导光板网点擦伤的现象,在背光模组点亮状态下就会显现白亮点不良,影响品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该车载背光模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三综合试验时反射膜与导光板相互刮擦而造成损伤的问题,提高车载背光模组的质量。

2、本技术提供一种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包括下框、反射膜、导光板和光学膜片,所述下框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侧框,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框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底板设有沉槽,所述反射膜设置在所述沉槽内,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反射膜的上方,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

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膜包括反射片和反射条,所述反射片连接于所述沉槽的槽底,所述反射条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反射片之间的距离为0.2mm~0.3mm。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表面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沉槽由所述内表面向着所述外表面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内表面与所述沉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为0.4mm~0.5mm。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条与所述导光板的四周边缘接触。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表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平面、第四平面,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三平面和所述第四平面绕所述沉槽周向设置,所述反射条包括第一反射部、第二反射部、第三反射部和第四反射部,所述第一反射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反射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三反射部连接于所述第三平面,所述第四反射部连接于所述第四平面;或所述反射条为一体结构,所述反射条依次连接于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还包括多个限位胶块,各所述限位胶块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与所述侧框之间,所述限位胶块用于对所述导光板进行限位。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片包括扩散膜、增光膜和增亮膜,所述扩散膜连接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增光膜连接在所述扩散膜上,所述增亮膜连接在所述增光膜上。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还包括灯条,所述灯条固定连接于所述侧框。

11、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

12、本技术的车载背光模组在底板上设置沉槽,将反射膜固定在沉槽内,可避免车载背光模组在进行三综合试验时,因反射膜膨胀或收缩时与导光板之间反复摩擦导致刮伤导光板的现象,同时还可避免反射膜出现损伤,提高背光模组的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框(11)、反射膜(12)、导光板(13)和光学膜片(14),所述下框(11)包括底板(111)以及与所述底板(111)固定连接的侧框(112),所述底板(111)与所述侧框(112)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底板(111)设有沉槽(101),所述反射膜(12)设置在所述沉槽(101)内,所述导光板(13)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导光板(13)位于所述反射膜(12)的上方,所述光学膜片(14)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12)包括反射片(121)和反射条(122),所述反射片(121)连接于所述沉槽(101)的槽底(1011),所述反射条(12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13)与所述反射片(121)之间的距离为0.2mm~0.3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1)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1111)和外表面(1112),所述内表面(1111)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沉槽(101)由所述内表面(1111)向着所述外表面(1112)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内表面(1111)与所述沉槽(101)的槽底(1011)之间的距离为0.4mm~0.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条(122)与所述导光板(13)的四周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1111)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三平面和所述第四平面绕所述沉槽(101)周向设置,所述反射条(122)包括第一反射部、第二反射部、第三反射部和第四反射部,所述第一反射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反射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三反射部连接于所述第三平面,所述第四反射部连接于所述第四平面;或所述反射条(122)为一体结构,所述反射条(122)依次连接于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还包括多个限位胶块(18),各所述限位胶块(18)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3)与所述侧框(112)之间,所述限位胶块(18)用于对所述导光板(13)进行限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14)包括扩散膜(141)、增光膜(142)和增亮膜(143),所述扩散膜(141)连接在所述导光板(13)上,所述增光膜(142)连接在所述扩散膜(141)上,所述增亮膜(143)连接在所述增光膜(142)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还包括灯条(15),所述灯条(15)固定连接于所述侧框(112)。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框(11)、反射膜(12)、导光板(13)和光学膜片(14),所述下框(11)包括底板(111)以及与所述底板(111)固定连接的侧框(112),所述底板(111)与所述侧框(112)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底板(111)设有沉槽(101),所述反射膜(12)设置在所述沉槽(101)内,所述导光板(13)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导光板(13)位于所述反射膜(12)的上方,所述光学膜片(14)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12)包括反射片(121)和反射条(122),所述反射片(121)连接于所述沉槽(101)的槽底(1011),所述反射条(12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13)与所述反射片(121)之间的距离为0.2mm~0.3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1)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1111)和外表面(1112),所述内表面(1111)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沉槽(101)由所述内表面(1111)向着所述外表面(1112)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内表面(1111)与所述沉槽(101)的槽底(1011)之间的距离为0.4mm~0.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反射膜划伤导光板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条(122)与所述导光板(13)的四周接触。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华曹俊威刘子平冯超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瀚达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