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及轧机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4285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及轧机除尘系统,包括下弯管道和上直管道;下弯管道与轧机本体固定连接,下弯管道的一端用于与轧机本体的侧除尘罩的排尘接口连接,另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并设有第一连接部;上直管道的顶端与除尘系统的主管道固定连接,下端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的高度平齐;其中,第一连接部在下弯管道随轧机本体平移时与第二连接部分离,第一连接部在下弯管道随轧机本体平移复位时与第二连接部密封对接。本技术提供的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及轧机除尘系统,下弯管道和上直管道能够在轧机本体平移时相互分离,并在轧机本体复位时重新密封对接,能够提高轧机检修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轧钢除尘,具体涉及一种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及轧机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1、环保除尘措施是轧钢车间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轧钢过程中轧机内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粉尘,因此每个轧机都需要在前侧或后侧安装除尘罩,将除尘罩与车间除尘系统的主管道进行连接,从而使轧钢过程中的烟气粉尘能够排入除尘系统。由于在轧机进行检修如换辊时需要在地轨上平移至扎线的侧方,此时就需要将轧机的侧除尘罩与除尘系统进行拆分。

2、目前,轧机的侧除尘罩与除尘系统主管道之间通过除尘弯管进行连接,除尘弯管的一端与侧除尘罩的排尘接口法兰连接,当需要移动轧机时,需要将连接法兰的一圈螺栓拆除,这个过程十分费时费力,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及轧机除尘系统,旨在解决轧机检修移动时拆卸除尘弯管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包括下弯管道和上直管道;下弯管道与轧机本体固定连接,下弯管道的一端用于与轧机本体的侧除尘罩的排尘接口连接,另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并设有第一连接部;上直管道的顶端与除尘系统的主管道固定连接,下端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的高度平齐;其中,第一连接部在下弯管道随轧机本体平移时与第二连接部分离,第一连接部在下弯管道随轧机本体平移复位时与第二连接部密封对接。

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环和第一半圆罩;第一连接环套接于下弯管道的弯折延伸端;第一半圆罩环绕第一连接环的外边缘设置且顶端与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环和第二半圆罩;第二连接环套接于上直管道的下端;第二半圆罩环绕第二连接环的外边缘设置且底端与第二连接环固定连接;其中,在下弯管道随轧机本体平移时第一半圆罩与第二半圆罩沿水平方向分离;在下弯管道随轧机本体复位时,第一半圆罩和第二半圆罩水平对接形成封闭圆形、且第一半圆罩的顶端与第二连接环的下环面密封贴合、第二半圆罩的底端与第一连接环的上环面密封贴合。

4、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一内封环,第一内封环与第一连接环连接且与第一半圆罩相对分布;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内封环,第二内封环与第二连接环连接且与第二半圆罩相对分布;其中,在第一半圆罩与第二半圆罩水平对接形成封闭圆形时,第一内封环的外环面与第二半圆罩的内周壁密封贴合、且第二内封环的外环面与第一半圆罩的内周壁密封贴合。

5、示例性的,第一内封环的顶端端面为第一斜面,第二内封环的底端端面为第二斜面;在下弯管道随轧机本体平移复位时,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竖直间距逐渐减小。

6、举例说明,第一内封环的外环面上设有第一密封毡条,第二内封环的外环面上设有第二密封毡条。

7、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半圆罩和/或第二半圆罩的周向两个端壁上均设有第三密封毡条;在第一半圆罩和第二半圆罩对接时,第三密封毡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毡条和第二密封毡条抵触。

8、示例性的,第一半圆罩的顶端两个角部均设有第一倒角,第二半圆罩的底端两个角部均设有第二倒角。

9、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内封环的周向两端外环面分别与第一半圆罩的周向两端内壁面贴合固定;第二内封环的周向两端外环面分别与第二半圆罩的周向两端内壁面贴合固定。

10、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半圆罩的周向两端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耳,第二半圆罩的周向两端外壁上设有第二连接耳,在第一半圆罩与第二半圆罩对接时,两个第一连接耳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耳通过紧固件对应连接。

11、本技术提供的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下弯管道上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上直管道上设置的第二连接部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实现分离和密封对接,当需要平移轧机本体时,下弯管道随轧机本体一并平移而与上直管道分离,轧机本体复位时下弯管道随轧机本体一并回位而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沿平移风向重新形成密封对接,从而解决轧机检修时因拆卸除尘管道而费时费力的问题,不仅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而且还能够提高轧机本体的检修工作效率。

1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轧机除尘系统,包括上述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

13、本技术实施提供的轧机除尘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下弯管道和上直管道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而连接,能够在轧机本体平移时相互分离,并在轧机本体复位时重新密封对接,从而能够解决轧机检修时因拆卸除尘管道而费时费力的问题,不仅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而且还能够提高轧机本体的检修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一内封环,所述第一内封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半圆罩相对分布;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内封环,所述第二内封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半圆罩相对分布;其中,在所述第一半圆罩与所述第二半圆罩水平对接形成封闭圆形时,所述第一内封环的外环面与所述第二半圆罩的内周壁密封贴合、且所述第二内封环的外环面与所述第一半圆罩的内周壁密封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封环的顶端端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内封环的底端端面为第二斜面;在所述下弯管道随所述轧机本体平移复位时,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竖直间距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封环的外环面上设有第一密封毡条,所述第二内封环的外环面上设有第二密封毡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罩和/或第二半圆罩的周向两个端壁上均设有第三密封毡条;在所述第一半圆罩和所述第二半圆罩对接时,所述第三密封毡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毡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毡条抵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罩的顶端两个角部均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二半圆罩的底端两个角部均设有第二倒角。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封环的周向两端外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半圆罩的周向两端内壁面贴合固定;所述第二内封环的周向两端外环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半圆罩的周向两端内壁面贴合固定。

9.如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罩的周向两端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二半圆罩的周向两端外壁上设有第二连接耳,在所述第一半圆罩与所述第二半圆罩对接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耳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耳通过紧固件对应连接。

10.轧机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一内封环,所述第一内封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半圆罩相对分布;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内封环,所述第二内封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半圆罩相对分布;其中,在所述第一半圆罩与所述第二半圆罩水平对接形成封闭圆形时,所述第一内封环的外环面与所述第二半圆罩的内周壁密封贴合、且所述第二内封环的外环面与所述第一半圆罩的内周壁密封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封环的顶端端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内封环的底端端面为第二斜面;在所述下弯管道随所述轧机本体平移复位时,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竖直间距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机除尘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封环的外环面上设有第一密封毡条,所述第二内封环的外环面上设有第二密封毡条。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武侯雯松任建新关恒帅赵金伟唐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津西钢板桩型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