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及其补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及其补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9397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及其补焊方法,属于螺旋管道焊接技术领域领域。补焊系统包括:螺旋线给进模组,包括驱动螺旋管道轴向转动的管道旋转器和运载补焊组件沿螺旋管道轴向运动的移动龙门架;补焊组件,安装在移动龙门架上,且输出端与螺旋管道的焊缝匹配;管道传送架,用于输送螺旋管道并限定螺旋管道与管道旋转器的轴向相对位置;定位传感组件,包括固定在管道传送架上的接收部件和设置在螺旋管道上的发射部件,定位传感组件用于对焊缝的起点定位。补焊系统可对焊缝执行探伤、损伤清理和清理部动作,定位传感组件与管道旋转器配合,使焊缝的定位得到了高精度监控,使补焊系统具备良好的自动化工作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螺旋管道焊接,尤其是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及其补焊方法


技术介绍

1、螺旋管道是由卷材经过螺旋焊接形成的长度不限的管材。焊接结束后需要对焊缝进行探伤,若焊缝有伤,则需要进行补焊。

2、目前,现有焊缝探伤为独立的工序,有专门的场地进行探测。补焊则由人工操作相应的焊缝开槽设备和焊接设备完成。整体补焊环节分散,补焊效率低、补焊质量参差不齐。故急需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补焊系统,以解决现有补焊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及其补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2、技术方案: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包括:

3、螺旋线给进模组,包括驱动螺旋管道轴向转动的管道旋转器和运载补焊组件沿螺旋管道轴向运动的移动龙门架;

4、补焊组件,安装在移动龙门架上,且输出端与螺旋管道的焊缝匹配;

5、管道传送架,用于输送螺旋管道,并限定螺旋管道与管道旋转器的轴向相对位置;

6、定位传感组件,包括固定在管道传送架上的接收部件和设置在螺旋管道上的发射部件,所述定位传感组件用于对焊缝的起点定位。

7、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传送架包括支撑架体、传输辊和轴向限位件,若干所述传输辊均匀分布在支撑架体上,用于传输螺旋管道,所述轴向限位件安装在支撑架体上,用于限定螺旋管道的轴向位置。

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传感组件的接收部件由若干个呈环状分布的接收器形成,所述管道旋转器驱使螺旋管道与接收部件同轴设置;所述发射部件包括定位夹、定位指针和发射器,所述定位夹夹持在螺旋管道上,所述定位指针设置在定位夹上,且端部与螺旋管道端面的焊缝接触,用于焊缝起点的定位,若干个所述发射器均匀布设在定位夹上,并与接收部件配合,所述发射器为线形发射器。

9、进一步的,所述补焊组件包括安装在移动龙门架上的补焊轨道,安装在补焊轨道活动端的升降机构,以及安装在升降机构输出端的超声波探伤仪、损伤清除钻和补焊枪。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工控箱,所述管道传送架、螺旋线给进模组、定位传感组件和补焊组件均与工控箱电性连接。

11、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的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1:螺旋线给进模组的失真测试;

13、步骤2:利用螺旋线给进模组驱使补焊组件的超声波探伤仪对焊缝进行探伤;

14、步骤3:基于步骤2的探伤结果,利用螺旋线给进模组驱使补焊组件的损伤清除钻对焊缝进行清理;

15、步骤4:基于步骤3的清理结果,对焊缝进行补焊;

16、步骤5:再次执行步骤2。

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包括:

18、步骤11:管道旋转器与接收部件的同轴测试;

19、利用管道旋转器驱使螺旋管道转动一周以上;

20、判断若干个发射器在接收部件的定位数据是否相同;

21、若是,则管道旋转器与接收部件同轴,执行步骤12;

22、否则,利用管道旋转器调整螺旋管道的竖向设置高度,直至若干组发射器在接收部件的定位数据是否相同;

23、步骤12:管道旋转器与螺旋管道的传动测试;

24、步骤121:利用定位传感组件获取螺旋管道旋转角度,并根据螺旋管道尺寸得到螺旋管道的旋转弧长;

25、步骤122:利用管道旋转器中传动滚轴的尺寸和旋转角度得到传动滚轴的旋转弧长;

26、步骤123:判断螺旋管道的旋转弧长与传动滚轴的旋转弧长是否相等;

27、若是,则管道旋转器与螺旋管道之间稳定传动,执行步骤2;

28、否则,管道旋转器与螺旋管道之间传动失真,执行步骤13;

29、步骤13:传动失真后的驱动调试;

30、步骤131:利用轴向限位件改变螺旋管道在传输辊的位置;

