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079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应用在弯管机领域,本技术通过所述侧板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贯穿至另一侧的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承托块,所述气缸一的一侧设有与侧板之间固定链接的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块,所述加热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圈,在对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进行使用时,通过该设置,为该弯管机墩头的使用带来流畅性,通过加热块,为其墩头的使用过程带来一定的保障,区别现有一边加热一边冲压墩头的墩头结构,将有利于增加加热块的使用寿命,并通过承托夹持式的加热块,增加使用冲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弯管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


技术介绍

1、弯管是采用成套弯曲设备进行弯曲的,分为冷煨与热推两种工艺,无论是哪一种机器设备及管道,大部分都用到弯管,主要用以输油、输气、输液,工程桥梁建设等,而弯管机是用于促使无缝钢管弯折已做到好用需要的设备,能够有效的合乎应用的要求,其中也包括墩头,墩头结构在加工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墩头方式主要包括电热高强度墩头机和冷镦吨投机,电热高强度墩头机是将加工件固定后,对其头部进行电加热到一定温度,待其变软后,沿其轴线方向对其头部进行加压使其形成墩头,现有对于墩头后加工件的下料中,存在人工频繁拿取,将为其操作繁琐。

2、目前,公告号为:cn209792342u的中国技术,技术公开了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包括控制器、机架、固定夹板、导向装置、辅助夹具、加热装置,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的外侧设有与机架连接的导向装置,所述机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端部设有墩块,所述墩块设于机架内部,所述机架内设有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通过第二油缸与机架连接,所述固定夹板的一侧设有辅助夹具,所述辅助夹具的下端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机架的外侧壁,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加热装置电连接。

3、该自动化墩头结构具有高强度冲击时不会对加热装置产生损伤,保护了装置,提高了使用寿命,但在其加热装置与加工件的接触使用中,加热装置与加工件的接触面较小,存在加热不均匀的现象,为其后期墩头带来一定的墩头冲压不均匀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其优点是便于自动下料、便于对工件进行收集,及增加加热装置的使用面积、便于加热均匀的功能。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包括侧板,所述侧板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贯穿至另一侧的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承托块,所述气缸一的一侧设有与侧板之间固定链接的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块,所述加热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圈,所述侧板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板,所述后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三,所述侧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贯穿至后侧的气缸四,所述气缸四的输出端设有冲压头,所述承托块与加热块的底部设有位于侧板内测的下料框,所述下料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侧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下料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进行使用时,通过该设置,为该弯管机墩头的使用带来流畅性,通过加热块,为其墩头的使用过程带来一定的保障,区别现有一边加热一边冲压墩头的墩头结构,将有利于增加加热块的使用寿命,并通过承托夹持式的加热块,增加使用冲压的稳定性,在对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进行使用时,对其墩头后,运行气缸一和气缸二缩回,将带动加热块和承托块对加工件取消夹持固定承托,随后加工件掉落至下料框内部,可逐一对其墩头后的加工件进行集中收集,区别现有频繁操作的繁琐,且可通过拉动拉环,使得下料框两侧的滑块在侧板的滑槽内进行滑动。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托块的一侧开设有承托槽。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承托槽配合对加工件进行承托夹持使用。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三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推动块。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三的输出端将带动推动块进行移动使用。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压头与气缸三的输出端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块将冲压头与气缸三之间进行同步固定连接。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圈的一侧形成有容纳槽。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容纳槽配合加热圈一侧对加工件进行容纳使用。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与滑块之间相互滑动连接。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槽与滑块的滑动连接,便于下料框在侧板一侧进行滑动导向使用。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分别配合气缸一和气缸二安装使用的安装槽。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槽配合气缸一和气缸二与侧板之间进行安装固定使用。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托块的内侧开设有防滑槽。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槽增加承托块与加工件之间的摩擦力。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在对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进行使用时,通过该设置,为该弯管机墩头的使用带来流畅性,通过加热块,为其墩头的使用过程带来一定的保障,区别现有一边加热一边冲压墩头的墩头结构,将有利于增加加热块的使用寿命,并通过承托夹持式的加热块,增加使用冲压的稳定性;

20、2、本技术在对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进行使用时,对其墩头后,运行气缸一和气缸二缩回,将带动加热块和承托块对加工件取消夹持固定承托,随后加工件掉落至下料框内部,可逐一对其墩头后的加工件进行集中收集,区别现有频繁操作的繁琐,且可通过拉动拉环,使得下料框两侧的滑块在侧板的滑槽内进行滑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包括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板(2),所述侧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贯穿至另一侧的气缸一(3),所述气缸一(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承托块(7),所述气缸一(3)的一侧设有与侧板(1)之间固定链接的气缸二(4),所述气缸二(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块(8),所述加热块(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圈(9),所述侧板(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板(2),所述后板(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三(5),所述侧板(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贯穿至后侧的气缸四(10),所述气缸四(10)的输出端设有冲压头(13),所述承托块(7)与加热块(8)的底部设有位于侧板(1)内测的下料框(14),所述下料框(1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16),所述侧板(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7),所述下料框(1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块(7)的一侧开设有承托槽(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三(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推动块(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头(13)与气缸三(5)的输出端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圈(9)的一侧形成有容纳槽(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7)与滑块(16)之间相互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分别配合气缸一(3)和气缸二(4)安装使用的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块(7)的内侧开设有防滑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包括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板(2),所述侧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贯穿至另一侧的气缸一(3),所述气缸一(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承托块(7),所述气缸一(3)的一侧设有与侧板(1)之间固定链接的气缸二(4),所述气缸二(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块(8),所述加热块(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圈(9),所述侧板(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后板(2),所述后板(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三(5),所述侧板(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贯穿至后侧的气缸四(10),所述气缸四(10)的输出端设有冲压头(13),所述承托块(7)与加热块(8)的底部设有位于侧板(1)内测的下料框(14),所述下料框(1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16),所述侧板(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7),所述下料框(1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的自动化墩头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其才黄正刚陈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德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