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500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7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包括平台高度调节系统、前后移动系统、左右移动系统、上下调节系统,所述平台高度调节系统的上方设有前后移动系统,前后移动系统的内侧设有左右移动系统,左右移动系统上设有上下调节系统。该装置与现有搭设支架的吊装千斤顶进行张拉相比,规避了汽车吊或者塔式起重机在起吊安装千斤顶的过程中极易碰撞到连续箱梁的钢筋和模板,容易造成张拉千斤顶损坏的问题,规避了安装张拉千斤顶过程中,占用汽车吊或者塔式起重机大量工作时间,造成张拉工艺设备成本昂贵的问题。本装置可根据不同预应力孔位位置的需要,进行调整张拉平台高度和千斤顶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


技术介绍

1、目前,我国的铁路和公路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桥梁是铁路和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而铁路和公路桥梁涉及到连续箱梁施工,该施工程序极为常见,而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是桥梁施工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常见的安装张拉千斤顶工艺是利用汽车吊或者塔式起重机将张拉千斤顶吊起,对准钢绞线后穿入张拉千斤顶内,但由于汽车吊或者塔式起重机施工精确度的原因,在起吊安装千斤顶的过程中极易碰撞到连续箱梁的钢筋和模板,容易造成张拉千斤顶的损坏;另一方面预应力张拉往往不止一束预应力束需要张拉,张拉过程中需要汽车吊或者塔式起重机的不断配合,占用了汽车吊或者塔式起重机的大量工作时间,造成张拉工艺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连续箱梁安装张拉千斤顶方法的不足,提供桥梁连续箱梁在准备预应力张拉安装张拉千斤顶过程中,可以将张拉千斤顶位置进行上下、前后和左右进行调节的装置。该装置解决了汽车吊或者塔式起重机在起吊安装千斤顶的过程中极易碰撞到连续箱梁的钢筋和模板,容易造成张拉千斤顶损坏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安装张拉千斤顶过程中,占用汽车吊或者塔式起重机大量工作时间,造成张拉工艺设备成本昂贵的问题。本装置方便了张拉千斤顶安装,提升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质量,节约了施工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

3、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包括平台高度调节系统、前后移动系统、左右移动系统、上下调节系统,所述平台高度调节系统的上方设有前后移动系统,前后移动系统的内侧设有左右移动系统,左右移动系统上设有上下调节系统。

4、进一步地,所述平台高度调节系统包括左部系统、右部系统,左部系统与右部系统呈对称结构分布,所述左部系统包括升降调节管、升降固定管、爬梯固定架、爬梯、架体横杆、前支腿、前支腿斜撑,所述升降调节管的外侧套设升降固定管,升降调节管通过升降固定螺栓与升降固定管连接,升降固定管的上部设有爬梯固定架,爬梯固定架的一侧设有爬梯,所述升降调节管的上端设有架体横杆,架体横杆的前部设有前支腿,所述前支腿的下部设有前支腿斜撑,前支腿斜撑通过前支腿斜撑固定螺栓与前支腿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爬梯的下部与爬梯固定架连接,爬梯的上部与架体横杆连接。

6、进一步地,左右两个所述升降调节管之间设有防护板。

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固定管、升降调节管上分别设有固定管长槽孔、调节管长槽孔,固定管长槽孔通过升降固定螺栓与调节管长槽孔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前后移动系统包括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横杆滑槽、前后移动控制摇杆、长条钢板;左右两个所述架体横杆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第三滑道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架体横杆的两端,两个所述架体横杆上设有两个横杆滑槽,所述第二滑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杆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道上贯穿设有前后移动控制摇杆,两个所述架体横杆的内侧分别设有两个长条钢板,两个长条钢板通过限位卡扣与架体横杆滑动连接,所述长条钢板上设有齿槽,所述前后移动控制摇杆分别贯穿两个长条钢板与齿槽啮合连接,所述长条钢板的一端与第二滑道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前后移动控制摇杆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槽啮合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左右移动系统包括凹型滑轮、左右移动控制摇杆、钢板滑道、辅助滑轮、滑动空心管、凸型滑轮,所述第二滑道的上端设有上槽孔,上槽孔内设有凹型滑轮,所述凹型滑轮上设有左右移动控制摇杆,所述第二滑道的下方设有钢板滑道,钢板滑道的两端通过辅助滑轮分别与第一滑道、第三滑道滑动连接,所述凹型滑轮的下方设有吊架,吊架与凹型滑轮之间设有第一钢丝绳,第一钢丝绳上设有滑动空心管,滑动空心管的上端通过凸型滑轮与钢板滑道连接,滑动空心管的下端设有动滑轮,所述动滑轮通过第二钢丝绳与吊架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滑道上设有控制杆滑槽,所述左右移动控制摇杆贯穿控制杆滑槽与凹型滑轮连接,所述第二滑道的下部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侧设有滑动空心管。

12、进一步地,所述上下调节系统包括第一钢丝绳、吊架、动滑轮、上下移动控制摇杆、转向杆、千斤顶、第二钢丝绳,所述凹型滑轮通过第一钢丝绳与吊架连接,第一钢丝绳上设有滑动空心管,滑动空心管的下端设有动滑轮,左右两个所述升降固定管之间设有上下移动控制摇杆,所述第一滑道的下方设有转向杆,所述第二钢丝绳与吊架、动滑轮、转向杆、上下移动控制摇杆依次连接,所述吊架的下方设有千斤顶。

