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发酵合成维生素B1的合生元组合及其发酵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发酵合成维生素B1的合生元组合及其发酵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05888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发酵合成维生素B1的合生元组合及其发酵方法与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生元组合包括:双歧杆菌和/或乳杆菌,以及葡萄糖或益生元;其中,所述益生元选自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2'‑岩藻糖基乳糖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双歧杆菌或乳杆菌以种子液的形式接种于发酵底物中,接种量为1%~5%,接种浓度为1×107cfu/mL~1×1011cfu/mL;所述益生元的浓度为10g/L~50g/L。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生元组合,能够有效提高发酵液中维生素B1的含量,并且能够促进发酵液中相关益生菌的生长,提高益生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发酵合成维生素b1的合生元组合及其发酵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在谷物、猪肉、鱼肉、豆类和坚果中含量丰富,但在小麦粉、精制米、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少。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建议成人每天摄入1.1~1.2mg维生素b1。硫胺素通常在十二指肠被吸收,进而转变为其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素tpp,可作为辅酶参与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如三羧酸循环中的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能量代谢异常,氧化反应受损,神经递质合成受阻,最终导致机体健康受损。

2、相关研究表明,部分益生菌如乳杆菌可有效合成维生素b1。如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vkpm b-2873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vkpm b-8238可合成维生素b1。在发酵食品中筛选出的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mt903311和mt903312可产生多种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b2、b3、b9以及b12。但是其合成效率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3、因此,亟需寻求一种能显著提高发酵液中维生素b1含量的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发酵合成维生素b1的合生元组合,能够有效提高发酵液中维生素b1的含量,并且能够促进发酵液中相关益生菌的生长,提高益生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合生元组合的发酵用培养基。

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发酵方法。

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上述合生元组合、发酵用培养基或发酵方法在制备含维生素b1产品中的应用。

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发酵合成维生素b1的合生元组合,所述合生元组合包括:

6、a1)、双歧杆菌和/或乳杆菌,以及,

7、a2)、葡萄糖或益生元;

8、其中,所述益生元选自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2'-岩藻糖基乳糖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双歧杆菌或乳杆菌的接种量为1%~5%、接种浓度为1×107cfu/ml~1×1011cfu/ml;所述益生元的浓度为10g/l~50g/l。

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合生元组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可发酵合成维生素b1的合生元组合,能够有效提高发酵液中维生素b1的含量,并且能够促进发酵液中相关益生菌的生长,提高益生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

10、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所述双歧杆菌或乳杆菌的接种量为1%~5%是指在发酵液或培养液中的体积为1%~5%,所述益生元的浓度为10g/l~50g/l是指在发酵液或培养液中益生元添加后的初始浓度为10g/l~50g/l。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歧杆菌选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长双歧杆菌长亚种、两歧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歧杆菌选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bb-12、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bl-04、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b420、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hn019、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y6、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cect8145、长双歧杆菌长亚种w68、两歧双歧杆菌y22中的至少一种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歧杆菌选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bl-04和长双歧杆菌长亚种w68中的至少一种。

14、当所述双歧杆菌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bl-04时,其与低聚果糖组合添加至发酵液中能够显著促进维生素b1的合成,相对于葡萄糖作为益生元时提高了6036.1%。当所述双歧杆菌为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w68时,其与低聚异麦芽糖组合添加至发酵液中能够显著促进维生素b1的合成,相对于葡萄糖作为益生元时提高了1750.0%。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乳杆菌选自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乳杆菌选自植物乳杆菌feed8、植物乳杆菌lp45、植物乳杆菌cn2018、嗜酸乳杆菌k43、嗜酸乳杆菌ncfm、嗜酸乳杆菌la-5、鼠李糖乳杆菌ygg、鼠李糖乳杆菌hn001、副干酪乳杆菌k9、副干酪乳杆菌lpc-37、干酪乳杆菌k35、格氏乳杆菌bdup、罗伊氏乳杆菌k07中的至少一种。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乳杆菌选自嗜酸乳杆菌k43、嗜酸乳杆菌ncfm、嗜酸乳杆菌la-5、鼠李糖乳杆菌ygg、鼠李糖乳杆菌hn001、副干酪乳杆菌k9、副干酪乳杆菌lpc-37、干酪乳杆菌k35中的至少一种。

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益生元选自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2'-岩藻糖基乳糖中的至少一种。

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当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所述双歧杆菌选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420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w68。

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当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所述乳杆菌选自植物乳杆菌lp45、嗜酸乳杆菌k43、嗜酸乳杆菌ncfm、嗜酸乳杆菌la-5、鼠李糖乳杆菌hn001中的至少一种。

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当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所述乳杆菌为嗜酸乳杆菌la-5。

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当以葡萄糖为碳源时,嗜酸乳杆菌la-5发酵上清液中维生素b1的含量相对于葡萄糖和鼠李糖乳杆菌ygg组合提高了877.1%。

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益生元为低聚果糖,所述双歧杆菌选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bl-04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w68。

24、当所述合生元为低聚果糖和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bl-04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w68组合时,其发酵上清液中维生素b1的含量相对于低聚果糖和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y6组合分别提高了14451.4%和9531.4%。

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益生元为低聚果糖,所述乳杆菌选自嗜酸乳杆菌k43、嗜酸乳杆菌ncfm、嗜酸乳杆菌la-5、鼠李糖乳杆菌ygg、鼠李糖乳杆菌hn001、副干酪乳杆菌k9、干酪乳杆菌k35中的至少一种。

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益生元为低聚果糖,所述乳杆菌选自鼠李糖乳杆菌ygg、鼠李糖乳杆菌hn001中的至少一种。

27、当所述合生元为低聚果糖和鼠李糖乳杆菌ygg或鼠李糖乳杆菌hn001组合时,其发酵上清液中维生素b1的含量相对于低聚果糖和植物乳杆菌feed8组合分别提高了21062.2%和22414.0%。

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益生元为低聚半乳糖,所述双歧杆菌选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bl-04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w6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发酵合成维生素B1的合生元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生元组合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生元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歧杆菌选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长双歧杆菌长亚种、两歧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生元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杆菌选自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生元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歧杆菌选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BL-04和长双歧杆菌长亚种W68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发酵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制备原料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发酵合成维生素B1的合生元组合,以及基础培养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酵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培养基包括但不限于MRSc培养基;

7.一种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发酵合成维生素B1的合生元组合添加至发酵液中进行发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歧杆菌或乳杆菌的所述双歧杆菌或乳杆菌的接种量为1%~5%、接种浓度为1×107cfu/mL~1×1011cfu/mL;和/或,所述益生元的浓度为10g/L~50g/L。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7±2℃,和/或,所述发酵的时间为1~3天。

10.如B1)~B3)中任一项在制备含维生素B1产品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发酵合成维生素b1的合生元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生元组合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生元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歧杆菌选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长双歧杆菌长亚种、两歧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生元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杆菌选自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生元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歧杆菌选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bl-04和长双歧杆菌长亚种w68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发酵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制备原料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发酵合成维生素b1的合生元组合,以及基础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银佳冯立科杨爱君彭小霞何瑛纪坤发林木娣戴晓慧黄娟樊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