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防爆结构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046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0
本技术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防爆结构及电池,电池防爆结构包括第一侧金属壳体和第二侧金属壳体,第一侧金属壳体包括一体冲压而成的第一壳本体和第一裙边,第二侧金属壳体包括一体冲压而成的第二壳本体和第二裙边,第一裙边的第一焊接区与第二裙边的第二焊接区焊接形成焊接部,第一焊接区的第一薄弱段与第二焊接区的第二薄弱段焊接形成薄弱部,薄弱部为焊接部强度最小的部位。高压气体可以从薄弱部冲出,以对电池泄压,可以在保持电池壳体刚性和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把电池壳体的厚度做的非常薄,相较于传统的方形壳体来说,降低了加工成本,另外,金属壳体还可以保持提高电池壳体的散热导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防爆结构及电池


技术介绍

1、电池是一种具有蓄电和放电功能的装置。

2、现有的一种电池,包括壳体、电芯及盖板组件,盖板组件连接在电芯的端部,壳体内设有容纳腔,电芯安装在容纳腔中,壳体上设有避让孔,避让孔与容纳腔连通,盖板组件从避让孔中伸出,以供用电设备电连接。

3、但是上述电池的壳体内的容纳腔为密闭空间,一旦出现电芯温度过高或电芯燃烧的情况时,就会导致的容纳腔内的压力过大,进而容易发生电池爆炸事故,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电池的壳体在容纳腔压力过大时容易爆炸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防爆结构及电池。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防爆结构,包括第一侧金属壳体和第二侧金属壳体,所述第一侧金属壳体包括一体冲压而成的第一壳本体和第一裙边,所述第二侧金属壳体包括一体冲压而成的第二壳本体和第二裙边,所述第一壳本体与所述第二壳本体围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供电池的电芯装入;

3、所述第一裙边连接在所述第一壳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裙边连接在所述第二壳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裙边与所述第二裙边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裙边具有第一焊接区,所述第一焊接区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薄弱段,所述第二裙边具有第二焊接区,所述第二焊接区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薄弱段,所述第一焊接区与所述第二焊接区焊接形成焊接部,所述第一薄弱段与所述第二薄弱段焊接形成薄弱部,所述薄弱部为所述焊接部强度最小的部位。

4、可选地,所述第一壳本体和所述第二壳本体为矩形,所述第一裙边为绕所述第一壳本体设置的矩形裙边,所述第二裙边为绕所述第二壳本体设置的矩形裙边,所述第一裙边的端部区域与所述第二裙边的端部区域围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供电池的盖板装入;

5、所述第一焊接区和所述第二焊接区为矩形,所述第一焊接区在所述第一裙边上绕所述第一壳本体布置,所述第二焊接区在所述第二裙边上绕所述第二壳本体布置。

6、可选地,所述第一焊接区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宽度变化段,所述第一宽度变化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焊接区的其它区域的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变化段形成所述第一薄弱段,所述第二焊接区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二宽度变化段,所述第二宽度变化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焊接区的其它区域的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变化段形成所述第二薄弱段。

7、可选地,所述第一焊接区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变形段,所述第一变形段朝向所述第一壳本体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变形段形成所述第一薄弱段,所述第二焊接区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二变形段,所述第二变形段朝向所述第二壳本体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二变形段形成所述第二薄弱段。

8、可选地,所述第一壳本体上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壳本体上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对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

9、所述第一裙边的宽度方向上设有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三容纳槽的其中一侧与所述第一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二裙边的宽度方向上设有第四容纳槽,所述第四容纳槽的其中一侧与所述第二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三容纳槽与所述第四容纳槽对合形成所述第二容纳腔。

10、可选地,所述第一焊接区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三宽度变化段,所述第三宽度变化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焊接区的其它区域的宽度,所述第三宽度变化段形成所述第一薄弱段,所述第二焊接区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第四宽度变化段,所述第四宽度变化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焊接区的其它区域的宽度,所述第四宽度变化段形成所述第二薄弱段。

11、可选地,所述第三容纳槽的两侧槽壁倾斜设置,所述第三宽度变化段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三容纳槽的槽外壁相接,所述第四容纳槽的两侧槽壁倾斜设置,所述第四宽度变化段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四容纳槽的槽外壁相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一焊接区设有两个第三宽度变化段,两个所述第三宽度变化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容纳槽的两侧,所述第二焊接区设有两个第四宽度变化段,两个所述第四宽度变化段分别位于所述第四容纳槽的两侧。

13、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金属壳体还包括第一内绝缘膜和第一外绝缘膜,所述第一内绝缘膜连接在所述第一壳本体朝向所述第二壳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外绝缘膜连接在所述第一壳本体背向所述第二壳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内绝缘膜和第一外绝缘膜上均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一焊接区的避让孔;

