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与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707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与散热装置。其中,散热鳍片,包括:鳍片基板、与鳍片基板相接的装配板,所述鳍片基板与装配板构成流道,设于所述鳍片基板上,对流道内气流进行导向的气流导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鳍片基板上设有气流导向结构,能够通过所述气流导向结构改变气流流向,加快气流流速,获得更佳的散热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与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目前的计算机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或显示卡处理器等,运行频率及速度在不断提升,其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多,温度不断升高,严重影响着电子元件的运行性能和稳定性。因此,为提高散热性能,目前的处理器已几乎都搭配有相应的散热装置才能在正常工作温度下运行,从而避免性能下降甚至烧毁的问题。目前所使用的绝大多数的散热装置均采用散热片作为散热部件,现有的散热片的端部为一个实体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是与发热元件(例如中央处理器或显示卡处理器)直接接触;且,自所述散热板向外延伸出多个散热鳍片。这种散热片中的散热板和散热鳍片是由模具一体成型制成的,各散热鳍片之间难以确保形成均匀的间隙,散热效果较为不理想;另外,散热片的尺寸是固定的,只能适合与其尺寸相当的发热元件的使用,不能根据发热元件的不同尺寸而进行适应性调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散热装置又进行了改进,如图1所示,改进的散热装置由散热片1、导热管2、风扇3组成的散热模块形式(如图1所示),其中散热片为组合式散热片,其是由多个结构尺寸相同的散热鳍片组合而成。每一散热鳍片具有鳍片基板,其相对两同向垂直弯折形成有装配板,每一装配面靠近两端的与鳍片直立面交界处与装配面弯折方向反向延伸设有凸块,对应该凸块的装配面外缘位置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缺口。上述若干散热鳍片通过其对应的凸块及缺口相互搭配定位而排列组成散热鳍片组。 现有组装的散热鳍片组中鳍片与鳍片之间构成狭长的空气流道,气流在进入相邻散热鳍片构成的流道时具有相当高的流速,但进入流道后由于空气与鳍片表面形成的粘滞作用、狭长的流道所造成流阻增加等原因,空气的流速会迅速降低,在流道后半段由于流速下降,散热鳍片与气流的热交换效率将相应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与散热装置,防止散热鳍片与气流的热交换效率将相应降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鳍片,包括鳍片基板、与鳍片基板相接的装配板,所述鳍片基板与装配板构成流道,设于所述鳍片基板上,对流道内气流进行导向的气流导向结构。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散热鳍片组,包括由多个前述的散热鳍片形成的组合。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与发热元件接触的导热基片,与导热基片相接的导热管以及与所述导热管相接的散热鳍片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鳍片基板上设有气流导向结构,能够通过所述气流导向结构改变气流流向,加快与热管接触面流道内气流流速,获得更佳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由于气流导向结构包括导流板,且导流板与装配板构成能够引导气流流 向的倾斜角度,导流板可以减少气流爬升时的流阻,且当气流进入散热鳍片组与相邻散热 鳍片间形成的流道时, 一部分气流会沿导流板向上爬升,形成局部的湍流效果,从而加大靠 近导热管端的气流流速,提升导热管与散热鳍片的热交换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散热鳍片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散热鳍片的鳍片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由图2中的散热鳍片装配形成的散热鳍片组的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散热鳍片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包括图2所示的散热鳍片的散热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散热片的各散热鳍片之间构成的空气流道狭长,气流在进入相邻鳍片构成的 流道后流速迅速降低,在流道后半段由于流速下降,导致鳍片与流体的热交换效率降低。