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血管化肿瘤类器官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375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血管化肿瘤类器官及其应用,该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包括:先构建肿瘤类器官,再将该肿瘤类器官与内皮细胞共培养,以获得血管化的肿瘤类器官。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首先构建肿瘤类器官,再将肿瘤类器官与内皮细胞通过芯片共培养,为内皮细胞提供微流动和流体剪切力,从而形成包绕肿瘤类器官的血管网,成功构建了血管化的肿瘤类器官;血管化肿瘤类器官与体内肿瘤血管生成的方式相似,从而更真实地模拟了肿瘤类器官在体内的状态,为体外研究肿瘤提供了更可靠的生物样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血管化肿瘤类器官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在恶性肿瘤中,癌细胞增殖较快,需要营养物质满足细胞增殖,同时也需要代谢废物,因此需形成新的血管,确保肿瘤组织呈指数增长。

2、肿瘤类器官模型具有高仿真性,与人体器官有高度相似的组织学特征和功能,尤其在肿瘤模型中能够较好保留肿瘤异质性等优势,在精准医疗及药物筛选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这种静态体外培养缺乏血管结构,不能模拟体内复杂的微环境和动力学特征,而血管网络是恶性肿瘤研究必不可少的微环境因素,它与肿瘤的发生、生长及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

3、在肿瘤进展过程中,内皮细胞汇集或血管中的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在肿瘤组织表面或内部形成血管。血管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部分,已有关于肿瘤类器官血管化的研究,例如:中国专利cn 115927164 b公开了一种血管化肿瘤类器官的培养方法及应用,具体公开了一种将活检组织制成混合细胞团,然后用所述混合细胞团分别养出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最后将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置于含基质胶的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包括:先构建肿瘤类器官,再将该肿瘤类器官与内皮细胞共培养,以获得血管化的肿瘤类器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构建方法包括:获得原代肿瘤细胞;将该原代肿瘤细胞置于含基质胶的肿瘤类器官培养基中培养,以获得肿瘤类器官;将该肿瘤类器官与内皮细胞混合培养,以获得血管化的肿瘤类器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待与所述内皮细胞混合培养的肿瘤类器官的直径小于150μm,优选为80μm-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类器官的构建...

【技术特征摘要】

1.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包括:先构建肿瘤类器官,再将该肿瘤类器官与内皮细胞共培养,以获得血管化的肿瘤类器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构建方法包括:获得原代肿瘤细胞;将该原代肿瘤细胞置于含基质胶的肿瘤类器官培养基中培养,以获得肿瘤类器官;将该肿瘤类器官与内皮细胞混合培养,以获得血管化的肿瘤类器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待与所述内皮细胞混合培养的肿瘤类器官的直径小于150μm,优选为80μm-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皮细胞为huvec内皮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所得的内皮细胞、分离肿瘤组织获得的内皮细胞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化肿瘤类器官中包括免疫细胞、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类器官与内皮细胞混合培养为将肿瘤类器官与内皮细胞、凝血酶和蛋白质水凝胶溶液制成混合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混合溶液注入组织培养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盼苗春光夏百荣王倩丁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骆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