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制动建压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制动建压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364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动建压装置和方法,该方法包括电机的转子带动滚珠丝杠副的丝杠旋转;丝杠旋转驱动螺母在防转套筒内做直线平移运动,螺母带动活塞在缸体的圆柱孔中做往复直线运动;杠正向旋转时,丝杠带动止动环同步旋转,螺母沿轴向远离止动环,螺母的第二凸起与止动环的第一凸起分开;丝杠反向旋转时,螺母沿轴向靠近止动环,当螺母的第二凸起与止动环的第一凸起抵触时,螺母带动活塞回到原点,电机停止转动。采用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由于螺母带动活塞回到原点时,止动环与螺母在回转切向抵触止动,从而解决了螺母被锁紧的问题,而且可以降低启动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制动建压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电动制动助力器已经广泛应用在传统燃油车,尤其新能源汽车上,电动制动助力器相较传统的真空助力器不再需要真空源,完全依靠电机提供制动助力,成为替代真空助力器的必然趋势。

2、随着电动化及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智能集成式制动系统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它是将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lectronicstability control systems,esc)以及电动制动助力器系统相结合,形成整体式(onebox)方案,它既可以实现助力器的功能,同时也可以实现防抱死及车辆稳态控制的功能。

3、如图1和图2所示,集成式制动助力器主要包括液压控制阀块100、脚感模拟器部分、液压产生装置、控制单元&传感器部分以及驱动电机。目前制动系统是通过电机101驱动丝杠102转动,丝杠驱动螺母103做直线平移运动,螺母带动活塞104在缸体105内做往复直线运动,活塞压缩缸体内的制动液从而产生液压。丝杠、螺母和滚珠构成滚珠丝杠副,滚珠丝杠副可以将丝杠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螺母的直线平移运动。防转套筒106限制螺母的自传,螺母在防转套筒内直线平移运动。

4、锁紧螺母107将电机转子108、丝杠和止动垫片109固定在一起,并随电机转子一起转动。螺母带动活塞向前移动产生液压,螺母带动活塞向后移动泄压,向后移动时螺母与止动垫片轴向抵触,此时螺母带动活塞回到原点,电机停止转动。

5、当螺母带动活塞回到原点时,止动垫片与螺母轴向抵触时产生相对转动,会导致螺母与止动垫片锁紧,使得电机再次启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制动建压装置和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动建压装置,包括电机、滚珠丝杠副、防转套筒、活塞、缸体和止动环,所述电机进一步包括转子,所述滚珠丝杠副进一步包括丝杠、螺母和滚珠,其中,

4、所述丝杠的一端设置丝杠柄,所述丝杠的主体位于所述螺母内部,所述螺母位于所述防转套筒内部,所述螺母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轴向插入所述缸体内部,用于所述螺母在所述防转套筒内沿所述防转套筒的中心轴线滑动,并带动所述活塞在缸体内部做往复直线运动;

5、所述止动环位于所述丝杠、所述螺母与所述转子之间,所述止动环中心设置孔洞,所述丝杠柄穿设于所述止动环的孔洞,所述丝杠柄的横截面与所述止动环的孔洞形状相同,用于所述丝杠带动所述止动环旋转;

6、所述止动环的外壁径向设置第一凸起,所述止动环的外壁上与第一凸起相对的位置设置平衡块,所述平衡块用于平衡第一凸起在所述丝杠带动所述止动环旋转时产生的离心惯性力;

7、所述螺母靠近所述止动环的一端轴向设置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位置匹配;

8、所述丝杠、所述止动环与所述转子通过锁紧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丝杠的中心轴线重合。

9、进一步地,所述丝杠柄的一侧设置第一平面形面,所述止动环的孔洞内侧设置第二平面形面,所述第一平面形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形面配合,用于所述丝杠带动所述止动环旋转。

10、进一步地,所述止动环形状左右对称。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液压控制阀块,所述电机与所述液压控制阀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缸体轴向插入到所述液压控制阀块的圆柱孔中并固定,所述防转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液压控制阀块之间通过销钉压铆方式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前端外表面与所述缸体内腔表面构成封闭的液压腔。

13、进一步地,所述螺母的一端与所述活塞之间以柱面过盈方式或者螺纹方式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防转套筒中心轴线与所述缸体的缸孔中心轴线重合。

15、进一步地,所述螺母的外壁轴向均匀设置不少于2条导轨,所述防转套筒的内壁轴向设置与所述导轨相同数量的防转筋,所述导轨与所述防转筋的位置对应。

1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动建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电机的转子带动滚珠丝杠副的丝杠旋转;

18、丝杠旋转驱动螺母在防转套筒内做直线平移运动,螺母带动活塞在缸体的圆柱孔中做往复直线运动;

19、丝杠正向旋转时,丝杠带动止动环同步旋转,螺母沿轴向远离止动环,螺母的第二凸起与止动环的第一凸起分开;

20、丝杠反向旋转时,螺母沿轴向靠近止动环,当螺母的第二凸起与止动环的第一凸起抵触时,螺母带动活塞回到原点,电机停止转动。

21、进一步地,止动环的平衡块平衡止动环的第一凸起在丝杠带动止动环旋转时产生的离心惯性力。

22、本申请提供的制动建压装置和方法,由于螺母带动活塞回到原点时,止动环与螺母在回转切向抵触止动,从而解决了螺母被锁紧的问题,而且可以降低启动噪音,另外止动环对称设计,止动环正反方向均可与丝杠装配,达到相同的定位止动效果,可防止止动环错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建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滚珠丝杠副、防转套筒、活塞、缸体和止动环,所述电机进一步包括转子,所述滚珠丝杠副进一步包括丝杠、螺母和滚珠,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建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柄的一侧设置第一平面形面,所述止动环的孔洞内侧设置第二平面形面,所述第一平面形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形面配合,用于所述丝杠带动所述止动环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建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环形状左右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建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控制阀块,所述电机与所述液压控制阀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缸体轴向插入到所述液压控制阀块的圆柱孔中并固定,所述防转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液压控制阀块之间通过销钉压铆方式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建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前端外表面与所述缸体内腔表面构成封闭的液压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建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一端与所述活塞之间以柱面过盈方式或者螺纹方式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建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套筒中心轴线与所述缸体的缸孔中心轴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建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外壁轴向均匀设置不少于2条导轨,所述防转套筒的内壁轴向设置与所述导轨相同数量的防转筋,所述导轨与所述防转筋的位置对应。

9.一种制动建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动建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止动环的平衡块平衡止动环的第一凸起在丝杠带动止动环旋转时产生的离心惯性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建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滚珠丝杠副、防转套筒、活塞、缸体和止动环,所述电机进一步包括转子,所述滚珠丝杠副进一步包括丝杠、螺母和滚珠,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建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柄的一侧设置第一平面形面,所述止动环的孔洞内侧设置第二平面形面,所述第一平面形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形面配合,用于所述丝杠带动所述止动环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建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环形状左右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建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控制阀块,所述电机与所述液压控制阀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缸体轴向插入到所述液压控制阀块的圆柱孔中并固定,所述防转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液压控制阀块之间通过销钉压铆方式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洪滨翟林铎田一润赵武超朱卫民林森阮复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威肯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