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减振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238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6
一种电机,包括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外侧壁设有向外延伸的突出部,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布置线束。本技术可以避免在中心杆开凹槽或者开深度较大的凹槽,保证了中心杆的强度,同时还可以将线束固定在中心杆上,避免线束与减振器壳体产生干涉,突出部设计为加强筋等加强结构,使得中心杆整体的强度和刚度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减振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减振器中心杆开设有凹槽,以便在凹槽内布置高压线等线束。为固定住线束,中心杆外侧挖槽的深度需要至少大于线束的直径,这使得中心杆内部壁厚减小,中心杆的强度大大减弱,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用于避免在电机中心杆挖较深的凹槽以固定三相高压线束,从而导致中心杆内部壁厚减小,强度减弱,包括:

3、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外侧壁设有向外延伸的突出部,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布置线束。

4、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机,电机中心杆的外侧壁设计有向外延伸的突出部,突出部之间形成的凹槽可以将线束完全固定在中心杆上,能够避免在中心杆上挖槽或者挖深度较大的槽,从而导致中心杆内部壁厚减小,进一步影响中心杆的刚度,本技术使得线束能够完全固定在中心杆上的同时,兼顾保证中心杆的刚度。

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突出部沿所述中心杆的轴向延伸。

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形成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线束的直径,以使得所述线束完全嵌入所述第一凹槽。

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心杆的外侧壁向内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中心杆的轴向延伸;

8、其中,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沿所述中心杆轴向延伸的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之间,用于固定所述线束。

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相同。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中心杆的周向上向内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靠近所述中心杆的上端,并且,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

11、其中,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沿所述中心杆周向延伸的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之间,用于固定所述线束。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盖板、电机壳体:

13、所述电机壳体内形成有腔体结构,所述盖板与所述电机壳体的上端连接;

14、其中,所述中心杆穿过所述盖板,以使得所述中心杆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腔体结构内;

15、所述盖板的内侧设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与所述突出部配合,以防止所述电机壳体在所述中心杆的周向上转动。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心杆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向第一方向延伸;

17、所述电机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叉臂,所述叉臂的对称轴向第二方向延伸;

18、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1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减振器,包括上述电机。

20、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减振器,减振器中心杆的外侧壁设有突出部,相邻突出部形成凹槽,高压线束可以完全布置在该凹槽内,进一步固定在中心杆上,本技术即保证了固定线束的稳定效果,又兼顾了中心杆的刚度。

2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减振器。

22、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车辆,减振器安装在车辆的z向,中心杆、高压线束、以及电机线圈形成定子组件,其中高压线束与电机线圈连接,进一步通过突出部固定在中心杆上,由于突出部能够将高压线束完全固定在中心杆上,因此无需在中心杆上挖槽或者挖深度较大的槽,从而导致中心杆内部壁厚减小,进一步影响中心杆的刚度。本技术使得高压线束能够完全固定在中心杆上的同时,兼顾保证中心杆的刚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外侧壁设有向外延伸的突出部,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布置线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沿所述中心杆的轴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形成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线束的直径,以使得所述线束完全嵌入所述第一凹槽。

4.如权利要求1和2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的外侧壁向内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中心杆的轴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中心杆的周向上向内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靠近所述中心杆的上端,并且,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电机壳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向第一方向延伸;

9.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外侧壁设有向外延伸的突出部,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布置线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沿所述中心杆的轴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形成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线束的直径,以使得所述线束完全嵌入所述第一凹槽。

4.如权利要求1和2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的外侧壁向内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中心杆的轴向延伸;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邢瀛月黄建伟孙宪猛张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