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3225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溶剂1中加入1‑甲基‑3‑三氟甲基‑5‑羟基‑1H‑吡唑、碱液和组合催化剂水凝胶,搅拌,逐滴加入多聚甲醛,搅拌反应至1‑甲基‑3‑三氟甲基‑5‑羟基‑1H‑吡唑反应完全,得到羟基吡唑甲醇;加入碱液,通入二氟氯甲烷气体,至羟基吡唑甲醇反应完全后,得到中间体A;升温至30‑35℃,向步骤S1中加入异恶唑硫脲盐进行缩合反应,待反应结束后,过滤分离组合催化剂水凝胶,经降温分层、浓缩后得到中间体B;将中间体B加入溶剂2中,加入催化剂Ⅱ,在40‑80℃下逐滴滴加双氧水进行氧化反应,反应结束后,经淬灭、过滤、水洗,得到砜吡草唑。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砜吡草唑的收率和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精细化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1、砜吡草唑是一种可用于大多数作物田的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砜吡草唑的作用机制是被杂草幼根与幼芽吸收之后,破坏幼苗分生组织与胚芽鞘,是植物体内vlcfa(超长侧链脂肪酸)(c20-c30)生物合成的潜在抑制剂,抑制幼苗早期生长。施用后,砜吡草唑被杂草幼根与幼芽吸收,抑制幼苗早期生长,破坏分生组织与胚芽鞘,主要应用于防除玉米田、大豆田及小麦田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可有效防除狗尾草属、马唐属和稗属等禾本科杂草以及苋属、曼陀罗属、茄属和苘麻属等阔叶杂草。具有广谱、高效和环境友好等特点。

2、砜吡草唑的化学式为:

3、;

4、已报道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有:通过分别合成二氢异噁唑环1和n-甲基吡唑环2,再经过取代对接、o-二氟甲基化和氧化得到砜吡草唑,合成路线如下:

5、

6、这种合成方法中使用液溴、氯气或者异丁烯等比较危险的试剂,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后处理繁琐,且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三废,不利于环境保护。

7、公告号为cn111393427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路线如下:

8、

9、该路线中直接从羟基吡唑甲醇与异恶唑硫脲盐进行缩合得到羟基硫醚,再与二氟氯甲烷醚化得到四条工艺路线的共同中间体硫醚,最后经氧化得到目标产物砜吡草唑,合成工艺减少了三废的产生,但是该路线中的羟甲基化及缩合联动的收率和醚化的收率较低。

10、因此,亟需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砜吡草唑收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砜吡草唑的收率和纯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在溶剂1中加入1-甲基-3-三氟甲基-5-羟基-1h-吡唑、碱液和组合催化剂水凝胶,搅拌,随后逐滴加入多聚甲醛,继续搅拌反应至1-甲基-3-三氟甲基-5-羟基-1h-吡唑反应完全,得到羟基吡唑甲醇;继续加入碱液,通入二氟氯甲烷气体,至羟基吡唑甲醇反应完全后,得到的中间体a;

5、s2.升温至30-35℃,向步骤s1中加入异恶唑硫脲盐进行缩合反应,待反应结束后,过滤分离组合催化剂水凝胶,经降温分层、浓缩后得到中间体b;

6、s3.将中间体b加入溶剂2中,加入催化剂ⅱ,在30-40℃下逐滴滴加双氧水进行氧化反应,待反应结束后,经淬灭、过滤、水洗、烘干后得到砜吡草唑;

7、所述中间体a的化学式为:

8、;

9、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的反应式如下:

10、;

11、所述组合催化剂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将相转移催化剂、纳米催化剂、表面活性剂、水超声混合后得到混合液,离心干燥后得到组合催化剂;

13、将水凝胶前体在水中加热溶解,加入组合催化剂搅拌混合,冻融后得到组合催化剂水凝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1-甲基-3-三氟甲基-5-羟基-1h-吡唑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纳米催化剂组合制成的组合催化剂水凝胶作用下,进行羟甲基化反应、醚化以及缩合反应的连续操作,得到中间体b硫醚,这个过程中,在组合催化剂水凝胶作用下,有效提高了羟甲基化反应、醚化以及缩合反应的选择性,有效提高了目标中间体产物的收率和纯度,从而进一步有效提高产物砜吡草唑的收率和纯度;且组合催化剂水凝胶可以重复使用,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催化剂对产品纯度的影响,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

15、优选的,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

16、优选的,所述纳米催化剂为纳米钯催化剂、纳米铜催化剂中的一种。

17、优选的,所述水凝胶前体为琼脂糖。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琼脂糖作为水凝胶前体,琼脂糖是一种天然多糖,能够形成一个网状的结构,其中包含许多微小的孔隙,使得到的组合催化剂水凝胶具有多孔结构,从而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密度,可以有效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19、优选的,所述相转移催化剂、纳米催化剂、表面活性剂、水凝胶前体的质量比为1:(0.3-0.6):(0.05-0.1):(1-2)。

20、优选的,所述冻融的温度为-30-(-20)℃;冻融的时间为10-20h。

21、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1-甲基-3-三氟甲基-5-羟基-1h-吡唑与组合催化剂水凝胶的质量比为1:(0.008-0.018)。

22、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1-甲基-3-三氟甲基-5-羟基-1h-吡唑与碱液、多聚甲醛的摩尔比为1:(4-8):(1-1.5)。

23、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异恶唑硫脲盐与1-甲基-3-三氟甲基-5-羟基-1h-吡唑的摩尔比为(0.85-1):1。

24、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中间体b与催化剂ⅱ、双氧水的摩尔比为1:(0.02-0.05):(2-5)。

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1-甲基-3-三氟甲基-5-羟基-1h-吡唑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纳米催化剂组合制成的组合催化剂水凝胶作用下,进行羟甲基化反应、醚化以及缩合反应的连续操作,得到中间体b硫醚,这个过程中,在组合催化剂水凝胶作用下,有效提高了羟甲基化反应、醚化以及缩合反应的选择性,有效提高了目标中间体产物的收率和纯度,从而进一步有效提高产物砜吡草唑的收率和纯度;且组合催化剂水凝胶可以重复使用,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催化剂对产品纯度的影响,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

27、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琼脂糖作为水凝胶前体,琼脂糖是一种天然多糖,能够形成一个网状的结构,其中包含许多微小的孔隙,使得到的组合催化剂水凝胶具有多孔结构,从而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密度,可以有效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催化剂为纳米钯催化剂、纳米铜催化剂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前体为琼脂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转移催化剂、纳米催化剂、表面活性剂、水凝胶前体的质量比为1:(0.3-0.6):(0.05-0.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冻融的温度为-30-(-20)℃;冻融的时间为10-20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1-甲基-3-三氟甲基-5-羟基-1H-吡唑与组合催化剂水凝胶的质量比为1:(0.008-0.0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1-甲基-3-三氟甲基-5-羟基-1H-吡唑与碱液、多聚甲醛的摩尔比为1:(4-8):(1-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异恶唑硫脲盐与1-甲基-3-三氟甲基-5-羟基-1H-吡唑的摩尔比为(0.85-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中间体B与催化剂Ⅱ、双氧水的摩尔比为1:(0.02-0.05):(2-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催化剂为纳米钯催化剂、纳米铜催化剂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前体为琼脂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转移催化剂、纳米催化剂、表面活性剂、水凝胶前体的质量比为1:(0.3-0.6):(0.05-0.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砜吡草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冻融的温度为-30-(-20)℃;冻融的时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韩超曲波胡玲孔建伟张芝双王春光吕和成付淑艳王来美张瑞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新绿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