31、步骤132:重复执行步骤12;若步骤12执行3次后仍无法执行步骤2,则执行步骤133;

32、步骤133:更换管道旋转器中传动滚轴和/或清洗螺旋管道。

3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整个过程中,需要判断是否存在传动失真;若是,则从新执行步骤2;否则,输出有效探伤报告;

34、所述有效探伤报告包括:

35、无损报告,超声波探伤仪对焊缝的探测数据中无异常数据;

36、损伤报告,超声波探伤仪对焊缝的探测数据中有异常数据,并将异常数据整理成损伤表。

3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包括:

38、步骤31:判断有效探伤报告类型;若有效探伤报告为无损报告,则由管道传送架传送螺旋管道至驶出补焊系统;若有效探伤报告为损伤报告,则拟合损伤表中相邻的异常数据为损伤线;

39、步骤32:根据损伤表和损伤线,利用补焊组件的损伤清除钻对焊缝损伤进行清理;

40、其中,损伤清除钻连续清理损伤线过程若存在传动失真,则进行失真补偿,然后损伤清除钻从连续清理转为间歇清理;

41、所述失真补偿为立即停止螺旋线给进模组和损伤清除钻的输出,虚拟补偿传动滚轴的旋转弧至螺旋管道的旋转弧长后。

42、进一步的,若步骤4中存在传动失真,则进行失真补偿,并将补焊枪从损伤线另一端进行再次补焊。

4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补焊系统中螺旋线给进模组用移动龙门架带动运载补焊组件做直线运动,管道旋转器带动螺旋管道做旋转运动,两个动作叠加可实现补焊组件输出端沿焊缝运动,从而为补焊组件对焊缝执行探伤、损伤清理和清理部的补焊动作;其中,定位传感组件与管道旋转器配合,实现了螺旋管道稳定旋转的监测,使焊缝的定位得到了高精度监控,使补焊系统具备良好的自动化工作能力。根据补焊系统设计的补焊方法充分考虑补焊动作对焊缝定位的影响,利用失真补偿可不免自动化补焊过程中因定位失效导致的异常动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传送架(1)包括支撑架体(11)、传输辊(12)和轴向限位件(13),若干所述传输辊(12)均匀分布在支撑架体(11)上,用于传输螺旋管道(4),所述轴向限位件(13)安装在支撑架体(11)上,用于限定螺旋管道(4)的轴向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传感组件(5)的接收部件(51)由若干个呈环状分布的接收器形成,所述管道旋转器(3)驱使螺旋管道(4)与接收部件(51)同轴设置;所述发射部件(52)包括定位夹(53)、定位指针(54)和发射器(55),所述定位夹(53)夹持在螺旋管道(4)上,所述定位指针(54)设置在定位夹(53)上,且端部与螺旋管道(4)端面的焊缝(41)接触,用于焊缝(41)起点的定位,若干个所述发射器(55)均匀布设在定位夹(53)上,并与接收部件(51)配合,所述发射器(55)为线形发射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焊组件(6)包括安装在移动龙门架(2)上的补焊轨道(61),安装在补焊轨道(61)活动端的升降机构(62),以及安装在升降机构(62)输出端的超声波探伤仪(63)、损伤清除钻(64)和补焊枪(6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控箱,所述管道传送架(1)、螺旋线给进模组、定位传感组件(5)和补焊组件(6)均与工控箱电性连接。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的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的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的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整个过程中,需要判断是否存在传动失真;若是,则从新执行步骤2;否则,输出有效探伤报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的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的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步骤4中存在传动失真,则进行失真补偿,并将补焊枪(65)从损伤线另一端进行再次补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传送架(1)包括支撑架体(11)、传输辊(12)和轴向限位件(13),若干所述传输辊(12)均匀分布在支撑架体(11)上,用于传输螺旋管道(4),所述轴向限位件(13)安装在支撑架体(11)上,用于限定螺旋管道(4)的轴向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传感组件(5)的接收部件(51)由若干个呈环状分布的接收器形成,所述管道旋转器(3)驱使螺旋管道(4)与接收部件(51)同轴设置;所述发射部件(52)包括定位夹(53)、定位指针(54)和发射器(55),所述定位夹(53)夹持在螺旋管道(4)上,所述定位指针(54)设置在定位夹(53)上,且端部与螺旋管道(4)端面的焊缝(41)接触,用于焊缝(41)起点的定位,若干个所述发射器(55)均匀布设在定位夹(53)上,并与接收部件(51)配合,所述发射器(55)为线形发射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钢管用补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焊组件(6)包括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强李鸿全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博爱管道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