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骨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844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保险杠骨架及车辆,所述保险杠骨架包括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上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耳用于将保险杠本体与骨架本体连接,所述吊耳与所述骨架本体的连接端设有弱化结构,所述弱化结构用于在碰撞时缓冲冲击,当发生碰撞时,连接端的弱化结构能够吸收并缓冲外界冲击,从而降低保险杠本体对行人的冲击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保险杠骨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前保险杠是车辆中用于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以防护车身前部的一种安全装置。现有技术中,车辆前保险杠主要包括前保险杠本体、前保险杠格栅和前保险杠加强骨架。

2、其中,前保险杠加强骨架通常设于前保险杠本体的内侧上部,以对前保险杠本体的连接处形成加强。然而,由于前保险杠加强骨架的自身强度,在发生行人碰撞时,常常会对行人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保险杠骨架及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险杠骨架,包括:

3、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上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耳用于将保险杠本体与骨架本体连接,所述吊耳与所述骨架本体的连接端设有弱化结构。

4、可选地,所述吊耳包括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分别设置于所述骨架本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均向下延伸。

5、可选地,所述弱化结构包括第一弱化槽,所述第一弱化槽位于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骨架本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弱化槽能够在碰撞时断裂以缓冲冲击。

6、可选地,所述弱化结构还包括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与所述第一弱化槽位置相对,所述引导槽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弱化槽断裂。

7、可选地,所述第一弱化槽为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的长边与保险杠本体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引导槽的数量为多个,部分所述引导槽位于所述第一吊耳的边缘,部分所述引导槽位于所述矩形通槽的长边上。

8、可选地,所述引导槽呈v字形结构,所述引导槽的槽底背离保险杠本体。

9、可选地,所述吊耳还包括第三吊耳,所述第三吊耳位于所述骨架本体的中部位置,并向下延伸。

10、可选地,所述弱化结构包括第二弱化槽,所述第二弱化槽位于所述第三吊耳和所述骨架本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弱化槽为十字形通槽。

11、可选地,所述吊耳设置于所述骨架本体的下部,所述骨架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支架和平面过渡结构,所述安装支架与保险杠本体滑动连接,所述平面过渡结构连接于所述骨架本体和所述安装支架之间。

1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保险杠本体和上述的保险杠骨架,所述保险杠本体通过所述保险杠骨架连接至所述车身。

13、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在骨架本体上设置吊耳,且吊耳与骨架本体的连接端设有弱化结构,使得当发生碰撞时,连接端的弱化结构能够吸收并缓冲外界冲击,从而降低保险杠本体对行人的冲击损伤。

1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险杠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2)包括第一吊耳(21)和第二吊耳(22),所述第一吊耳(21)和所述第二吊耳(22)分别设置于所述骨架本体(1)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吊耳(21)和所述第二吊耳(22)均向下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结构(3)包括第一弱化槽(31),所述第一弱化槽(31)位于所述第一吊耳(21)和所述骨架本体(1)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弱化槽(31)能够在碰撞时断裂以缓冲冲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杠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结构(3)还包括引导槽(32),所述引导槽(32)与所述第一弱化槽(31)位置相对,所述引导槽(32)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弱化槽(31)断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弱化槽(31)为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的长边与保险杠本体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引导槽(32)的数量为多个,部分所述引导槽(32)位于所述第一吊耳(21)的边缘,部分所述引导槽(32)位于所述矩形通槽的长边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32)呈V字形结构,所述引导槽(32)的槽底背离保险杠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2)还包括第三吊耳(23),所述第三吊耳(23)位于所述骨架本体(1)的中部位置,并向下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险杠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结构(3)包括第二弱化槽(33),所述第二弱化槽(33)位于所述第三吊耳(23)和所述骨架本体(1)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弱化槽(33)为十字形通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2)设置于所述骨架本体(1)的下部,所述骨架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支架(4)和平面过渡结构(5),所述安装支架(4)与保险杠本体滑动连接,所述平面过渡结构(5)连接于所述骨架本体(1)和所述安装支架(4)之间。

10.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保险杠本体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保险杠骨架,所述保险杠本体通过所述保险杠骨架连接至所述车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险杠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2)包括第一吊耳(21)和第二吊耳(22),所述第一吊耳(21)和所述第二吊耳(22)分别设置于所述骨架本体(1)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吊耳(21)和所述第二吊耳(22)均向下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结构(3)包括第一弱化槽(31),所述第一弱化槽(31)位于所述第一吊耳(21)和所述骨架本体(1)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弱化槽(31)能够在碰撞时断裂以缓冲冲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杠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结构(3)还包括引导槽(32),所述引导槽(32)与所述第一弱化槽(31)位置相对,所述引导槽(32)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弱化槽(31)断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弱化槽(31)为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的长边与保险杠本体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引导槽(32)的数量为多个,部分所述引导槽(32)位于所述第一吊耳(21)的边缘,部分所述引导槽(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逢春冯晓斌王陈瑶魏庆锋白换换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