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利用液流控制车辆姿态的机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利用液流控制车辆姿态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667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液流控制车辆姿态的机构,包括车架、至少一个前轮和两后轮,所述车架由前架和后架组合构成,其中前架的前端设置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下安装着所述前轮;所述后架两侧安装着所述两后轮;所述前架尾部设有一中部支架,中部支架由两侧连杆、一位于前部的横向衬套和一位于后部的连接横杆构成,所述横向衬套中设置有横向转轴与前架尾部活动铰接,所述连接横杆与后架之间设置有液流控制的侧倾防侧翻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利用液流控制车辆姿态的机构,其车架在具备防侧倾功能的同时能保证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具有结构简单、造价经济、驾驶舒适性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车,具体为一种利用液流控制车辆姿态的机构


技术介绍

1、专利技术专利cn111806608b公开了一种具有防侧翻车身机构的邮政快递车,并具体公开了车架、一前轮和两后轮,所述车架由前架和后架组合构成;其中前架的前端设置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下安装着所述前轮;所述前架尾部固连设置有座位支架,座位支架尾部通过一横向转轴与后架活动铰接;所述后架上安装有一侧倾转向调整机构,侧倾转向调整机构的两侧安装着所述两后轮。通过以上结构设置,使得车架及其上的车轮可在路面不平或转弯过程中进行侧倾调整,使车架相对路面较高侧或转向侧内移并重心下降,以此来有效减缓车身在路面不平或转弯时受到的重力或离心力影响,保证行驶和转弯平稳,避免侧翻现象发生,具有安全实用的特点。

2、以上所述的侧倾转向调整机构是一种多连杆的框架结构,其不仅结构复杂而制造成本高,最主要的是以上侧倾转向调整机构缺少直线行驶状态下的稳定装置,其结果导致驾驶过程中驾驶者会产生一定的左右晃动,进而严重影响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利用液流控制车辆姿态的机构,其车架在具备防侧倾功能的同时能保证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具有结构简单、造价经济、驾驶舒适性好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利用液流控制车辆姿态的机构,包括车架、至少一个前轮和两后轮,所述车架由前架和后架组合构成,其中前架的前端设置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下安装着所述前轮;所述后架两侧安装着所述两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尾部设有一中部支架,中部支架由两侧连杆、一位于前部的横向衬套和一位于后部的连接横杆构成,所述横向衬套中设置有横向转轴与前架尾部活动铰接,所述连接横杆与后架之间设置有液流控制的侧倾防侧翻机构。

4、更具体的,上述侧倾防侧翻机构包括一中心轴,中心轴的前端与所述连接横杆中部固连,中心轴的中部与后架活动连接,中心轴的尾部设有一传动齿轮;所述后架的前侧上方设有一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一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包括可横向移动的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所述活塞的两侧均设置有油缸杆,油缸杆外端伸出缸体而与固定架固连,而所述缸体的下部设置有直齿条,直齿条与所述的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活塞与缸体的两侧分别构成左油室和右油室,在车辆直行状态下所述活塞位于缸体的中部位置而使左右油室大小保持基本一致;所述前架后端朝后并斜向上延伸形成一座位支架,座位支架下方固设有一回油室,回油室的两侧设有一左回油通路和右回油通路,左右回油通路中均设置有车辆直行时常闭而转向时转向侧打开的控制阀,所述左油室通过管路与右回油通路连通,所述右油室通过管路与左回油通路连通;所述回油室的壳体外设置有在转向时使转向侧的所述控制阀打开的控制装置。

5、更具体的,上述控制阀为常闭的电磁阀,所述控制装置为电磁阀的控制开关,在转向时按下控制开关打开对应的控制阀而使相应的回油通路导通。

6、具体的,上述控制装置为一t形的重力摆锤,其包括水平横杆和设置在水平横杆中部下方的垂直竖杆构成;所述水平横杆的中部与回油室壳体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左回油通路和右回油通路中的控制阀在回油室壳体的底部设有对应的控制触点,所述水平横杆在前架侧倾时碰触到转向侧的控制触点并打开对应侧的控制阀;所述垂直竖杆的底端设置有重力块。

