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转辙机和用于转辙机的耦连元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转辙机和用于转辙机的耦连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677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辙机(1),其具有用于设置道岔的设置模块(SM)和用于驱动所述设置模块(SM)的驱动模块(AM)。所述设置模块(SM)具有动作杆(14)和固持耦连装置(11)以将由所述驱动模块(AM)产生的调节力传递到所述动作杆(14)上。所述固持耦连装置(11)的耦连元件(KE)与所述动作杆(14)处于机械咬合中,所述耦元件(KE)和/或动作杆(14)在共同的接触面的区域中具有表面,所述表面具有不进行抛光情况下的切削加工的特性。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动作杆(14)、耦连元件(KE),用于制造动作杆(14)的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和提供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辙机,其具有用于设置道岔的设置模块和用于驱动所述设置模块的驱动模块。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转辙机的动作杆,转辙机为了设置道岔而配备有具有所述动作杆(德语:stellschieber,或称为调节滑移件)和耦连元件的设置模块和用于驱动所述设置模块的驱动模块。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转辙机的耦连元件,转辙机为了设置道岔而配备有具有动作杆和所述耦连元件的设置模块和用于驱动所述设置模块的驱动模块,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设置道岔的动作杆和/或固持耦连装置的耦连元件和用于驱动所述设置模块的驱动模块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当列车从未设置的方向挤岔时,可挤开的转辙机应自专门的挤岔力起非破坏性地允许由挤岔的车轮强制导致岔尖的移动。此外,驱动装置中的挤岔机构还必须是可逆的,以便转辙机可以随后再次就绪并可返回或被返回原始的终端位置。这些特性通过可由转辙机实现的道岔回退功能提供。

2、例如文献wo 9629227 a1中说明了可挤开的道岔。在挤开通常由转辙机控制的道岔时(只在控制岔尖时可行,在控制道岔心时则不可行),从道岔侧通过动作杆有极大的力引入转辙机中。一旦在此超过动作杆上的固持耦连装置的固持力,则动作杆就在从外部作用到其上的力的作用下沿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移动(根据从哪个终端位置挤岔)。在此,通过锁定杆(德语:sperrschieber)上的迎对斜面和动作杆中凹槽上的相应的迎对斜面,锁定杆抵抗作用在其上的挤压弹簧的力被从凹槽中移出。如果锁定杆最终完全从动作杆的凹槽移出,则动作杆的轴向固定被去除,使得其可以跟随岔尖的继续移动,岔尖通过挤岔而远离。

3、在所使用的挤岔机构中例如可以使用螺旋弹簧或碟形弹簧垛,其固持在合适的壳体中并在挤岔时存储用于道岔复位的能量。在挤岔机构中挤岔力必须克服阻力,阻力例如通过调节螺栓由预紧力确定。在挤岔机构中,由预紧力导致垂直力传递到动作杆上。相应地,待克服的阻力理想化地是垂直力和动作杆上的摩擦系数的函数。

4、挤岔耦连装置的垂直力和摩擦系数又随时间而变化(腐蚀、污垢、磨损)。调节螺栓受制于沉降效应(德语:setzeffekt),其会导致力损失。调节螺栓上的摩擦系数取决于许多参数,此外取决于润滑剂状态、摩擦接触的表面状况和涂层。由于挤岔耦连装置在正常运行中永不被操纵,因此会出现耦连装置部件的接触腐蚀,尤其当润滑剂因缺乏耦连装置部件的相对运动而被排挤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挤岔机构的道岔,由此可以保证挤岔机构在挤岔所需的力方面在运行时间上尽可能不变的特性。

2、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开始给出的权利要求内容(装置)解决,即耦连元件和/或动作杆在共同的接触面的区域中具有表面,所述表面具有不进行抛光(或者说磨光)情况下的切削加工的特性,即通过切削加工制成而不进行抛光。

3、这两个摩擦副的至少一个,即耦连元件和/或动作杆在共同的接触面的区域中具有切削加工的表面,由此在该表面中产生凹槽,其可以有利地用于容纳润滑剂。在制造表面时有意取消抛光,因为通过抛光表面会平滑到凹槽不足以实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程度。通常尤其金属的摩擦面设置有较高的表面质量以减少摩擦,这至少在摩擦副有规律地相对运动的情况下通常证明有利于磨损。

4、然而在转辙机中对于与锁定杆相连的耦连元件的运行情况特殊。在正常运行中耦连元件保持在动作杆上咬合,由此将驱动装置的调节运动传递到动作杆上。耦连元件和动作杆之间的相对运动,除了这些构件之间由公差导致的间隙之外,只在特殊情况中才出现,而其总是由于对正常运行的干扰所导致。这种干扰如上所述可能由挤岔或驱动装置或转辙机的其他机械部件的卡住而导致。

