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辆及其智能冷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车辆及其智能冷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2128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冷却循环系统,水泵(2)的出水口同时连通至机油冷却器(3)和发动机缸体(4),发动机缸体(4)的出水口的第一路通过发动机缸盖(5)之后连通至总回水管(6),第二路连通至EGR冷却器(10),总回水管(6)和机油冷却器(3)的出水口均通过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之后连通至散热部件(8),EGR冷却器(10)的出水口与散热部件(8)的出水口均通过水泵进水管(9)连通至水泵(2)的进水口,水泵流量控制部件(1)连接于水泵(2)和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之间。该系统能更加智能合理地控制热负荷,将冷却液精确高效分配到各散热元件,实现节能降耗。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冷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智能冷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尾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egr(exhaust gas recycle,废气再循环)技术能有效减少尾气中的nox,因此已经将其应用到一些发动机上了,这种egr冷却器的作用就是将从涡轮增压器取到的高温混合气冷却成低温混合气,这种egr冷却器虽然可降低尾气中nox的含量,但也提高了发动机和整车的热负荷,如果发动机温度过高,则会降低发动机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冷却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可见这些组成部分之间都是串联的关系,发动机中的各个散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依次由机油冷却器传递给缸体、缸盖、egr冷却器和液力缓速器,最后由整车散热器和整车的风扇进行热交换来保证发动机始终在合适的温度下工作,然而,该方案存在如下缺点:一是整车散热器的散热能力需大大提高,二是经过机油冷却器、缸体(缸盖)的冷却液温度本身已经升高了,再用这部分温度较高的冷却液去对egr冷却器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就不够理想。基于上述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水泵的性能来增加发动机的冷却液流量,来增强整车的散热,通过增大整车散热器和风扇的散热能力,可以降低冷却液的温度,然而,如果冷却液全部通过散热器与风扇进行换热,就会产生如下问题:由于现在的国六发动机结构中具有egr冷却器,通过egr冷却器的这部分冷却液就要经过散热器,这部分的散热量占整个发动机散热量的10%-20%,而且,由于受到散热器和风扇的散热能力的限制,因此不能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从而使发动机的水温较高,另外,通过egr冷却器的这部分冷却液经过散热器的时候,还会增加散热器的液侧流阻,克服这种液侧流阻也需要相应地提高水泵的性能,这就增加了水泵的负担,而且,控制冷却液由发动机通往整车散热器,一般采用蜡式的节温器,这种蜡式节温器的开启温度是固定的,响应时间长,而且蜡式节温器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差,不同的水温需要更换不同的节温器,这也增加了整体的生产成本。

2、而且,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一般采用机械式的水泵,这种水泵由发动机的多楔带来驱动,因此,水泵的转速与发动机的转速具有固定的传动比,如果发动机的转速是固定的,那么水泵的转速就是固定的,想要增大发动机冷却液的流量,就需要让水泵多做功,这就需要让发动机在高速低负荷工况下运行,这时候发动机散热量小,就需要额外消耗发动机的能量,导致发动机的油耗增加,而发动机在低速高负荷的工况下运行时,发动机的散热量大,而水泵的性能却无法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导致发动机的水温升高,可见,采用现有结构的散热系统是无法满足具有egr冷却器的车辆的散热需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智能冷却循环系统,能够更加智能合理地控制发动机和整车的热负荷,将冷却液更加精确高效地分配到发动机的各散热元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流量控制部件、水泵、机油冷却器、发动机缸体、发动机缸盖、总回水管、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散热部件、水泵进水管和egr冷却器,其中,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同时连通至所述机油冷却器和所述发动机缸体,所述发动机缸体的出水口的第一路通过所述发动机缸盖之后连通至所述总回水管,第二路连通至所述egr冷却器,所述总回水管和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水口均通过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之后连通至所述散热部件,所述egr冷却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散热部件的出水口均通过所述水泵进水管连通至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通信连接于所述水泵和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之间,且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感应到的温度控制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中的回水阀门开度以分配进入所述散热部件的冷却液的流量,且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还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感应到的温度调整所述水泵的转速以调整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的冷却液的流量。