7、更具体的,上述控制阀是一种机械阀,其包括球阀、复位弹簧、固定堵头和活动顶杆,所述球阀设置在左回油通路或右回油通路的一锥形密封面上,球阀上依序设置着复位弹簧和固定堵头,所述复位弹簧具有预压缩量而使球阀紧紧顶持在锥形密封面上形成密封;所述活动顶杆上端顶持在球阀下方,活动顶杆的下端穿过回油室壳体并从回油室的壳体底部伸出形成控制触点。

8、更具体的,上述座位支架底部与所述中部支架的两侧连杆尾部之间设置有减震器。

9、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防侧翻车身机构的动力车,其在直线行驶时,电磁阀关闭或重力摆锤不会碰触到控制阀的控制触点,回油室中左右回油通路中的控制阀都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液压油缸中左右油室均不与回油室导通,从而保证液压油缸的缸体左右不移动,使前架和中部支架相对后架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为动力车的直线行驶提供稳定的驾驶体验。

10、而当转向时,利用转向离心力和人体重力作用,使车体的前架将带动中部支架相对后架转动并朝转向侧倾斜,此时可直接利用电磁阀的控制开关打开转向侧的控制阀,或重力摆锤因受自身重力的影响依然保持不动,这使得转向侧的回油室壳体与重力摆锤的水平横杆夹角变小,进而使水平横杆与转向侧的控制触点接触,以打开转向侧的控制阀。而控制阀的打开,使回油室通过转向侧的回油通路与反向侧的油室导通;同时在前架和中部支架侧倾的过程中,其将同步带动中心轴及其上的传动齿轮相对后架朝转向侧转动,并通过传动齿轮与直齿条的啮合传动,将带动液压油缸的缸体朝转向侧移动,而相应的活塞将相对缸体朝反向侧移动,而这使得转向侧的油室扩张而反向侧的油室被压缩缩小。在此,因左右油室中液压油的存在,以上缸体和活塞的相对移动将为转向侧倾动作带来很好的缓冲效果,避免转向过程中发生侧倾过快和侧倾过大的情况发生,而反向侧油室空间压缩缩小则通过回油室进行回油,以保证活塞两侧液压油受力的基本平衡,使侧倾状态得以稳定保持。

