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动力传动领域,尤其涉及传动组件动力总成以及汽车。
技术介绍
1、现有汽车的驱动方案主要有单电机直接驱动传动组件进行变速,或者采用两个轮毂或轮边电机驱动传动组件进行变速。该种驱动方案的传动组件减速比为固定速比,往往会存在整车低速爬坡工况扭矩不足或者高速行驶工况车速不足的情况。而为了同时兼顾低速爬坡及高速行驶的工况,往往需要将驱动电机的功率提高以增大汽车的扭矩增大,导致传动组件的体积、重量、成本等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传动组件、包括所述传动组件的动力总成以及包括该动力总成的汽车,能够同时兼顾低速爬坡及高速行驶的工况的同时,传动组件能够有较低的成本、体积、重量。
2、本申请提供一种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凹曲面齿轮、中间齿轮及第二凹曲面齿轮;所述第一凹曲面齿轮的第一齿面和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的第二齿面均为对应母线绕对应轴线旋转形成,所述第一齿面的母线和所述第二齿面的母线均为内凹曲线;所述第一齿面和所述第二齿面均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齿面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凹曲面齿轮、中间齿轮及第二凹曲面齿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一齿面的啮合位置到所述第一凹曲面齿轮的轴线的距离增大时,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二齿面的啮合位置到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的轴线的距离减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曲面齿轮的轴线和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的轴线共面,且所述第一凹曲面齿轮的轴线和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的轴线平行或呈夹角布置;或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曲面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及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凹曲面齿轮、中间齿轮及第二凹曲面齿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一齿面的啮合位置到所述第一凹曲面齿轮的轴线的距离增大时,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二齿面的啮合位置到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的轴线的距离减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曲面齿轮的轴线和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的轴线共面,且所述第一凹曲面齿轮的轴线和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的轴线平行或呈夹角布置;或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曲面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及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均为直齿齿轮;或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曲面齿轮包括轴向方向上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齿面背离所述第一凹曲面齿轮的轴线,且所述第一齿面与所述第一凹曲面齿轮的轴线的距离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加,所述第一凹曲面齿轮的齿厚在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凹曲面齿轮的齿间隙在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面的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处的母线与所述中间齿轮的中心的距离在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7.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面朝向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的轴线,且所述第二齿面与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的轴线的距离从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的中心至边缘方向上逐渐增加,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的齿厚在从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的中心至边缘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的齿间隙在从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的中心至边缘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面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处的母线与所述中间齿轮的中心的距离在从所述第二凹曲面齿轮的中心至边缘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球面轴,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球面轴配合,以使得所述中间齿轮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可绕所述预设轴线转动。
10.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朝晖,薛伟光,林燕,任修阅,邓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