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中相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中相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8808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相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中相微乳液含有0.4‑1.6wt%的主表面活性剂、0.1‑0.5wt%的助表面活性剂、7‑14wt%的无机盐、45‑55wt%的油相和35‑45wt%的水,所述主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链为C11‑C22的单烷基苯磺酸盐和二烷基苯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聚氧丙烯硫酸钠。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中相微乳液用于驱油可大幅度降低界面张力,提高原油采收率,且所述中相微乳液不需要添加碱等其它助剂,所用药剂浓度较低,经济效益高,可用于化学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三次采油,具体涉及一种中相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根据采油阶段和技术手段分类,原油开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油田开发初期,通过油层能量进行自喷开采,采收率只有15%~20%,这一阶段被称为一次采油;为了补充地层能量不足时,用人工注水或注气补充油藏能量开采石油,采收率能达25%~40%,这一阶段被称为二次采油;为了采出剩余的大部分原油,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新技术在二次采油的基础上继续开采残余油,这样的开采手段统称为三次采油。三次采油主要包括化学驱、气驱和热力驱等方式。

2、在化学驱油中,微乳液驱油在低渗透油藏的三次采油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原油采收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微乳液是油和水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一定条件下自发形成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低粘度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分散体系。微乳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溶的液体经混合乳化后,形成直径在5 100nm之间的液滴体系,其主要原理是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通过首先加入表面活性剂和部分高分子化合物后再注入水的过程进行驱油。在油井中,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原溶液形成双连续相微乳液。微乳液与过量的水和过量的油共存,大大降低了原油和水的界面张力。

3、根据微乳液相数,微乳液分为多相微乳液(winsor i、winsorⅱ、winsorⅲ微乳液)和单相微乳液(winsorⅳ型微乳液)两种,其中,winsor i型微乳液是过量的油组分与o/w型微乳液共存,winsor i型微乳液也称为下相微乳液,其中表面活性剂主要溶解在体系下发的微乳相中,上方油组分中也含有较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单体。winsorⅱ型微乳液是w/o型微乳液与过量的水组分共存,winsorⅱ型微乳液也称为上相微乳液,其中表面活性剂主要溶解在体系上方,下方水组分中也含有较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winsorⅲ型微乳液是微乳液与过量的水组分和油组分共存,即中相微乳液。winsorⅲ型微乳液是winsor i型微乳液、winsorⅱ型微乳液连续转变途径中的中间结构,体系含有两个界面,共三相,由富含表面活性剂的双连续相、处于体系上方含有少量表面活性剂的油相以及处于体系下方的含有少量表面活性剂的水相组成,winsorⅲ型微乳液中间相实际上是双连续型微乳液。

4、一般情况下,构筑中相微乳液需要较高的表面活性剂浓度(>1%)以及多种助剂,且配方中需要通过加入碱构筑出中相微乳液。这种中相微乳液的形成造成成本偏高,由于碱的加入会造成管道腐蚀或结垢等问题。

5、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中相微乳液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中相微乳液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中相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相微乳液用于驱油,可以大幅度降低界面张力,提高原油采收率,且本专利技术的中相微乳液不需要再添加碱,且仅需少量助剂,所用的主剂浓度低,经济效益高,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可用于聚合物驱等化学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中相微乳液,含有0.4-1.6wt%的主表面活性剂、0.1-0.5wt%的助表面活性剂、7-14wt%的无机盐、45-55wt%的油相和35-45wt%的水,其中,所述主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链为c11-c22的单烷基苯磺酸盐和二烷基苯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聚氧丙烯硫酸钠。

3、优选地,所述主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链为c14、烷基链为c16、烷基链为c18的单烷基苯磺酸盐和双烷基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优选地,所述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5、

6、其中,n为3-6的整数。

7、优选地,所述无机盐为氯化钠和/或氯化钾。

8、优选地,所述油相为直链烷烃或者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的混合物。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直链烷烃为正十四烷。

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的混合物为白油。

11、优选地,所述水为去离子水。

12、优选地,所述中相微乳液为透明或半透明液体。

1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中相微乳液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主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无机盐、油相和水混合。

14、优选地,所述混合的过程包括:将主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无机盐、油相和水搅拌混合,然后静置。

15、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上述中相微乳液作为驱油剂的应用。

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相微乳液用于驱油可大幅度降低界面张力,提高原油采收率,且所述中相微乳液不需要添加碱等其它助剂,所用药剂浓度较低,经济效益高,可用于化学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17、本专利技术的中相微乳液制备工艺简单,各组分直接混合均匀后即可制得,利于大规模生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相微乳液,其特征在于,含有0.4-1.6wt%的主表面活性剂、0.1-0.5wt%的助表面活性剂、7-14wt%的无机盐、45-55wt%的油相和35-45wt%的水,其中,所述主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链为C11-C22的单烷基苯磺酸盐和二烷基苯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聚氧丙烯硫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相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链为C14、烷基链为C16、烷基链为C18的单烷基苯磺酸盐和双烷基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相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相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为氯化钠和/或氯化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相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为直链烷烃或者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相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链烷烃为正十四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相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的混合物为白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相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为去离子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相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相微乳液为透明或半透明液体。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相微乳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主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无机盐、油相和水混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的过程包括:将主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无机盐、油相和水搅拌混合,然后静置。

12.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相微乳液作为驱油剂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相微乳液,其特征在于,含有0.4-1.6wt%的主表面活性剂、0.1-0.5wt%的助表面活性剂、7-14wt%的无机盐、45-55wt%的油相和35-45wt%的水,其中,所述主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链为c11-c22的单烷基苯磺酸盐和二烷基苯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聚氧丙烯硫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相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链为c14、烷基链为c16、烷基链为c18的单烷基苯磺酸盐和双烷基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相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相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为氯化钠和/或氯化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相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为直链烷烃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宝亮刘卫东侯庆锋仪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