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载物框的横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584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顶载物框的横杆,该横杆安装于车顶载物框内,横杆包括连接部和承载部,连接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承载部的两端,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腔、第二连接腔,第一连接腔内设有第一连接螺栓,第二连接腔内设有第二连接螺栓,连接部、承载部通过第一连接螺栓连接,横杆、车顶载物框通过第二连接螺栓连接,承载部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可拆卸的胶条。可拆式的连接部和承载部,以及螺栓的连接,使得本技术无论是连接部和承载部、还是连接部与车顶载物框之间的拆装都更加灵活,能够根据行李尺寸及时调整横杆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需求。横杆上设置的胶条可以增加行李与该横杆的摩擦,防止行车过程中行李滑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车顶载物框的横杆


技术介绍

1、通常,车辆车顶行李架是安装在诸如suv(即,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车辆上的时髦且重要的部件,并且还可装备有可功能性地承载附加行李的装置。它能承载车辆后备厢放不下的东西,比如体积大的行李、自行车、折叠床等。只需要将货物固定到位,特别是在货物上加装上行李绳网,便可以携带更多的东西。

2、上述附加行李需放置在车顶载物框的横杆上,现有的车顶载物框的横杆大多是一根金属管,并且是直接焊接在车顶载物框上,无法调整间距,对于尺寸不一的行李较难固定住,金属管与行李之间的摩擦较小,行李容易发生滑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拆装、能够调整间距且不易使行李发生滑落的车顶载物框的横杆。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顶载物框的横杆,该横杆安装于车顶载物框内,所述横杆包括连接部和承载部,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承载部的两端,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腔、第二连接腔,所述第一连接腔内设有第一连接螺栓,所述第二连接腔内设有第二连接螺栓,所述连接部、承载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连接,所述横杆、车顶载物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螺栓连接,所述承载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可拆卸的胶条。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腔内设有u型槽,所述第二连接螺栓置于所述u型槽内。能使第二连接螺栓的螺杆露出部分较少,保证第二连接螺栓的连接更稳定,使得该横杆与车顶载物框的连接更紧固。p>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型槽的上端面设有多个加强筋。加强筋能够增强u型槽的强度和刚度,防止第二连接螺栓拧动过程中因应力不均导致u型槽发生变形。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顶载物框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连接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车顶载物框上间隔设置的螺纹孔,改变横杆的安装位置,能够起到调节横杆位置的作用,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行李的放置。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孔间隔设置在所述车顶载物框上。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cm~30cm。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条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凸起。胶条上的凸起能够增大横杆与行李之间的摩擦,防止行车过程中行李滑落。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圆弧过渡。由于凸起具有两个斜面,当行李放置在该横杆上后,进一步增加行李与胶条之间的摩擦,使得行李无论是从哪个方向拖动,都需要拖行一段“上升面”,更加费力,进一步避免了行车过程中行李滑落。

1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可拆式的连接部和承载部,以及螺栓的连接,使得本技术无论是连接部和承载部、还是连接部与车顶载物框之间的拆装都更加灵活,能够根据行李尺寸及时调整横杆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需求。横杆上设置的胶条可以增加行李与该横杆的摩擦,防止行车过程中行李滑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顶载物框的横杆,该横杆安装于车顶载物框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包括连接部和承载部,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承载部的两端,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腔、第二连接腔,所述第一连接腔内设有第一连接螺栓,所述第二连接腔内设有第二连接螺栓,所述连接部、承载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连接,所述横杆、车顶载物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螺栓连接,所述承载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可拆卸的胶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载物框的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腔内设有U型槽,所述第二连接螺栓置于所述U型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顶载物框的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的上端面设有多个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载物框的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载物框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连接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顶载物框的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间隔设置在所述车顶载物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顶载物框的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cm~3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载物框的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顶载物框的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圆弧过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顶载物框的横杆,该横杆安装于车顶载物框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包括连接部和承载部,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承载部的两端,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腔、第二连接腔,所述第一连接腔内设有第一连接螺栓,所述第二连接腔内设有第二连接螺栓,所述连接部、承载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连接,所述横杆、车顶载物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螺栓连接,所述承载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可拆卸的胶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载物框的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腔内设有u型槽,所述第二连接螺栓置于所述u型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顶载物框的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的上端面设有多个加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红平
申请(专利权)人:捷柯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