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1460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技术涉及电池串返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可升降地设置于工作台的上方,加热机构包括安装板和设置于安装板下方的红外灯,红外灯的下方还左右设置有第一压具和第二压具,第一压具和第二压具上设有透光孔,第一压具相对第二压具能够上下移动或转动;工作台包括左右设置的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第二支撑台相对第一支撑台能够上下移动或转动。本技术提供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能半自动返修覆膜电池串,弥补了市场空白,同时为全自动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提供了研发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串返修,具体涉及一种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


技术介绍

1、一种覆膜电池串中,电池片的正面和背面均连接有焊带和胶膜,相邻两个电池片的正面和背面使用一组焊带连接,胶膜经加热后粘接在电池片上使焊带与电池片相固定。

2、现有电池串返修技术,只针对焊带与电池片高温焊接或电池片与电池片通过导电胶连接形成的常规电池串。例如,专利“cn112975025a”公开了一种修复太阳能电池串的焊接方法及装置,适用于返修焊带与电池片高温焊接形成的常规电池串;专利“cn210628337u”公开了一种叠瓦电池串自动返修装置,适用于返修电池片与电池片通过导电胶连接形成常规电池串。对于存在不良电池片的覆膜电池串,目前只能通过人工进行返修,缺少相应的返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安装板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下方的红外灯,所述红外灯的下方还左右设置有第一压具和第二压具,所述第一压具和所述第二压具上设有透光孔,所述第一压具相对所述第二压具能够上下移动或转动;所述工作台包括左右设置的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台能够上下移动或转动。

4、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台宽于所述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一压具窄于所述第二压具。

5、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铰接,所述第一支撑台的底部固定有气缸座,所述气缸座上铰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台的底部铰接。

6、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两端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向右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两端,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两端固定有与所述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柱。

7、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顶部、所述第一压具和所述第二压具的底部均固定有隔热垫。

8、优选地,所述隔热垫的表面设有用于容纳焊带的导槽。

9、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台上的所述隔热垫上设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与所述第一支撑台内的气体通道连通。

10、优选地,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安装板,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安装板的边沿连接,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端通过第一升降板与所述第一压具驱动连接,使所述第一压具能够上下移动。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具与所述第一升降板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压具与所述安装板弹性连接。

12、优选地,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压针,所述第一压具和所述第二压具上设有透光孔,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有第三气缸,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有第二升降板,所述压针的顶端卡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板中并与所述第二升降板弹性连接,所述压针的底端与所述透光孔对正,所述第三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升降板驱动连接,使所述压针的底端能向下伸出于所述第二压具或收回至所述第二压具的上方。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4、本技术提供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可升降地设置于工作台的上方,加热机构包括安装板和设置于安装板下方的红外灯,红外灯的下方还左右设置有第一压具和第二压具,第一压具和第二压具上设有透光孔,红外线能够通过透光孔抵达工作台上的待加热物件,第一压具相对第二压具能够上下移动或转动。工作台包括左右设置的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第二支撑台相对第一支撑台能够上下移动或转动。本技术提供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能半自动返修覆膜电池串,弥补了市场空白,同时为全自动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提供了研发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和加热机构(2),所述加热机构(2)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加热机构(2)包括安装板(25)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5)下方的红外灯(22),所述红外灯(22)的下方还左右设置有第一压具(23)和第二压具(24),所述第一压具(23)和所述第二压具(24)上设有透光孔(27),所述第一压具(23)相对所述第二压具(24)能够上下移动或转动;所述工作台(1)包括左右设置的第一支撑台(11)和第二支撑台(12),所述第二支撑台(12)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台(11)能够上下移动或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1)宽于所述第二支撑台(12),所述第一压具(23)窄于所述第二压具(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1)和所述第二支撑台(12)铰接,所述第一支撑台(11)的底部固定有气缸座(13),所述气缸座(13)上铰接有第一气缸(131),所述第一气缸(131)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台(12)的底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1)的两端固定有限位杆(111),所述限位杆(111)向右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台(12)的两端,所述第二支撑台(12)的两端固定有与所述限位杆(111)相配合的限位柱(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1)和所述第二支撑台(12)顶部、所述第一压具(23)和所述第二压具(24)的底部均固定有隔热垫(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3)的表面设有用于容纳焊带(42)的导槽(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1)上的所述隔热垫(3)上设有吸附孔(32),所述吸附孔(32)与所述第一支撑台(11)内的气体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5)上固定有第二气缸(251),所述第二气缸(251)的驱动端通过第一升降板(231)与所述第一压具(23)驱动连接,使所述第一压具(23)能够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具(23)与所述第一升降板(231)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压具(24)与所述安装板(25)弹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2)还包括压针(28),所述安装板(25)上还固定有第三气缸(252),所述安装板(25)的下方设有第二升降板(281),所述压针(28)的顶端卡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板(281)中并与所述第二升降板(281)弹性连接,所述压针(28)的底端与所述透光孔(27)对正,所述第三气缸(252)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升降板(281)驱动连接,使所述压针(28)的底端能向下伸出于所述第二压具(24)或收回至所述第二压具(24)的上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和加热机构(2),所述加热机构(2)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加热机构(2)包括安装板(25)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5)下方的红外灯(22),所述红外灯(22)的下方还左右设置有第一压具(23)和第二压具(24),所述第一压具(23)和所述第二压具(24)上设有透光孔(27),所述第一压具(23)相对所述第二压具(24)能够上下移动或转动;所述工作台(1)包括左右设置的第一支撑台(11)和第二支撑台(12),所述第二支撑台(12)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台(11)能够上下移动或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1)宽于所述第二支撑台(12),所述第一压具(23)窄于所述第二压具(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1)和所述第二支撑台(12)铰接,所述第一支撑台(11)的底部固定有气缸座(13),所述气缸座(13)上铰接有第一气缸(131),所述第一气缸(131)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台(12)的底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1)的两端固定有限位杆(111),所述限位杆(111)向右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台(12)的两端,所述第二支撑台(12)的两端固定有与所述限位杆(111)相配合的限位柱(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电池串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锐兰海宝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