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车,特别是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
技术介绍
1、牛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乳制品,市面上通常使用特定的包装材料来包装牛奶,在对牛奶进行包装时,需要将捆扎的包装材料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加工或者使用,市面上的运输车的内部大多没有隔板对物料区进行区域的划分,都是将包装材料直接叠放在运输车内,导致包装材料不能分区摆放,不能规范地运输包装材料,有时候还会导致包装材料在运输车内被挤压造成包装材料变形,有的运输车虽然设置有隔板,但是在拿取或放置包装材料时,会因为隔板无法翻转、车门打开的程度受到限制而导致拿取或者放置包装材料的过程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拿取、放置包装材料方便,能够规范地收纳包装材料,对包装材料进行分区摆放,还能够防止包装材料在运输小车内被挤压导致变形,解决了包装材料拿取、放置麻烦,没有隔板导致包装材料不能规范收纳、分区摆放以及包装材料在运输小车内被挤压导致变形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的车轮;
4、所述车体设有背板,所述背板铰接有第一翻板、第二翻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翻板和所述第二翻板分别沿上下方向翻转,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沿水平方向翻转,所述第一翻板与所述第二翻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翻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翻板的上方,所述第二翻板将所述车体分隔出第一物料区和
5、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设有两块,两块所述第一隔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物料区,两块所述第二隔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物料区,所述第一隔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翻板的宽度,所述第二隔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翻板的宽度。
6、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车体还设有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底板的四周围分别设有所述背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背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
7、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呈缺角矩形状。
8、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底板的四个角位处沿板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通孔。
9、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加强筋框架,所述加强筋框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第四框架、第五框架和第六框架;
10、所述第一框架围设于所述背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上端部;
11、所述第二框架包括多根相互垂直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多根所述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纵向加强筋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背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框架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的上方;
12、所述第一翻板的下端面设有所述第三框架,所述第二翻板的下端面设有所述第四框架,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五框架,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六框架;
13、所述第五框架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三框架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五框架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翻板的上端面相抵接,所述第六框架的上端面与所述第四框架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六框架的下端面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相抵接。
14、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分别设有多根抵接条,多根所述抵接条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翻板和所述第二翻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一翻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翻板的面积,所述第二翻板的面积小于所述底板的面积。
15、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铰链组,所述铰链组包括第一铰链、第二铰链、第三铰链和第四铰链;
16、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分别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铰链和所述第四铰链分别沿上下方向设置;
17、所述第一铰链的一端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一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框架连接;
18、所述背板的内侧壁还设有连接条,所述第二铰链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条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框架连接;
19、所述第三铰链的一端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三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框架连接;
20、所述第四铰链的一端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四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框架连接。
21、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手推杆,所述手推杆设置于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一侧。
22、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对应的角位处的纵向加强筋向下延伸有延伸段,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延伸段的下端部。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拿取、放置包装材料方便,能够规范地收纳包装材料,对包装材料进行分区摆放,还能够防止包装材料在运输小车内被挤压导致变形,解决了包装材料拿取、放置麻烦,没有隔板导致包装材料不能规范收纳、分区摆放以及包装材料在运输小车内被挤压导致变形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的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设有两块,两块所述第一隔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物料区,两块所述第二隔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物料区,所述第一隔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翻板的宽度,所述第二隔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翻板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还设有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底板的四周围分别设有所述背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背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呈缺角矩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四个角位处沿板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分别设有多根抵接条,多根所述抵接条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翻板和所述第二翻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一翻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翻板的面积,所述第二翻板的面积小于所述底板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链组,所述铰链组包括第一铰链、第二铰链、第三铰链和第四铰链;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推杆,所述手推杆设置于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对应的角位处的纵向加强筋向下延伸有延伸段,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延伸段的下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的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设有两块,两块所述第一隔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物料区,两块所述第二隔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物料区,所述第一隔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翻板的宽度,所述第二隔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翻板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还设有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底板的四周围分别设有所述背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背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呈缺角矩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四个角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林,黄文思,佘树周,陈永向,梁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