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丙烯腈聚合物基中孔炭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5870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烯腈聚合物基中孔炭的制备方法,方法的步骤为:(1)用氨水调节纳米氧化硅水溶胶的pH值至9~12,加入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得到改性纳米氧化硅水溶胶;(2)将改性纳米氧化硅水溶胶、丙烯腈或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的混合物、非离子型乳化剂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进行乳液聚合,得到丙烯腈聚合物/纳米氧化硅复合物;(3)将丙烯腈聚合物/纳米氧化硅复合物高温炭化,得到炭/纳米氧化硅复合物;(4)用氢氟酸刻蚀去除炭/氧化硅复合物中的纳米氧化硅,制得中孔炭。采用本方法制备的中孔炭具有中孔率高、孔径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在新能源、环境保护、工业催化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工程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多孔炭材料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医学、新能源等许多领域。国际纯粹与应用化 学联合会(IUPAC)依据多孔炭的孔径尺寸,将多孔炭分为微孔炭(孔径尺寸小于2nm)、 中孔炭(2 50nm)和大孔炭(> 50nm)。目前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多孔炭以微孔炭为主。 由于微孔炭的孔径小,不能用于尺寸较大的污染物(如生物和合成大分子物质)的吸附分 离;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不利于电解液的迅速渗透和自由出入,严重影响了超级电 容器的功率特性。中孔炭属于新型多孔炭材料,具有孔径大、比表面积大和孔容高等特点, 可用作废水中有机大分子(如染料、生物质和聚合物等)的吸附分离剂、催化剂载体、传感 器、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等,在环保、工业催化和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 中孔炭可采用催化活化、有机凝胶炭化、可裂解高分子/可炭化高分子共混物炭 化和模板炭化等方法制备,但采用前三种方法制备的中孔炭的孔径分布较宽。模板炭化法 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中孔炭制备新方法,该方法通常以无机纳米粒子为模板剂,经 与炭前驱体复合、炭化及模板剂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烯腈聚合物基中孔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用氨水将100克纳米氧化硅水溶胶的pH值调节至9~12,加入0.10~1.0克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引发剂,搅拌,得到表面吸附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的改性纳米氧化硅水溶胶;  (2)将100克表面吸附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的改性纳米氧化硅水溶胶、20~60克丙烯腈或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的混合物、1.0~5.0克非离子型乳化剂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升温到50~70℃进行乳液聚合反应3~12小时,干燥得到丙烯腈聚合物/纳米氧化硅复合物,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的混合比为:95∶5~70∶3...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丙烯腈聚合物基中孔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用氨水将100克纳米氧化硅水溶胶的pH值调节至9~12,加入0.10~1.0克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引发剂,搅拌,得到表面吸附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的改性纳米氧化硅水溶胶;(2)将100克表面吸附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的改性纳米氧化硅水溶胶、20~60克丙烯腈或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的混合物、1.0~5.0克非离子型乳化剂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升温到50~70℃进行乳液聚合反应3~12小时,干燥得到丙烯腈聚合物/纳米氧化硅复合物,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的混合比为95∶5~70∶30;(3)将丙烯腈聚合物/纳米氧化硅复合物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升温到600~1200℃进行炭化,得到炭/纳米氧化硅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永忠赵雯婷黄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