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辆及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车辆及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8549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及热管理系统,车辆包括乘员舱,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系统和第二循环系统,第一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热泵回路,第一热泵回路上设有压缩机、第一车内换热器、第二节流阀和车外换热器,制冷剂包含二氧化碳,第二循环系统包括第一余热流路,第一余热流路上设有第一液泵、暖风芯体和用于吸收发动机热量的第一回收器,第一液泵可将第一回收器吸收的热量传送给暖风芯体。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下,第一热泵回路导通且第一余热流路导通,第二节流阀节流,第一车内换热器和暖风芯体适于对乘员舱加热,车外换热器适于吸收车外热量。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环保性能好,有利于在低温环境下提升供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及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车辆热管理系统,空调系统采用的制冷剂为r134a,环保性能差,在未来面临淘汰停用。并且,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外部环境多变,可能遇到雨雪大雾天气,需进行降速缓行,而且可能会遇到堵车情况,如此则会大大减少风量,影响到车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对空调系统的制热或制冷性能皆有很大影响。采用常规的传统工质如r134a,难以满足实际的制热或制冷需求。另外,在外部极低温情况下供暖需求更高,但常规工质如r134a的低温衰减性极大,难以满足供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的环保性能好,有利于在低温环境下提升供暖效果。

2、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3、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所述车辆包括乘员舱,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和第一热泵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一热泵回路上,且所述第一热泵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第一车内换热器、第二节流阀和车外换热器,所述制冷剂包含二氧化碳;和第二循环系统,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液泵和第一余热流路,所述第一液泵设于所述第一余热流路上,所述第一余热流路上还设有暖风芯体和用于吸收发动机热量的第一回收器,所述第一液泵可将所述第一回收器吸收的热量传送给所述暖风芯体,所述暖风芯体用于对乘员舱加热;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一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一热泵回路导通且所述第一余热流路导通,所述第二节流阀节流,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和所述暖风芯体适于对所述乘员舱加热,所述车外换热器适于吸收车外热量。

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环保性能好,有利于在低温环境下提升供暖效果。例如,极低温时可开启发动机,通过冷却液所在的第二循环系统吸收发动机的余热通过暖风芯体供暖,同时通过二氧化碳制冷剂所在的第一循环系统吸收车外空气热量,通过第一车内换热器实现辅助供暖,有效实现对乘员舱的综合供暖,达到更经济、更节能的目的,延长了电池包的续航里程,解决了低温环境下空调能效比低、需要依靠ptc电加热来进行补热的问题。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余热流路,所述暖风芯体适于吸收所述第二余热流路的热量,所述第二余热流路上设有用于吸收电池包热量的第二回收器和用于吸收电动总成热量的第三回收器中的至少一个。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切换阀,所述切换阀用于切换所述第一余热流路和所述第二余热流路串联或断开。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余热流路和所述第二余热流路相互独立,所述第二余热流路上设有第二液泵,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可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一余热流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二余热流路连通。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热泵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二热泵回路上,且所述第二热泵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第二车内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阀和所述车外换热器;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第二热泵回路导通,所述第二节流阀节流,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均适于对乘员舱加热,所述车外换热器适于吸收车外热量。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包括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乘员舱连通,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均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在所述送风风道内气流流经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后经过所述第一出风口进入乘员舱。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暖风芯体也设于所述送风风道。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送风风道内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气流流通方向上,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设于所述暖风芯体的下游,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设于所述暖风芯体的上游。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三热泵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三热泵回路上,且所述第三热泵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第三节流阀和第三换热器;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三模式,在所述第三模式下,所述第三热泵回路导通,所述第三节流阀节流,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对所述乘员舱加热,所述第三换热器适于将所述第二循环系统的热量吸收至所述第三热泵回路。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四模式,在所述第四模式下,所述第一热泵回路和所述第三热泵回路均导通,所述第二节流阀和所述第三节流阀节流,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适于对乘员舱加热,所述车外换热器适于吸收车外热量,所述第三换热器适于将所述第二循环系统的热量吸收至所述第三热泵回路。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制冷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一制冷回路上,且所述第一制冷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车外换热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车内换热器;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五模式,在所述第五模式下,所述第一制冷回路导通,所述第一节流阀节流,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适于对乘员舱制冷,所述车外换热器适于向车外散热。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制冷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二制冷回路上,且所述第二制冷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车外换热器、第三节流阀和第三换热器;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六模式,在所述第六模式下,所述第二制冷回路导通,所述第三节流阀节流,所述第三换热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循环系统的热量吸收至所述第二制冷回路,所述车外换热器适于向车外散热。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制冷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一制冷回路上,且所述第一制冷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车外换热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车内换热器;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七模式,在所述第七模式下,所述第一制冷回路和所述第二制冷回路均导通,所述第三节流阀和所述第一节流阀均节流,所述第三换热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循环系统的热量吸收至所述第二制冷回路,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适于对乘员舱制冷,所述车外换热器适于向车外散热。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包括与所述乘员舱连通的送风风道,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均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且沿气流经过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八模式,在所述第八模式下,所述第一热泵回路、所述第一制冷回路和所述第二制冷回路均导通,所述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三节流阀和所述第一节流阀均节流,所述第三换热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循环系统的热量吸收至所述第二制冷回路,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对所述送风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冷却且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对所述送风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加热,所述车外换热器适于向车外散热。