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07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4
本公开涉及一种搬运机器人,包括:底盘组件、导轨和安全触边。以搬运机器人的前进方向记为前方,所述导轨至少设置在所述底盘组件的前方;所述安全触边被构造为通过导轨固定在所述底盘组件的前方边缘;所述安全触边面向所述导轨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安全触边围成了具有开口端的卡合槽;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或第二弯折部被构造为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所述导轨卡入所述卡合槽。本公开的安全触边非常易于拆装,用户能够非常方便地更换安全触边。本公开安全触边的结构简单,降低了防撞缓冲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物流仓储,具体涉及一种搬运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物流仓储行业的高速发展,搬运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搬运机器人的移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障碍物,也可能会冲撞货架。为了防止搬运机器人在撞击过程中损伤,进而延长搬运机器人的寿命,需要在搬运机器人的前侧设置防撞缓冲的结构。

2、防撞缓冲结构可以是结构简单的防撞条,防撞条能够通过其弹性柔软的结构对撞击力进行缓冲,从而保护搬运机器人。防撞缓冲结构也可以是安全触边,在安全触边内可以设置有传感系统,当发生撞击时,传感系统能在撞击发生的那一刻被触发,并向搬运机器人发送信号,使其停止行驶并转向避障。防撞缓冲结构作为搬运机器人上的易损耗件,常常需要更换维护。

3、现有技术中更换防撞缓冲结构的方式非常复杂,有的需要拆开搬运机器人的外壳,有的需要机械设备协助进行更换,还有的需要将搬运机器人倒置才能进行更换。如何提供一种更便于拆装的防撞缓冲结构,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搬运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的相对两端形成两个第一连接端(4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端(41)被构造为连接在所述底盘组件(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组件(2)上对应第一连接端(41)的位置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安装槽(21),所述导轨(4)的第一连接端(41)被构造为偏离所述导轨(4)的延伸方向并弯曲至伸入所述安装槽(21)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呈条状结构,且被构造为弯曲呈与所述底盘组件(2)边缘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的相对两端形成两个第一连接端(4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端(41)被构造为连接在所述底盘组件(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组件(2)上对应第一连接端(41)的位置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安装槽(21),所述导轨(4)的第一连接端(41)被构造为偏离所述导轨(4)的延伸方向并弯曲至伸入所述安装槽(21)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呈条状结构,且被构造为弯曲呈与所述底盘组件(2)边缘相适配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组件(2)上设置有突出的凸缘部(22),所述导轨(4)与所述凸缘部(22)配合,以使所述导轨(4)的上下两侧与所述底盘组件(2)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盘组件(2)上设置有沿其外轮廓方向延伸凹槽(23),所述导轨(4)位于所述凹槽(23)内;所述安全触边(3)被构造为与所述底盘组件(2)的侧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触边(3)至少设置在所述底盘组件(2)的前方,且被构造为沿着所述底盘组件(2)的前方边缘延伸至底盘组件(2)的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影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