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30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机盖;通风盖板,通风盖板的前端位于机盖后端的下部,并与机盖后端之间形成缓冲间隙,通风盖板前端靠近机盖后端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第一固定段的一端连接至通风盖板前端,第一固定段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段,并且第二固定段与第一固定段之间形成弯折夹角;密封件,密封件套接于第二固定段远离第一固定段的一端,并且填充于缓冲间隙。在增加机盖与通风盖板之间的空间利用率基础上,提高了车辆的被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车辆与行人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行人保护配置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了车辆上,以在车辆和行人发生碰撞时,尽可能降低车辆对行人的伤害。

2、在进行行人保护头部碰撞分析的过程中,由于在发动机盖外板后沿附近存在结构较硬的通风饰板结构,导致行人碰撞到发动机盖外板后,发动机盖会硬接触到通风饰板结构,较小的压溃空间造成行人头部严重的伤害,降低了车辆的被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

3、机盖;

4、通风盖板,所述通风盖板的前端位于所述机盖后端的下部,并与所述机盖后端之间形成缓冲间隙,所述通风盖板前端靠近所述机盖后端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一固定段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通风盖板前端,所述第一固定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段,并且所述第二固定段与所述第一固定段之间形成弯折夹角;

5、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段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段的一端并填充于所述缓冲间隙。

6、可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套接部和柔性部,所述套接部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段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段的一端,所述柔性部填充于所述缓冲间隙。

7、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段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段朝向车辆的头部设置。

8、可选地,所述弯折夹角的夹角范围为60°-120°。

9、可选地,所述套接部呈u字形,所述套接部过盈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段上。

10、可选地,所述柔性部包括气囊,所述气囊填充于所述缓冲间隙。

11、可选地,所述气囊为单腔气囊或者多腔气囊。

12、可选地,所述气囊为多腔气囊,所述多腔气囊中的相邻腔室之间相互分隔;或者,所述多腔气囊中的相邻腔室之间相互连通。

13、可选地,所述机盖包括机盖外板和机盖内板,所述机盖内板位于所述通风盖板和所述机盖外板之间,并与所述机盖外板之间形成密封空腔。

14、可选地,所述机盖内板具有远离所述机盖外板的凸起段,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凸起段和所述通风盖板之间。

15、可选地,还包括水槽,所述通风盖板具有第一平台,所述水槽具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上设置有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平台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台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

16、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

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机盖;通风盖板,所述通风盖板的前端位于所述机盖后端的下部,并与所述机盖后端之间形成缓冲间隙,所述通风盖板前端靠近所述机盖后端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一固定段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通风盖板前端,所述第一固定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段,并且所述第二固定段与所述第一固定段之间形成弯折夹角;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段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段的一端,并且填充于所述缓冲间隙。在增加所述机盖与所述通风盖板之间的空间利用率基础上,提高了所述车辆的被动安全性。

1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3)包括套接部(31)和柔性部(32),所述套接部(31)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段(21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段(211)的一端,所述柔性部(32)填充于所述缓冲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段(211)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段(212)朝向车辆的头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夹角的夹角范围为60°-1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31)呈U字形,所述套接部(31)过盈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段(2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部(32)包括气囊,所述气囊填充于所述缓冲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单腔气囊或者多腔气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多腔气囊,所述多腔气囊中的相邻腔室之间相互分隔;或者,所述多腔气囊中的相邻腔室之间相互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1)包括机盖外板(11)和机盖内板(12),所述机盖内板(12)位于所述通风盖板(2)和所述机盖外板(11)之间,并与所述机盖外板(11)之间形成密封空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内板(12)具有远离所述机盖外板(11)的凸起段(121),所述密封件(3)设置于所述凸起段(121)和所述通风盖板(2)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槽(4),所述通风盖板(2)具有第一平台(22),所述水槽(4)具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22)上设置有所述固定部(21),所述第二平台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台(22)远离所述固定部(21)的一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3)包括套接部(31)和柔性部(32),所述套接部(31)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段(21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段(211)的一端,所述柔性部(32)填充于所述缓冲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段(211)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段(212)朝向车辆的头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夹角的夹角范围为60°-1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31)呈u字形,所述套接部(31)过盈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段(2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部(32)包括气囊,所述气囊填充于所述缓冲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单腔气囊或者多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光辉张风利韩鑫玥江能辉梁茂燕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