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755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输送带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覆盖胶层、带芯层和下覆盖胶层,上覆盖胶层和下覆盖胶层各自独立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溴化三元乙丙橡胶35~70份、丙烯酸酯橡胶15~3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5~25份、聚氯乙烯糊树脂10~15份、酚醛树脂6~10份、炭黑40~50份、增塑剂6~8份、硫磺0.3~0.5份、氧化锌5~10份、防老剂1~2份、促进剂0.5~1份、交联剂3~4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输送带耐油耐高温性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带,具体的,涉及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输送带可短距离输送各种固体块状和粉料状物料或成件物品,具有连续化、高效率、大倾角运输、操作安全、使用简便及运费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和钢铁等行业中。

2、随着输送带的应用场景愈加多样,市场对于输送带的性能也有着特殊的要求。对于输送高温且具有油性的物料时,为了保证长时间运输的安全性,就要求输送带具有良好的耐油耐高温性能。鉴于目前市售输送带的耐油耐高温性能较差,研发一种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商业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输送带耐油耐高温性能较差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覆盖胶层、带芯层和下覆盖胶层,所述上覆盖胶层和下覆盖胶层各自独立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溴化三元乙丙橡胶35~70份、丙烯酸酯橡胶15~3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5~25份、聚氯乙烯糊树脂10~15份、酚醛树脂6~10份、炭黑40~50份、增塑剂6~8份、硫磺0.3~0.5份、氧化锌5~10份、防老剂1~2份、促进剂0.5~1份、交联剂3~4份。

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带芯层为ep布。

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溴化三元乙丙橡胶和丙烯酸酯橡胶的质量比为1.8~2.5:1。

6、当溴化三元乙丙橡胶和丙烯酸酯橡胶的质量比为1.8~2.5:1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输送带的耐油性能。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溴化三元乙丙橡胶的制备方法为:将三元乙丙橡胶和n-溴代琥珀酰亚胺进行密炼,得到所述溴化三元乙丙橡胶。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密炼时,温度为90~100℃,时间为15~20min。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n-溴代琥珀酰亚胺的质量为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的质量的4%~8%。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炭黑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炭黑。

11、通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对炭黑进行改性,既可以进一步提高炭黑的阻油隔热性能,又可以使炭黑在覆盖胶层中由物理分散转化为化学交联,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输送带的耐油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炭黑的制备方法为: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加热熔融,加入炭黑,分散均匀,冷却,得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炭黑。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熔融时,温度为240~260℃。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炭黑的质量比为1:19~24。

15、当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炭黑的质量比为1:19~24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输送带的耐油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ble、防老剂bht、防老剂tmq中的一种或多种。

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促进剂为促进剂tmtd、促进剂h、促进剂zdec中的一种或多种。

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交联剂为交联剂dcp、交联剂bipb中的一种或两种。

2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所述的耐油耐高温输送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s1、将上覆盖胶层中除硫磺和促进剂以外的组分第一密炼,再加入硫磺和促进剂,第一挤出,压延,得到上覆盖胶层;

22、s2、将下覆盖胶层中除硫磺和促进剂以外的组分第二密炼,再加入硫磺和促进剂,第二挤出,压延,得到下覆盖胶层;

23、s3、由上至下按照上覆盖胶层、带芯层和下覆盖胶层的顺序进行压制,硫化,得到输送带。

2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密炼和第二密炼时,温度各自独立地为100~120℃,时间各自独立地为4~6min。

2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挤出和第二挤出时,温度各自独立地为60~100℃。

2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硫化时,温度为140~160℃,时间为33~40min。

2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8、1、本专利技术中,覆盖胶层的组分包括溴化三元乙丙橡胶和丙烯酸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经溴化后可增大极性,其与丙烯酸酯橡胶并用,可协同提高输送带的耐油性能。此外,炭黑的加入,一方面可使输送带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阻碍油滴的渗入,提高输送带的耐油性能,另一方面还具有隔热作用,提高输送带的耐高温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覆盖胶层、带芯层和下覆盖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覆盖胶层和下覆盖胶层各自独立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溴化三元乙丙橡胶35~70份、丙烯酸酯橡胶15~3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5~25份、聚氯乙烯糊树脂10~15份、酚醛树脂6~10份、炭黑40~50份、增塑剂6~8份、硫磺0.3~0.5份、氧化锌5~10份、防老剂1~2份、促进剂0.5~1份、交联剂3~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三元乙丙橡胶和丙烯酸酯橡胶的质量比为1.8~2.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炭黑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炭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炭黑的制备方法为: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加热熔融,加入炭黑,分散均匀,冷却,得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炭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炭黑的质量比为1:19~24。p>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BLE、防老剂BHT、防老剂TMQ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为促进剂TMTD、促进剂H、促进剂ZDEC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交联剂DCP、交联剂BIPB中的一种或两种。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耐油耐高温输送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覆盖胶层、带芯层和下覆盖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覆盖胶层和下覆盖胶层各自独立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溴化三元乙丙橡胶35~70份、丙烯酸酯橡胶15~3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5~25份、聚氯乙烯糊树脂10~15份、酚醛树脂6~10份、炭黑40~50份、增塑剂6~8份、硫磺0.3~0.5份、氧化锌5~10份、防老剂1~2份、促进剂0.5~1份、交联剂3~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三元乙丙橡胶和丙烯酸酯橡胶的质量比为1.8~2.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炭黑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炭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油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炭黑的制备方法为: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加热熔融,加入炭黑,分散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林李伟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安耐胶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