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497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4
本技术涉及红外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内沿光线入射方向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负透镜A、负透镜B、正透镜C;所述负透镜A与负透镜B之间的空气间隔为3.04mm,负透镜B与正透镜C的空气间隔为3.29mm;所述负透镜A与负透镜B之间设置有FPC通电软片。该镜头有助于在面对能见度差的环境下,通过快速加热除雾,提高提高驾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红外镜头,具体涉及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红外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国防、工业、医疗等领域,车载红外镜头也越来越收到重视。在夜间车载红外镜头能使驾驶员看的更远,并且能避免因为对面车辆耀眼车灯而导致的暂时性视觉盲区,更优越的是驾驶员无论在浓烟,灰尘及大雾、雨雪中也能有良好的视觉。但是现有车载镜头面对能见度差的环境下,不能快速加热除雾,不利于提高驾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该镜头有助于在面对能见度差的环境下,通过快速加热除雾,提高提高驾驶安全性。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内沿光线入射方向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负透镜a、负透镜b、正透镜c;所述负透镜a与负透镜b之间的空气间隔为3.04mm,负透镜b与正透镜c的空气间隔为3.29mm;所述负透镜a与负透镜b之间设置有fpc通电软片。

3、进一步地,所述fpc通电软片包括通过加热排线焊接的弹簧端子、热敏电阻、接口,加热排线、弹簧端子、热敏电阻及接口组成一个通电加热部件。

4、进一步地,所述fpc通电软片承靠在负透镜b的上表面,所述弹簧端子接触负透镜a下表面的镀金属导电介质部分并形成一个回路进行通电,所述镜筒内部设置有用于接口引出到外部的挖槽。

5、进一步地,所述负透镜a为n型锗材料,在负透镜a下表面镀金属导电介质。

6、进一步地,所述镜筒的左端设置有用于压住负透镜a的前压圈,所述前压圈与负透镜a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7、进一步地,所述负透镜a与负透镜b之间设置有隔圈,负透镜a通过隔圈承靠,所述负透镜b的右侧面与镜筒内的第一限位阶面相抵接。

8、进一步地,所述隔圈中心为避让槽。

9、进一步地,所述正透镜c的左侧面与镜筒内的第二限位阶面相抵接,所述镜筒内设置有与正透镜c右侧面相配合的后压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1、1. 该镜头结构紧凑,长度短,通过负透镜a镀金属导电介质区域与弹簧端子的连接,使负透镜a可以实现快速升温,从而达到透镜表面除雾功能;通过热敏电阻的实时温度反馈,可以控制温度不会超过额定条件,保证镜头的安全性,密封圈结构保证镜头防水性能,防止通电加热失效。

12、2. 该镜头的加热除雾功能及其黑夜中的识别能力能大大提高驾驶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包括镜筒(110),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10)内沿光线入射方向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负透镜A(100)、负透镜B(150)、正透镜C(160);所述负透镜A(100)与负透镜B(150)之间的空气间隔为3.04mm,负透镜B(150)与正透镜C(160)的空气间隔为3.29mm;所述负透镜A(100)与负透镜B(150)之间设置有FPC通电软片(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FPC通电软片(200)包括通过加热排线(230)焊接的弹簧端子(210)、热敏电阻(220)、接口(240),加热排线(230)、弹簧端子(210)、热敏电阻(220)及接口(240)组成一个通电加热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FPC通电软片(200)承靠在负透镜B(150)的上表面,所述弹簧端子(210)接触负透镜A(100)下表面的镀金属导电介质部分并形成一个回路进行通电,所述镜筒(110)内部设置有用于接口(240)引出到外部的挖槽。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透镜A(100)为N型锗材料,在负透镜A(100)下表面镀金属导电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10)的左端设置有用于压住负透镜A(100)的前压圈(130),所述前压圈(130)与负透镜A(10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0)。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透镜A(100)与负透镜B(150)之间设置有隔圈(120),负透镜A(100)通过隔圈(120)承靠,所述负透镜B(150)的右侧面与镜筒(110)内的第一限位阶面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120)中心为避让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透镜C(160)的左侧面与镜筒(110)内的第二限位阶面相抵接,所述镜筒(110)内设置有与正透镜C(160)右侧面相配合的后压圈(17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包括镜筒(110),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10)内沿光线入射方向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负透镜a(100)、负透镜b(150)、正透镜c(160);所述负透镜a(100)与负透镜b(150)之间的空气间隔为3.04mm,负透镜b(150)与正透镜c(160)的空气间隔为3.29mm;所述负透镜a(100)与负透镜b(150)之间设置有fpc通电软片(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fpc通电软片(200)包括通过加热排线(230)焊接的弹簧端子(210)、热敏电阻(220)、接口(240),加热排线(230)、弹簧端子(210)、热敏电阻(220)及接口(240)组成一个通电加热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波红外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fpc通电软片(200)承靠在负透镜b(150)的上表面,所述弹簧端子(210)接触负透镜a(100)下表面的镀金属导电介质部分并形成一个回路进行通电,所述镜筒(110)内部设置有用于接口(240)引出到外部的挖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统钰刘涛陈乙郑新黄灯辉江伟刘官禄罗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