14、所述第二侧金属壳体还包括第二内绝缘膜和第二外绝缘膜,所述第二内绝缘膜连接在所述第二壳本体朝向所述第一壳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外绝缘膜连接在所述第二壳本体背向所述第一壳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内绝缘膜和第二外绝缘膜上均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焊接区的避让孔。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防爆结构,第一侧金属壳体与第二侧金属壳体焊接形成的焊接部的薄弱部的强度最小,当电池发生故障导致第一容纳腔中产生高压气体时,由于薄弱部的强度最小,高压气体可以从薄弱部冲出,以对电池泄压,避免电池发生爆炸,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另外,可以在保持电池壳体刚性和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把电池壳体的厚度做的非常薄,符合电池壳体的轻量化发展,相较于传统的方形壳体来说,降低了加工成本,更容易实现,另外,金属壳体还可以保持提高电池壳体的散热导热性能。

16、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盖板及上述的电池防爆结构,所述电芯安装在所述电池防爆结构的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盖板与所述电芯的端部相连,所述盖板露出所述第一容纳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金属壳体(1)和第二侧金属壳体(2),所述第一侧金属壳体(1)包括一体冲压而成的第一壳本体(10)和第一裙边(11),所述第二侧金属壳体(2)包括一体冲压而成的第二壳本体(17)和第二裙边(18),所述第一壳本体(10)与所述第二壳本体(17)围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供电池的电芯(5)装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本体(10)和所述第二壳本体(17)为矩形,所述第一裙边(11)为绕所述第一壳本体(10)设置的矩形裙边,所述第二裙边(18)为绕所述第二壳本体(17)设置的矩形裙边,所述第一裙边(11)的端部区域与所述第二裙边(18)的端部区域围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供电池的盖板(4)装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区(14)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宽度变化段(24),所述第一宽度变化段(24)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焊接区(14)的其它区域的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变化段(24)形成所述第一薄弱段(15),所述第二焊接区(21)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二宽度变化段(25),所述第二宽度变化段(25)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焊接区(21)的其它区域的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变化段(25)形成所述第二薄弱段(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区(14)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变形段(26),所述第一变形段(26)朝向所述第一壳本体(10)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变形段(26)形成所述第一薄弱段(15),所述第二焊接区(21)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二变形段(27),所述第二变形段(27)朝向所述第二壳本体(17)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二变形段(27)形成所述第二薄弱段(2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本体(10)上设有第一容纳槽(12),所述第二壳本体(17)上设有第二容纳槽(19),所述第一容纳槽(12)和所述第二容纳槽(19)对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区(14)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三宽度变化段(16),所述第三宽度变化段(16)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焊接区(14)的其它区域的宽度,所述第三宽度变化段(16)形成所述第一薄弱段(15),所述第二焊接区(21)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第四宽度变化段(23),所述第四宽度变化段(23)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焊接区(21)的其它区域的宽度,所述第四宽度变化段(23)形成所述第二薄弱段(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槽(13)的两侧槽壁倾斜设置,所述第三宽度变化段(16)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三容纳槽(13)的槽外壁相接,所述第四容纳槽(20)的两侧槽壁倾斜设置,所述第四宽度变化段(23)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四容纳槽(20)的槽外壁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区(14)设有两个第三宽度变化段(16),两个所述第三宽度变化段(16)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容纳槽(13)的两侧,所述第二焊接区(21)设有两个第四宽度变化段(23),两个所述第四宽度变化段(23)分别位于所述第四容纳槽(20)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金属壳体(1)还包括第一内绝缘膜(7)和第一外绝缘膜(6),所述第一内绝缘膜(7)连接在所述第一壳本体(10)朝向所述第二壳本体(17)的一侧,所述第一外绝缘膜(6)连接在所述第一壳本体(10)背向所述第二壳本体(17)的一侧,所述第一内绝缘膜(7)和第一外绝缘膜(6)上均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一焊接区(14)的避让孔;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5)、盖板(4)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防爆结构,所述电芯(5)安装在所述电池防爆结构的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盖板(4)与所述电芯(5)的端部相连,所述盖板(4)露出所述第一容纳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金属壳体(1)和第二侧金属壳体(2),所述第一侧金属壳体(1)包括一体冲压而成的第一壳本体(10)和第一裙边(11),所述第二侧金属壳体(2)包括一体冲压而成的第二壳本体(17)和第二裙边(18),所述第一壳本体(10)与所述第二壳本体(17)围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供电池的电芯(5)装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本体(10)和所述第二壳本体(17)为矩形,所述第一裙边(11)为绕所述第一壳本体(10)设置的矩形裙边,所述第二裙边(18)为绕所述第二壳本体(17)设置的矩形裙边,所述第一裙边(11)的端部区域与所述第二裙边(18)的端部区域围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供电池的盖板(4)装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区(14)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宽度变化段(24),所述第一宽度变化段(24)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焊接区(14)的其它区域的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变化段(24)形成所述第一薄弱段(15),所述第二焊接区(21)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二宽度变化段(25),所述第二宽度变化段(25)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焊接区(21)的其它区域的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变化段(25)形成所述第二薄弱段(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区(14)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变形段(26),所述第一变形段(26)朝向所述第一壳本体(10)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变形段(26)形成所述第一薄弱段(15),所述第二焊接区(21)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二变形段(27),所述第二变形段(27)朝向所述第二壳本体(17)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二变形段(27)形成所述第二薄弱段(2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本体(10)上设有第一容纳槽(12),所述第二壳本体(17)上设有第二容纳槽(19),所述第一容纳槽(12)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君沈晞蒋露霞吴光麟王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懋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