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388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4
本技术公开一种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包括:下基板和安装于下基板上表面的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四个侧表面的外侧各可活动地设置有一成型凸模,每个所述成型凸模的外侧均对应地设置有一成型凹模,所述成型凹模固定安装于下基板上,每个所述成型凸模各自的下表面上均开设有至少2个垂直于下支撑板的侧表面延伸的滑配凹槽,所述下基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插刀的上端对应地穿过所述通孔。本技术既便于壳体的安装,又实现同步移动挤压获得所需的弧形外凸面,既提高了效率,又提高了冲压的精度和冲压效果的一致性,提升加工品质,还保证长时间往复移动过程中的三维位置精度,进而提高冲压加工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属于电子产品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1、冲压工序可分为四个基本工序:冲裁、弯曲、拉深、精冲和局部成形,通过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和分离来得到生产制造所需要的零件。

2、现有技术在对笔记本电脑外壳四周的翻边进行冲压成型时,通常是通过多次的冲压完成的,效率较低,冲压效果不一致,且凹模和凸模在反复的移动中位置精度容易出现偏差,导致加工的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该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既便于壳体的安装,又实现同步移动挤压获得所需的弧形外凸面,既提高了效率,又提高了冲压的精度和冲压效果的一致性,提升加工品质,还保证长时间往复移动过程中的三维位置精度,进而提高冲压加工的精度。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用于壳体的加工,包括:下基板和安装于下基板上表面的下支撑板,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下表面可与下支撑板面接触的本体和自本体四周边缘处向下折弯的翻边部,所述下支撑板四个侧表面的外侧各可活动地设置有一成型凸模,每个所述成型凸模的外侧均对应地设置有一成型凹模,相互配合的所述成型凸模与成型凹模可在壳体的翻边部上成型获得弧形外凸面;

3、所述成型凹模固定安装于下基板上,每个所述成型凸模各自的下表面上均开设有至少2个垂直于下支撑板的侧表面延伸的滑配凹槽,所述下基板的上表面上并位于每个滑配凹槽的正下方均对应开设有安装通孔,若干个滑轨各自的下部穿过对应的安装通孔并与一设置于下基板下方的下止挡板连接,所述滑轨的上部对应地嵌入滑配凹槽内并与该滑配凹槽滑动配合,使得每个所述成型凸模均可平行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成型凹模;

4、所述下基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插刀的上端对应地穿过所述通孔,每个所述插刀朝向成型凸模的侧表面的上端均具有一第一斜面,每个所述成型凸模朝向下支撑板一侧表面的下端均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对应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斜面滑动接触且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各自的下部均向远离下支撑板的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成型凸模与对应的成型凹模之间均安装有若干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

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6、1. 上述方案中,所述滑配凹槽与滑轨的截面均呈t型或燕尾型。

7、2. 上述方案中,所述滑轨与下止挡板之间通过沉头螺丝固定连接。

8、3.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止挡板固定安装于下基板的下表面上。

9、4. 上述方案中,每个所述插刀的下端均穿过下基板上的通孔并与设置于下基板正下方的同一块活动板连接,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与至少一个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10、5.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供插刀上端嵌入的避位通孔。

11、6. 上述方案中,所述插刀、下基板上的通孔和下支撑板上的避位通孔均设置有6个。

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3、1、本技术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其相互配合的成型凸模与成型凹模可在壳体的翻边部上成型获得弧形外凸面,下基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插刀的上端对应地穿过通孔,每个插刀朝向成型凸模的侧表面的上端均具有一第一斜面,每个成型凸模朝向下支撑板一侧表面的下端均具有与第一斜面对应配合的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斜面滑动接触且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各自的下部均向远离下支撑板的方向延伸,每个成型凸模与对应的成型凹模之间均安装有若干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既便于将壳体的翻边部安装于成型凸模与成型凹模之间,又可以通过插刀的一次上移,实现四个方向成型凸模向对应成型凹模的同步移动挤压,从而实现对壳体上四个翻边部的同步冲压成型获得所需的弧形外凸面,既提高了效率,又提高了冲压的精度和冲压效果的一致性,提升加工品质。

14、2、本技术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其进一步的,在每个成型凸模各自的下表面上均开设有至少2个垂直于下支撑板的侧表面延伸的滑配凹槽,下基板的上表面上并位于每个滑配凹槽的正下方均对应开设有安装通孔,若干个滑轨各自的下部穿过对应的安装通孔并与一设置于下基板下方的下止挡板连接,滑轨的上部对应地嵌入滑配凹槽内并与该滑配凹槽滑动配合,使得每个成型凸模均可平行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成型凹模,通过下支撑板上的安装通孔固定滑轨的平面位置,通过下止挡板固定滑轨的上下位置,从而保证与滑轨滑动配合的各个成型凸模在长时间往复移动过程中的三维位置精度而不会发生偏移,进而提高冲压加工的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用于壳体(100)的加工,包括:下基板(1)和安装于下基板(1)上表面的下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进一步包括:下表面可与下支撑板(2)面接触的本体(101)和自本体(101)四周边缘处向下折弯的翻边部(102),所述下支撑板(2)四个侧表面的外侧各可活动地设置有一成型凸模(3),每个所述成型凸模(3)的外侧均对应地设置有一成型凹模(4),相互配合的所述成型凸模(3)与成型凹模(4)可在壳体(100)的翻边部(102)上成型获得弧形外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配凹槽(91)与滑轨(92)的截面均呈T型或燕尾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92)与下止挡板(17)之间通过沉头螺丝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止挡板(17)固定安装于下基板(1)的下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刀(6)的下端均穿过下基板(1)上的通孔(5)并与设置于下基板(1)正下方的同一块活动板(10)连接,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所述活动板(10)的下表面与至少一个气缸(11)的活塞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2)上开设有若干供插刀(6)上端嵌入的避位通孔(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刀(6)、下基板(1)上的通孔(5)和下支撑板(2)上的避位通孔(15)均设置有6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用于壳体(100)的加工,包括:下基板(1)和安装于下基板(1)上表面的下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进一步包括:下表面可与下支撑板(2)面接触的本体(101)和自本体(101)四周边缘处向下折弯的翻边部(102),所述下支撑板(2)四个侧表面的外侧各可活动地设置有一成型凸模(3),每个所述成型凸模(3)的外侧均对应地设置有一成型凹模(4),相互配合的所述成型凸模(3)与成型凹模(4)可在壳体(100)的翻边部(102)上成型获得弧形外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配凹槽(91)与滑轨(92)的截面均呈t型或燕尾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壳体翻边的弧形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92)与下止挡板(17)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淳崵赵长亮杨争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