3、优选的,在上述智能冷却循环系统中,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

4、优选的,在上述智能冷却循环系统中,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还用于获取发动机工况并且根据所述发动机工况控制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中的所述回水阀门开度以分配进入所述散热部件的冷却液的流量。

5、优选的,在上述智能冷却循环系统中,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还用于获取发动机工况并且根据所述发动机工况调整所述水泵的转速以调整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的冷却液的流量。

6、优选的,在上述智能冷却循环系统中,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为电控温控阀。

7、优选的,在上述智能冷却循环系统中,所述散热部件为水箱。

8、优选的,在上述智能冷却循环系统中,所述水泵为电控水泵。

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如上面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冷却循环系统。

10、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智能冷却循环系统,由于包括水泵流量控制部件、水泵、机油冷却器、发动机缸体、发动机缸盖、总回水管、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散热部件、水泵进水管和egr冷却器,其中,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同时连通至所述机油冷却器和所述发动机缸体,所述发动机缸体的出水口的第一路通过所述发动机缸盖之后连通至所述总回水管,第二路连通至所述egr冷却器,所述总回水管和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水口均通过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之后连通至所述散热部件,所述egr冷却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散热部件的出水口均通过所述水泵进水管连通至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通信连接于所述水泵和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之间,且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感应到的温度控制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中的回水阀门开度以分配进入所述散热部件的冷却液的流量,且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还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感应到的温度调整所述水泵的转速以调整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的冷却液的流量,可见egr冷却器的冷却液管路是一个单独的管路,独立于其他的冷却液管路,因此egr冷却器的冷却液在循环时,就不经过整车的散热部件,这样就不会增加整车的散热部件的散热负荷,从而能够更加智能合理地控制发动机和整车的热负荷,将冷却液更加精确高效地分配到发动机的各散热元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车辆,由于具有上述智能冷却循环系统,因此具有同样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流量控制部件(1)、水泵(2)、机油冷却器(3)、发动机缸体(4)、发动机缸盖(5)、总回水管(6)、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散热部件(8)、水泵进水管(9)和EGR冷却器(10),其中,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同时连通至所述机油冷却器(3)和所述发动机缸体(4),所述发动机缸体(4)的出水口的第一路通过所述发动机缸盖(5)之后连通至所述总回水管(6),第二路连通至所述EGR冷却器(10),所述总回水管(6)和所述机油冷却器(3)的出水口均通过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之后连通至所述散热部件(8),所述EGR冷却器(10)的出水口与所述散热部件(8)的出水口均通过所述水泵进水管(9)连通至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1)通信连接于所述水泵(2)和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之间,且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感应到的温度控制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中的回水阀门开度以分配进入所述散热部件(8)的冷却液的流量,且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还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感应到的温度调整所述水泵(2)的转速以调整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的冷却液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1)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1)还用于获取发动机工况并且根据所述发动机工况控制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中的所述回水阀门开度以分配进入所述散热部件(8)的冷却液的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还用于获取发动机工况并且根据所述发动机工况调整所述水泵(2)的转速以调整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的冷却液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为电控温控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8)为水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为电控水泵。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冷却循环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流量控制部件(1)、水泵(2)、机油冷却器(3)、发动机缸体(4)、发动机缸盖(5)、总回水管(6)、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散热部件(8)、水泵进水管(9)和egr冷却器(10),其中,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同时连通至所述机油冷却器(3)和所述发动机缸体(4),所述发动机缸体(4)的出水口的第一路通过所述发动机缸盖(5)之后连通至所述总回水管(6),第二路连通至所述egr冷却器(10),所述总回水管(6)和所述机油冷却器(3)的出水口均通过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之后连通至所述散热部件(8),所述egr冷却器(10)的出水口与所述散热部件(8)的出水口均通过所述水泵进水管(9)连通至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1)通信连接于所述水泵(2)和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之间,且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感应到的温度控制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中的回水阀门开度以分配进入所述散热部件(8)的冷却液的流量,且所述水泵流量控制部件还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感应和回水控制部件(7)感应到的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良邵嵩周晋成张典卢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