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三桁式连续钢桁梁顶推装置及其布置方 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桥梁施工逐步向沿海地区进军,需要建设的钢桁梁桥日益 增多。在跨越大江、大河时,经常采用大跨度、多跨连续(或临时连续后简支)的钢桁梁桥。现阶段,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桥进行架设施工时,常采用以下几种施工方法,一是利 用吊索塔架进行悬臂拼装施工方法,二是通过加临时墩进行悬臂拼装,第三种方法是顶推 法。上述前两种施工方法一般采用散拼的方法进行,施工工期较长,而且受施工环境 影响大。利用吊索塔架进行悬臂拼装施工,不安全因素较多、施工复杂;通过加临时墩进行 悬臂拼装施工,临时墩投入大、修建难度高、费用高。顶推法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和临时墩, 并且占用场地少,可以更好地保证质量并缩短施工工期,但是该方法国内倘未有在三桁式 连续钢桁梁架设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三桁式连续钢桁梁施工复杂、费用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三桁式连续钢桁梁 顶推装置,包括左、中、右三组支撑结构,滑道梁,垂直顶升千斤顶和水平连 ...
【技术保护点】
三桁式连续钢桁梁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中、右三组支撑结构,包括由沿桥向在墩身的前后两侧各设置的一排混凝土立柱,每排混凝土立柱各三根,立柱与墩身沿桥向分别组成所述左、中、右三组支撑结构; 滑道梁,包括左、右边桁滑道梁和中桁滑道梁三组,分别设置在左、中、右三组支撑结构上,与钢桁梁的左、右边桁和中桁相对应,每组滑道梁纵桥向长度大于钢桁梁的一个节段,分别由前、后滑道梁和中滑道梁组成,前、后滑道梁通过预埋件与墩帽和混凝土立柱固定,中滑道梁支撑在墩身上且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前、后滑道梁固定连接;三组滑道梁的前、后两端分别并排放置两个滑块; 垂直顶升千斤顶和水平连续顶推千斤 ...
【技术特征摘要】
三桁式连续钢桁梁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中、右三组支撑结构,包括由沿桥向在墩身的前后两侧各设置的一排混凝土立柱,每排混凝土立柱各三根,立柱与墩身沿桥向分别组成所述左、中、右三组支撑结构;滑道梁,包括左、右边桁滑道梁和中桁滑道梁三组,分别设置在左、中、右三组支撑结构上,与钢桁梁的左、右边桁和中桁相对应,每组滑道梁纵桥向长度大于钢桁梁的一个节段,分别由前、后滑道梁和中滑道梁组成,前、后滑道梁通过预埋件与墩帽和混凝土立柱固定,中滑道梁支撑在墩身上且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前、后滑道梁固定连接;三组滑道梁的前、后两端分别并排放置两个滑块;垂直顶升千斤顶和水平连续顶推千斤顶,左、右边桁滑道梁的前滑道梁的前端设有操作平台,水平连续顶推千斤顶安装在操作平台上,并通过拉索锚固在钢桁梁的后端,左、右边桁滑道梁以及中桁滑道梁的前部各设置四台垂直顶升千斤顶,位于滑道梁前端的滑块设置在垂直顶升千斤顶的后方且通过定位块限制滑块前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桁式连续钢桁梁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滑道梁顶面上铺设有 钢板并与其顶面点焊,钢板顶面上焊接有不锈钢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桁式连续钢桁梁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中滑道梁的整体高度 小于前、后滑道梁,并通过垫石支撑在墩身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桁式连续钢桁梁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垂直顶升千斤顶上分 别设有抄垫垫块,所述抄垫垫块为标准钢铸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桁式连续钢桁梁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左滑块体,其右侧面上设有若干左连接臂;右滑块体,其左侧面上设有若干右连接臂,左连接臂与右连接臂分别铰接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桁式连续钢桁梁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臂的右 端面上设有第一条状凸块,所述右连接臂的左端面上设有与第一条状凸块相适配的第一凹 槽,第一条状凸块插装在第一凹槽内且分别通过销轴铰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桁式连续钢桁梁顶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堂,涂满明,毛伟琦,姚发海,张瑞霞,张爱花,唐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