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包括与所述乘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所述车辆包括乘员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余热流路,所述暖风芯体适于吸收所述第二余热流路的热量,所述第二余热流路上设有用于吸收电池包热量的第二回收器和用于吸收电动总成热量的第三回收器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切换阀,所述切换阀用于切换所述第一余热流路和所述第二余热流路串联或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余热流路和所述第二余热流路相互独立,所述第二余热流路上设有第二液泵,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可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一余热流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二余热流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热泵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二热泵回路上,且所述第二热泵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第二车内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阀和所述车外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乘员舱连通,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均设于所述送风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芯体也设于所述送风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风风道内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气流流通方向上,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设于所述暖风芯体的下游,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设于所述暖风芯体的上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三热泵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三热泵回路上,且所述第三热泵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第三节流阀和第三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四模式,在所述第四模式下,所述第一热泵回路和所述第三热泵回路均导通,所述第二节流阀和所述第三节流阀节流,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适于对乘员舱加热,所述车外换热器适于吸收车外热量,所述第三换热器适于将所述第二循环系统的热量吸收至所述第三热泵回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制冷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一制冷回路上,且所述第一制冷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车外换热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车内换热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制冷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二制冷回路上,且所述第二制冷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车外换热器、第三节流阀和第三换热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制冷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一制冷回路上,且所述第一制冷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车外换热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车内换热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与所述乘员舱连通的送风风道,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均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且沿气流经过方向依次排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与所述乘员舱连通的送风风道,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除湿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一除湿回路上,且所述第一除湿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车内换热器,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均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且沿气流经过方向依次排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除湿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二除湿回路上,且所述第二除湿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第三节流阀和第三换热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十一模式,在所述第十一模式下,所述第一除湿回路和所述第一热泵回路均导通,所述第二节流阀和所述第一节流阀均节流,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放冷且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放热,所述车外换热器适于吸收车外热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所述车辆包括乘员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余热流路,所述暖风芯体适于吸收所述第二余热流路的热量,所述第二余热流路上设有用于吸收电池包热量的第二回收器和用于吸收电动总成热量的第三回收器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切换阀,所述切换阀用于切换所述第一余热流路和所述第二余热流路串联或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余热流路和所述第二余热流路相互独立,所述第二余热流路上设有第二液泵,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可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一余热流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二余热流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热泵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二热泵回路上,且所述第二热泵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第二车内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阀和所述车外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乘员舱连通,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均设于所述送风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芯体也设于所述送风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风风道内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气流流通方向上,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设于所述暖风芯体的下游,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设于所述暖风芯体的上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三热泵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三热泵回路上,且所述第三热泵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第三节流阀和第三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四模式,在所述第四模式下,所述第一热泵回路和所述第三热泵回路均导通,所述第二节流阀和所述第三节流阀节流,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适于对乘员舱加热,所述车外换热器适于吸收车外热量,所述第三换热器适于将所述第二循环系统的热量吸收至所述第三热泵回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制冷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一制冷回路上,且所述第一制冷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车外换热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车内换热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制冷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二制冷回路上,且所述第二制冷回路上还设有沿制冷剂流通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的所述车外换热器、第三节流阀和第三换热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制冷回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一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辉廖立元赵尚仲唐一峰卢阿鹏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