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胺化酶突变体及其在罗替戈汀分子合成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76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还原胺化酶突变体及其在罗替戈汀分子合成中的应用。在IR‑36‑M5突变体的基础上,在下述之一处或多个的位点存在突变:I149、L200、S241、I149、S241、M147、M203、W234、F260。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还原胺化酶突变体对底物进行不对称还原胺化,获得高选择性的中间体,在采用两步化学法获得罗替戈汀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突变体,可实现罗替戈汀手性胺药物分子中间体的高效合成,实现规模级的生化反应和产物纯化,能够满足在工业化生产方面绿色、经济、高效和可持续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和酶工程领域,提供了还原胺化酶突变体及其在罗替戈汀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盐酸罗替戈汀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2、第一种方法为拆分法:以1,6-二羟基萘4为原料,经硫酸二甲酯甲基化,钠/乙醇还原,与丙胺经还原氨化反应得2-正丙胺基-5-甲氧基四氢萘5,5经l-二苯甲酰酒石酸成盐拆分得关键中间体(-)-(2s)-正丙胺基-5-甲氧基四氢萘6。四氢萘6再经过四步化学转化最终完成制备盐酸罗替戈汀药物分子2。

3、

4、第二种方法为手性辅剂/手性源合成法:手性辅剂(r)-α-甲基对甲氧基苄胺与10缩合得(r)-5-甲氧基-n-[1-(4-甲氧基苯基)乙基]-3,4-二氢萘-2-胺11,经硼氢化钠还原、与烯丙基溴发生烷基化反应、h2/pd还原(收率76%)及脱苄基(24%)得关键中间体6,90%ee;关键中间体6再经过后续四步转化得罗替戈汀2。

5、

6、第三种方法为不对称催化法:化合物10与丙胺经脱水缩合得5-甲氧基-n-正丙基-3,4-二氢萘-2-亚胺15,15以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还原胺化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在IR-36-M5突变体的基础上,在下述之一处或多个的位点存在突变:I149、L200、S241、I149、S241、M147、M203、W234、F2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胺化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在IR-36-M5突变体的基础上存在下述突变:M203K/W234F、M203K/M147Y、M203K/F260W、W234F/F260W、W234F/M147Y、F260W/M147Y。

3.编码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还原胺化酶突变体的基因,优选地,其核苷酸序列基于宿主菌进行密码子优化后得到。</p>

4.含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还原胺化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在ir-36-m5突变体的基础上,在下述之一处或多个的位点存在突变:i149、l200、s241、i149、s241、m147、m203、w234、f2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胺化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在ir-36-m5突变体的基础上存在下述突变:m203k/w234f、m203k/m147y、m203k/f260w、w234f/f260w、w234f/m147y、f260w/m147y。

3.编码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还原胺化酶突变体的基因,优选地,其核苷酸序列基于宿主菌进行密码子优化后得到。

4.含有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因的载体,优选地,其是pet28a为出发表达载体。

5.含有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因的重组菌,优选地其是大肠杆菌。

6.一种生产还原胺化酶突变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应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菌进行表达以获得还原胺化酶突变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成森刘向红高书山唐东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