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8246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的区别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盘两侧设置有装配凸台,所述装配凸台侧面设置有第二摩擦面。所述衬板通过转动轴装配有制动抵块,所述制动抵块两端分别为控制端和制动端,所述制动端与第二摩擦面配合实现制动。所述制动机构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控制轴与制动抵块的控制端连接以控制制动抵块的制动端抵接在第二摩擦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得刹车系统具有双重制动功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使用户出行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


技术介绍

1、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驾驶员操作下使汽车减速、停止或保持静止状态。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安全性能。目前,汽车制动系统主要包括液压制动系统、气压制动系统和电子制动系统等。

2、然而,上述制动系统均只有单一制动手段,即无论是液压制动系统、气压制动系统还是电子制动系统,都只能通过一种方式产生制动力。当这种制动手段失灵时,例如液压泵故障、气压泵故障或电子控制器故障等,汽车将无法正常制动,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如何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目前汽车工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3、因此,基于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情况,本申请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制动手段单一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包括刹车盘,所述刹车盘两侧设置有第一摩擦面。所述刹车盘两侧装配有第一制动组件和第二制动组件,所述第一制动组件和第二制动组件均包括衬板,所述衬板面向刹车盘的一侧装配有与第一摩擦面配合实现制动的制动片。所述第一制动组件上装配有制动活塞件,所述制动活塞件驱动第一制动组件前移,使得第一制动组件和第二制动组件抵接在刹车盘两侧以完成对刹车盘的制动。

4、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的区别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盘两侧设置有装配凸台,所述装配凸台侧面设置有第二摩擦面。所述衬板通过转动轴装配有制动抵块,所述制动抵块两端分别为控制端和制动端,所述制动端与第二摩擦面配合实现制动。所述制动机构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控制轴与制动抵块的控制端连接以控制制动抵块的制动端抵接在第二摩擦面上。

5、所述制动片和制动抵块的制动程序相互独立,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共同使用,使得智能刹车系统具有双重制动功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使用户出行更安全。

6、作为本申请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的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地,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第一制动支架和第二制动支架,所述第一制动支架与第一制动组件的制动抵块连接,所述第二制动支架与第二制动组件的制动抵块连接;所述制动活塞件设置在第一制动支架上。所述第一制动支架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第二制动支架上设置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上设置有与限位柱配合的限位滑槽。通过驱动第一制动支架前移可实现制动片制动。

7、作为本申请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的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地,所述限位头上设置有控制曲柄,通过操作控制曲柄可实现制动抵块制动。

8、作为本申请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的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地,同一块衬板上所述制动抵块的数量为至少3个,有利于降低单个制动抵块的制动压力,降低制动抵块的强度要求。

9、作为本申请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的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地,所述制动端与控制端的厚度之比的范围为1.10~1.95,增加制动抵块制动中的摩擦面积,提高制动效率。

10、作为本申请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的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地,所述衬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制动端的凹槽,能够对制动抵块进行固定,避免制动抵块由于长期受振而松动。

11、作为本申请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的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地,所述转动轴为扭簧轴,有利于辅助制动抵块脱离与刹车盘的抵接。

12、作为本申请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的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地,刹车盘包括两片摩擦板,所述摩擦板之间通过若干周向分布的辐射状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之间形成空腔,有利于刹车盘的散热以及提高刹车盘的结构强度。

13、作为本申请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的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地,所述刹车盘上均匀分布有贯通空腔的通孔,有利于散热,将制动时产生的热量带走。

14、作为本申请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的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地,所述制动片和制动端由陶瓷或金属材质制成,制动力强,使用寿命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得智能刹车系统具有双重制动功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使用户出行更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第一制动支架(41)和第二制动支架(43),所述第一制动支架(41)与第一制动组件(30)的制动抵块(36)连接,所述第二制动支架(43)与第二制动组件(31)的制动抵块(36)连接;所述制动活塞件(35)设置在第一制动支架(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头(44)上设置有控制曲柄(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同一块衬板(32)上所述制动抵块(36)的数量为至少3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端(38)与控制端(37)的厚度之比的范围为1.10~1.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3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制动端(38)的凹槽(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39)为扭簧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刹车盘(10)包括两片摩擦板(14),所述摩擦板(14)之间通过若干周向分布的辐射状的连接筋(15),所述连接筋(15)之间形成空腔(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盘(10)上均匀分布有贯通空腔(17)的通孔(1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片(34)和制动端(38)由陶瓷或金属材质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第一制动支架(41)和第二制动支架(43),所述第一制动支架(41)与第一制动组件(30)的制动抵块(36)连接,所述第二制动支架(43)与第二制动组件(31)的制动抵块(36)连接;所述制动活塞件(35)设置在第一制动支架(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头(44)上设置有控制曲柄(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同一块衬板(32)上所述制动抵块(36)的数量为至少3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端(38)与控制端(37)的厚度之比的范围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徐凌霄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泽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