13、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装置与现有搭设支架的吊装千斤顶进行张拉相比,规避了汽车吊或者塔式起重机在起吊安装千斤顶的过程中极易碰撞到连续箱梁的钢筋和模板,容易造成张拉千斤顶损坏的问题,规避了安装张拉千斤顶过程中,占用汽车吊或者塔式起重机大量工作时间,造成张拉工艺设备成本昂贵的问题。本装置可根据不同预应力孔位位置和数量的需要,进行调整张拉平台高度和千斤顶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仅需汽车吊或者塔式起重机一次配合,不需要占用汽车吊或者塔式起重机大量时间;具有结构合理、拆卸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反复使用的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高度调节系统、前后移动系统、左右移动系统、上下调节系统,所述平台高度调节系统的上方设有前后移动系统,前后移动系统的内侧设有左右移动系统,左右移动系统上设有上下调节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高度调节系统包括左部系统、右部系统,左部系统与右部系统呈对称结构分布,所述左部系统包括升降调节管、升降固定管、爬梯固定架、爬梯、架体横杆、前支腿、前支腿斜撑,所述升降调节管的外侧套设升降固定管,升降调节管通过升降固定螺栓与升降固定管连接,升降固定管的上部设有爬梯固定架,爬梯固定架的一侧设有爬梯,所述升降调节管的上端设有架体横杆,架体横杆的前部设有前支腿,所述前支腿的下部设有前支腿斜撑,前支腿斜撑通过前支腿斜撑固定螺栓与前支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的下部与爬梯固定架连接,爬梯的上部与架体横杆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个所述升降调节管之间设有防护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固定管、升降调节管上分别设有固定管长槽孔、调节管长槽孔,固定管长槽孔通过升降固定螺栓与调节管长槽孔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系统包括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横杆滑槽、前后移动控制摇杆、长条钢板;左右两个所述架体横杆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第三滑道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架体横杆的两端,两个所述架体横杆上设有两个横杆滑槽,所述第二滑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杆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道上贯穿设有前后移动控制摇杆,两个所述架体横杆的内侧分别设有两个长条钢板,两个长条钢板通过限位卡扣与架体横杆滑动连接,所述长条钢板上设有齿槽,所述前后移动控制摇杆分别贯穿两个长条钢板与齿槽啮合连接,所述长条钢板的一端与第二滑道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控制摇杆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槽啮合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移动系统包括凹型滑轮、左右移动控制摇杆、钢板滑道、辅助滑轮、滑动空心管、凸型滑轮,所述第二滑道的上端设有上槽孔,上槽孔内设有凹型滑轮,所述凹型滑轮上设有左右移动控制摇杆,所述第二滑道的下方设有钢板滑道,钢板滑道的两端通过辅助滑轮分别与第一滑道、第三滑道滑动连接,所述凹型滑轮的下方设有吊架,吊架与凹型滑轮之间设有第一钢丝绳,第一钢丝绳上设有滑动空心管,滑动空心管的上端通过凸型滑轮与钢板滑道连接,滑动空心管的下端设有动滑轮,所述动滑轮通过第二钢丝绳与吊架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道上设有控制杆滑槽,所述左右移动控制摇杆贯穿控制杆滑槽与凹型滑轮连接,所述第二滑道的下部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侧设有滑动空心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调节系统包括第一钢丝绳、吊架、动滑轮、上下移动控制摇杆、转向杆、千斤顶、第二钢丝绳,所述凹型滑轮通过第一钢丝绳与吊架连接,第一钢丝绳上设有滑动空心管,滑动空心管的下端设有动滑轮,左右两个所述升降固定管之间设有上下移动控制摇杆,所述第一滑道的下方设有转向杆,所述第二钢丝绳与吊架、动滑轮、转向杆、上下移动控制摇杆依次连接,所述吊架的下方设有千斤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高度调节系统、前后移动系统、左右移动系统、上下调节系统,所述平台高度调节系统的上方设有前后移动系统,前后移动系统的内侧设有左右移动系统,左右移动系统上设有上下调节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高度调节系统包括左部系统、右部系统,左部系统与右部系统呈对称结构分布,所述左部系统包括升降调节管、升降固定管、爬梯固定架、爬梯、架体横杆、前支腿、前支腿斜撑,所述升降调节管的外侧套设升降固定管,升降调节管通过升降固定螺栓与升降固定管连接,升降固定管的上部设有爬梯固定架,爬梯固定架的一侧设有爬梯,所述升降调节管的上端设有架体横杆,架体横杆的前部设有前支腿,所述前支腿的下部设有前支腿斜撑,前支腿斜撑通过前支腿斜撑固定螺栓与前支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的下部与爬梯固定架连接,爬梯的上部与架体横杆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个所述升降调节管之间设有防护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固定管、升降调节管上分别设有固定管长槽孔、调节管长槽孔,固定管长槽孔通过升降固定螺栓与调节管长槽孔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系统包括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横杆滑槽、前后移动控制摇杆、长条钢板;左右两个所述架体横杆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第三滑道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架体横杆的两端,两个所述架体横杆上设有两个横杆滑槽,所述第二滑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杆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威震孙浩楠谭文刘东辉李海洋李梦秋蔡廷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