11、以上结构设置的侧倾防侧翻机构,不仅相比现有结构得到了有效简化,降低生产成本,并能保证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增强转向侧倾时的缓冲效果,提升车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液流控制车辆姿态的机构,包括车架(1)、至少一前轮(2)和两后轮(3),所述车架(1)由前架(11)和后架(12)组合构成,其中前架(11)的前端设置有转向机构(4),转向机构(4)下安装着所述前轮(2);所述后架(12)两侧安装着所述两后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11)尾部设有一中部支架(13),中部支架(13)由两侧连杆(131)、一位于前部的横向衬套(132)和一位于后部的连接横杆(133)构成,所述横向衬套(132)中设置有横向转轴(134)与前架(11)尾部活动铰接,所述连接横杆(133)与后架(12)之间设置有液流控制的侧倾防侧翻机构(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液流控制车辆姿态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倾防侧翻机构(5)包括一中心轴(51),中心轴(51)的前端与所述连接横杆(133)中部固连,中心轴(51)的中部与后架(12)活动连接,中心轴(51)的尾部设有一传动齿轮(52);所述后架(12)的前侧上方设有一固定架(121),固定架(121)上安装有一液压油缸(53),所述液压油缸(53)包括可横向移动的缸体(531)和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532),所述活塞(532)的两侧均设置有油缸杆(533),油缸杆(533)外端伸出缸体(531)而与固定架(121)固连,而所述缸体(531)的下部设置有直齿条(5311),直齿条(5311)与所述的传动齿轮(52)啮合连接;所述活塞(532)与缸体(531)的两侧分别构成左油室(5321)和右油室(5322),在车辆直行状态下所述活塞(532)位于缸体(531)的中部位置而使左右油室大小保持基本一致;所述前架(11)后端朝后并斜向上延伸形成一座位支架(111),座位支架(111)下方固设有一回油室(54),回油室(54)的两侧设有一左回油通路(541)和右回油通路(542),左右回油通路中均设置有车辆直行时常闭而转向时转向侧打开的控制阀(543),所述左油室(5321)通过管路与右回油通路(542)连通,所述右油室(5322)通过管路与左回油通路(541)连通;所述回油室(54)的壳体(54a)外设置有在转向时使转向侧所述控制阀(543)打开的控制装置(5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液流控制车辆姿态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543)为常闭的电磁阀,所述控制装置(55)为电磁阀的控制开关,在转向时按下控制开关打开对应的控制阀(543)而使相应的回油通路导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液流控制车辆姿态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55)为一T形的重力摆锤,其包括水平横杆(551)和设置在水平横杆中部下方的垂直竖杆(552)构成;所述水平横杆(551)的中部与回油室壳体(54a)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左回油通路(541)和右回油通路(542)中的控制阀(543)在回油室壳体(54a)的底部设有对应的控制触点(543a),所述水平横杆(551)在前架(11)侧倾时碰触到转向侧的控制触点(543a)并打开对应侧的控制阀(543);所述垂直竖杆(552)的底端设置有重力块(552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液流控制车辆姿态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543)是一种机械阀,其包括球阀(5431)、复位弹簧(5432)、固定堵头(5433)和活动顶杆(5434),所述球阀(5431)设置在左回油通路(541)或右回油通路(542)的一锥形密封面上,球阀(5431)上依序设置着复位弹簧(5432)和固定堵头(5433),所述复位弹簧(5432)具有预压缩量而使球阀(5431)紧紧顶持在锥形密封面上形成密封;所述活动顶杆(5434)上端顶持在球阀(5431)下方,活动顶杆(5434)的下端穿过回油室壳体(54a)并从回油室的壳体底部伸出形成控制触点(543a)。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利用液流控制车辆姿态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支架(111)底部与所述中部支架(13)的两侧连杆(131)尾部之间设置有减震器(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液流控制车辆姿态的机构,包括车架(1)、至少一前轮(2)和两后轮(3),所述车架(1)由前架(11)和后架(12)组合构成,其中前架(11)的前端设置有转向机构(4),转向机构(4)下安装着所述前轮(2);所述后架(12)两侧安装着所述两后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11)尾部设有一中部支架(13),中部支架(13)由两侧连杆(131)、一位于前部的横向衬套(132)和一位于后部的连接横杆(133)构成,所述横向衬套(132)中设置有横向转轴(134)与前架(11)尾部活动铰接,所述连接横杆(133)与后架(12)之间设置有液流控制的侧倾防侧翻机构(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液流控制车辆姿态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倾防侧翻机构(5)包括一中心轴(51),中心轴(51)的前端与所述连接横杆(133)中部固连,中心轴(51)的中部与后架(12)活动连接,中心轴(51)的尾部设有一传动齿轮(52);所述后架(12)的前侧上方设有一固定架(121),固定架(121)上安装有一液压油缸(53),所述液压油缸(53)包括可横向移动的缸体(531)和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532),所述活塞(532)的两侧均设置有油缸杆(533),油缸杆(533)外端伸出缸体(531)而与固定架(121)固连,而所述缸体(531)的下部设置有直齿条(5311),直齿条(5311)与所述的传动齿轮(52)啮合连接;所述活塞(532)与缸体(531)的两侧分别构成左油室(5321)和右油室(5322),在车辆直行状态下所述活塞(532)位于缸体(531)的中部位置而使左右油室大小保持基本一致;所述前架(11)后端朝后并斜向上延伸形成一座位支架(111),座位支架(111)下方固设有一回油室(54),回油室(54)的两侧设有一左回油通路(541)和右回油通路(542),左右回油通路中均设置有车辆直行时常闭而转向时转向侧打开的控制阀(543),所述左油室(5321)通过管路与右回油通路(542)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奇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微电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