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一平专利>正文

涡旋冷真空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946 阅读:7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综合的高效的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包括有新型的三维涡旋力工作、热机涡旋冷真空激发真空能、热膨胀直接转换三维涡旋力做功等原理及其新型的航空发动机构造装置。具体地说:(1)三维涡旋力工作原理是流动气体与筒体内多片螺旋叶道之间进行着连续的、长时间、长距离的加速度,形成强大的旋转力矩和轴向推进力(压力或汲力);(2)热机通过涡旋冷真空,以降低起端点为负压、真空、低温方式激发真空能,产生强大的高温、高压、高速气流,显著地提高热机工作热能效率;(3)热膨胀直接转为涡旋力做功,有效地提高热机的工作效率;(4)新型的航空发动机构件设计制造装置,提高航空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具有更高效、节能、强劲动力、低噪音、低红外特征、高热效率、高热功转换率、高工作安全系数、材料受力合理、生产制作维修方便、工作寿命长、操作灵活性强,适应各类不同航空器性能的要求。标志着是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综合的高效的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包括有充分符合流体力学的三 维涡旋力工作原理,有创新的热机涡旋冷激发真空能及三控制六程序原理、有新型的涡旋 热功直接转换原理,及其新型的构造装置。突破性地提高热机的热能效率(Ctl(传统热机热 能)+(;(涡旋热机真空热能))和热机工作效率、航空发动机工作效率。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始于1913年法国雷恩 洛兰提出了冲压发动机设计并获得专利。1930 年英国弗兰克·惠特尔获得喷气发动机专利,11年后他设计的发动机首次飞行,成为涡轮 喷气发动机的鼻祖。二战后,随时间的推移,技术革新出现,不断满足了快速发展的亚音速 民航机,大型运输机和高速度、高灵活的战斗机等不同性能要求的航空器。由此,出现了许 许多多各种型号的涡轮(涡喷/涡扇)发动机。鉴于航空发动机制造的综合性、复杂性、苛 求性,这对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安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成为工业强国的一个重要标 志,一个国家的“名片”。我国的航空发动机起步晚,虽有足够的长进,但整体的关键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 权,大多停留在抄袭、仿制、改进阶段上,总是落在人家的后面;加上现有传统的涡轮/涡扇 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综合的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包括新型的三维涡旋力工作原理,热机涡旋冷激发真空能原理、热膨胀直接转为涡旋力做功原理,及其新型的航空发动机构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涡旋冷真空航空发动机的三维涡旋力工作原理及其热机的涡旋冷激发真空能,及其热膨胀进行的涡旋热功转换等三个不同功能机体,组成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发动机整体。即“三机一体”,或(A)-(C)-(B)。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综合的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包括新型的三维涡旋力工作原理,热机涡旋冷激发真空能原理、热膨胀直接转为涡旋力做功原理,及其新型的航空发动机构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涡旋冷真空航空发动机的三维涡旋力工作原理及其热机的涡旋冷激发真空能,及其热膨胀进行的涡旋热功转换等三个不同功能机体,组成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发动机整体。即“三机一体”,或(A) (C) (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涡旋力工作原理,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涡旋冷真空航空 发动机,其(A,B)机体由旋转筒体4,与多片(奇数)弧形螺旋叶片2,组成封闭三维涡旋叶 道3,叶道3在(主动或被动)旋转中,叶片与气流体之间产生连续的、长距离、长时间地加 速度,按力学规律产生环向切向力、径向向心力、轴向推进力,转化为强劲的旋转力矩和轴 向推进力(压力、或汲力、吸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机涡旋冷激发真空能原理,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涡旋冷真 空航空发动机中的热机以负压力为起点,有效增加热膨胀的高温、高压、高热能气流,提高 热机热效率及涡旋直接热功转换,称其为涡旋冷真空热机工作原理,有前端(A) 4,是涡旋 进气(混合燃油、空气)加压;中端(C) 20,球形燃烧器;后端(B) 16,在热膨胀涡旋做功及排 气后转为涡旋冷真汲气,使(C)燃烧室达到低于热能“界变”值,即额定的“压力(P。)、体积 V0)、温度(T。)”,产生负值的“压力(Pe)、体积OQ、温度(Te) ”,加大了热机起终端的压力差, 实现激发真空能,产生超乎传统热机(Ctl (传统热机热能,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汪一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