5、由此可以推断接触副之间的摩擦应力很少发生。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接触面在其表面状态方面不必具有最佳的摩擦学特性。本专利技术在于优化摩擦副中至少一个的表面特性,使润滑剂能在较长时间段上可靠地保持在摩擦副之间的接触面上。由此确保在摩擦副很少出现相对运动时最佳的润滑。在本专利技术范畴中,摩擦副理解为在分别使用其摩擦面的情况下形成接触面的构件,即推杆和耦连元件。

6、更重要的是,通过给摩擦副加上润滑剂可以防止构件之间的腐蚀,由此使耦连装置的基本特性,尤其用于打开耦连装置的分离力在转辙机运行期间尽可能保持不变。由此可以尤其有利地延长用于转辙机的维护区间,这对运行成本产生有利影响。

7、另外的积极效果是,在表面的凹槽中会聚集脏物颗粒,其进入共同的接触面的区域中。由此延长侵蚀性磨损的时间并使固持耦连装置的分离性能可以保持相对稳定。转辙机必须在恶劣运行条件下工作,由此也必须考虑机械的运行部件的脏污。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规定,耦连元件和/或动作杆在共同的接触面区域中具有大于或等于2μm的粗糙度(以平均粗糙度ra计)。

9、用符号ra表示的平均粗糙度表示表面上的测量点到假想的中心线的平均距离。中心线在参考段内与实际轮廓相交,使得轮廓偏差总和在平行于中心线的平面内在测量段长度上在中心线两侧在大小方面相同地分布。平均粗糙度相当于中心线大小方面偏差的算术平均值。

10、对于支承在青铜衬套中的轴的粗糙度,skf公司规定(例如在烧结的青铜衬套中)其为0.2-0.8μm,对于实心青铜衬套,轴的粗糙度为小于/等于1.0μm,对于滚轧青铜衬套,轴的粗糙度为0.4-0.8μm。在此是可以通过抛光产生的表面品质。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上述原因,在制造耦连元件和/或动作杆时在共同的接触面的区域中省去抛光。已表明,在粗糙度大于或等于2μm的情况下,即使动作杆和耦连元件之间在较长时间内不进行相对运动或仅在很小的范围内的相对运动(即在构成耦连元件和动作杆之间的机械连接时出现的公差的范围内),也能可靠确保油脂的附着。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规定,耦连元件和/或动作杆在共同的接触面区域中至少部分地用干润滑剂涂层。

12、干润滑剂再次额外改善摩擦副的摩擦学特性。尤其如果设置在摩擦副之间的接触面中的例如脂形式的润滑剂从间隙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凹槽中排挤到形成接触面的摩擦面中,那么干润滑剂就发挥作用。换句话说,通过在摩擦副上设置干润滑剂可以改善阵列对的紧急运行性能。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规定,在动作杆和耦连元件之间共同的接触面的区域中设置脂。

14、使用脂具有的优点是,其具有很好的润滑特性。此外已表明,脂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切削式制造的表面上发挥出不平常的附着能力。这导致接触面,更确切地说接触面所在的间隙,和切削式制造的表面的凹槽,即使在固持耦连装置在没有分离的情况下的多年运行之后仍然填充有脂。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规定,共同的接触面的区域在动作杆侧通过凹槽形成,耦连元件咬合在该凹槽中。

16、凹槽有利地实现了,耦连元件可以形状配合地咬合到动作杆中。由此产生清楚定义的以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构成的接触面。

17、在本专利技术范畴中要强调的是,动作杆中的所述凹槽在宏观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辙机(1),其具有用于设置道岔的设置模块(SM)和用于驱动所述设置模块(SM)的驱动模块(AM),其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辙机(1),

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转辙机(1),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转辙机(1),

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转辙机(1),

6.一种用于转辙机(1)的动作杆(14),转辙机为了设置道岔而配备有具有所述动作杆(14)和耦连元件(KE)的设置模块(SM)和用于驱动所述设置模块(SM)的驱动模块(AM),

7.一种用于转辙机(1)的耦连元件(KE),转辙机为了设置道岔而配备有具有动作杆(14)和所述耦连元件(KE)的设置模块(SM)和用于驱动所述设置模块(SM)的驱动模块(AM),

8.一种用于制造用于设置道岔的动作杆(14)和/或固持耦连装置(11)的耦连元件(KE)和用于驱动所述设置模块(SM)的驱动模块(AM)的方法,其中,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10.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辙机(1),其具有用于设置道岔的设置模块(sm)和用于驱动所述设置模块(sm)的驱动模块(am),其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辙机(1),

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转辙机(1),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转辙机(1),

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转辙机(1),

6.一种用于转辙机(1)的动作杆(14),转辙机为了设置道岔而配备有具有所述动作杆(14)和耦连元件(ke)的设置模块(sm)和用于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沃格特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交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