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鳍片,包括鳍片基板、与鳍片基板相接的装配板,所述 鳍片基板与装配板构成流道,设于所述鳍片基板上,对流道内气流进行导向的气流导向结 构。 本技术由于在鳍片基板上设有气流导向结构,能够通过所述气流导向结构改 变气流流向,加快气流流速,获得更佳的散热效果。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散热鳍片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散热 鳍片20包括有鳍片基板200和与鳍片基板200相接的装配板202,所述装配板202为鳍片 基板200相对两侧端同向延伸出而形成的弯折部。散热鳍片20还包括气流导向结构205, 位于鳍片基板面向装配板一侧,其中气流导向结构205的形状可以为弧形或曲线形或直线 形或阶梯形等,本实施例中气流导向结构205优选弧形。 本实施例中,气流导向结构205包含安装板206和导流板204,在装配时安装板 206与鳍片基板200通过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导流板204与装配板202成一定倾斜角度, 能够将气流引导至其中一侧的装配板202,并相应提高气流流速。其中,所述气流导向结构 205的弧度及长度、以及导流板204与装配板202的倾斜角度都会对气流流速产生影响。具 体来讲,所述气流导向结构205的长度越长,其导流的效果就越佳。而导流板204与装配板 202 —般要求在30度至60度之间为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鳍片基板200为具有一定大小的平板面结构。所述鳍片基板 200与装配板202之间夹角接近90度(可以是在85度至95度之间)。在现有制作过程中, 装配板202与鳍片基板200是一体成型制成的,例如由一整块金属面板经冲压工艺而成型。 所述金属面板的材质可以采用纯铝、铝合金、纯铜或铜合金。 图3是图2中的散热鳍片的鳍片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散热鳍片的鳍片基板200内还设置有贯穿鳍片基板200厚度的安装孔203。 相应的,为了与鳍片基板200连接,气流导向结构的安装板上形成有与鳍片基板 200上安装孔203对应的安装柱。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203可以是螺孔或卡槽等。如果安装孔203是螺孔的话,气流 导向结构的安装板与鳍片基板200接触面上形成的是螺栓,螺栓穿过螺孔将气流导向结构 与鳍片基板进行牢固安装。 如果安装孔203是卡槽的话,气流导向结构的安装板上形成的是卡扣,所述卡扣 可以包括连接部和设置在连接部上的卡扣部。连接部位于安装板与鳍片基板200接触面 上。卡扣部是形成在连接部的顶缘,用于与鳍片基板200中卡槽配合,实现卡合。 图4为由图2中的散热鳍片装配形成的散热鳍片组的效果示意图。如图4所示, 在装配时,首先将相邻两个散热鳍片20大致对齐;每一个散热鳍片20中装配板202靠近两 端的与鳍片基板200交界处设有缺口 210 ;对应该缺口 210的装配板202外缘位置设有与 缺口 210相匹配的凸块212。若干散热鳍片通过其对应的凸块212及缺口 210相互搭配定 位而排列组成散热鳍片组A,并在相邻二个散热鳍片20之间形成有流道。通过这样的配合 该种散热鳍片组A不仅可以组卸便利,更能确保形成散热鳍片组A中各散热鳍片的装配面 之间紧密结合、不会产生间隙。为了使各流道内气流的流速均匀,各散热鳍片20的鳍片基 板200上形成有气流导向结构205。 本实施例中,散热鳍片组A中散热鳍片20的数量可以根据散热要求、电子设备空 间大小等实际情况而适当调整。另外,散热鳍片20中鳍片基板200的面积大小在一定程度 上是与其散热效能成正相关的对应关系,大致来讲,鳍片基板200的面积越大,散热效能就 相对越好。但在实际应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鳍片,包括鳍片基板、与鳍片基板相接的装配板,所述鳍片基板与装配板构成流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鳍片基板上,对流道内气流进行导向的气流导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散热鳍片,包括鳍片基板、与鳍片基板相接的装配板,所述鳍片基板与装配板构成流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鳍片基板上,对流道内气流进行导向的气流导向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结构包括导流板和适于将导流板安装至鳍片基板的安装板。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结构为弧形或曲线形或直线形或阶梯形。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结构直接由鳍片基板剪切并弯折形成。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相对于装配板具有能够引导气流流向的倾斜角度。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板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德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