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带钢升降速擦伤缺陷的方法及带钢传送机组的转向辊技术

技术编号:4084487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降低成本的消除带钢升降速擦伤缺陷的方法及带钢传送机组的转向辊。带钢由具有转向辊的带钢传送机组输送,而消除带钢升降速擦伤缺陷的方法是:增大所述转向辊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使得当带钢达到最大输送速度时,所述带钢与所述转向辊之间仍为滚动摩擦,优选所述转向辊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3.0~3.5μm,最好为Ra=3.0μm。该带钢传送机组的转向辊的辊体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3.0~3.5μm。通过增大转向辊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在带钢传送机组升降速时带钢与转向辊之间保持滚动摩擦,有效消除带钢升降速时因与转向辊之间的发生滑动表面擦伤缺陷,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可适用于带钢卷取机组、平整机组、镀锌机组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工艺
,尤其涉及了带钢传送机组升降速过程中带钢表面 缺陷控制技术,特别是一种带钢传送机组的转向辊。
技术介绍
目前,带钢带钢连续生产线,例如重卷机组、镀锌机组及平整机组在卷取控制时, 出于带钢从出口到卷取装置的传送距离较长且维持上游工步恒定加工位置的考虑,通常设 置一个转向辊装置以实现平衡和转向作用。为减小使用转向辊对带钢表面质量的影响,转 向辊表面镀铬,光洁度较高,其工作面粗糙度Ra值正常范围为0. 3 0. 7 μ m,最大值不超过 1.0 μ m,且带有与带钢运行速度同步的主驱动装置。为实现转向装置与带钢的严格同步运 转,需要增设非常精准的数字式交(直)流传动调速装置以及复杂的传动机械部件。无疑 会增加投资成本而且还存在受安装空间位置局限问题。但由于很难控制该驱动与卷取机等 工作机的严格速度匹配,且当速度不匹配时,就会因带钢与转向辊之间的滑动摩擦而带来 带钢表面擦伤缺陷问题。如果转向辊采用不带传动的惰性辊方式,那么实际运行中,卷取机包绕钢卷初期, 钢卷卷径较小,转向辊上带钢的包角较小,特别是在生产0. 5mm的薄、窄料时,卷取张力设 定较小,当卷取速度升、降变化时,带钢与转向辊之间的摩擦力矩不足以克服转向辊自身的 附加摩擦力矩、空转力矩、惯性力矩,必然会造成带钢与转向辊之间的滑动摩擦,从而导致 在带钢表面产生周期性擦伤缺陷,缺陷带钢长度达百米以上,直至滑动摩擦消除为止。分析上述擦伤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转向辊在长期使用中很难保持光洁的表 面。辊身淬硬层磨损掉之后,表面硬度大幅降低及硬度不均勻性显现。伴随带钢表面残留 的硬质点(如焊渣、金属碎屑等)容易压入,辊身表面会逐渐出现凹凸缺陷。一旦转向辊 打滑,转向辊的表面凹凸缺陷就反映在带钢上了。解决上述缺陷的传统的处理方法有其一,对转向辊纳入周期管理,实施定期更 换,但这种方法不能从本质上解决由于转向辊硬度衰减而重复出现同样的缺陷问题。试图 通过改善表面热处理工艺,提高淬硬层,延长换辊周期,就必须付出额外的加工成本。其二,也考虑过在带钢升降速阶段增大转向辊的包角,改变二者间的接触面积,从 而改变转向辊的受力状况来解决该擦伤缺陷问题,但受必须保持飞剪正常工作位置的限 制,包角有效调节范围非常小,经过多次试验也未能成功。其三,考虑增大卷取张力,但受轧制工艺及后续加工生产线的工艺条件限制,只能 在有限范围内改变卷取张力设定,不能无限制增大卷取张力,改善转向辊打滑带来的带钢 表面擦划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消除带钢升降速擦伤缺陷方法成本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成本的消除带钢升降速擦伤缺陷的方法及带钢传送机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消除带钢升降速擦伤缺陷的方法, 带钢由具有转向辊的带钢传送机组输送,增大所述转向辊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使得当 带钢达到最大输送速度时,所述带钢与所述转向辊之间仍为滚动摩擦。所述带钢传送机组输送带钢的速度范围为0 1200m/min,张力< 45KN,所述转向 辊的包角范围为15° 30°,转向辊的直径为392 400mm,所述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为 Ra = 3. 0 3. 5 μ m。所述转向辊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 = 3. Ομπι。带钢传送机组的转向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 = 3. 0 3. 5 μ m。所述辊体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 = 3. 0 μ 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大转向辊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在带钢传送机组 升降速时带钢与转向辊之间保持滚动摩擦,有效消除带钢升降速时因与转向辊之间的发生 滑动表面擦伤缺陷,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可广泛适用于卷取机组、平整机组、镀锌机组等 要用到转向辊的带钢传送机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卷取机组的示意图。图2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卷取机组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上夹送辊,2-下夹送辊,3-转向辊,4-卷取机,5-带钢,6-转向辊, 7_工作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某卷取机组包括由上夹送辊1、下夹送辊2送出的带钢5经转向辊3 后在卷取机4上卷成钢卷。所述转向辊3的工作面的表面光洁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取Ra = 0.2 μ m0带钢在卷取速度达到700m/min以上时,带钢无法带动转向辊3,造成带钢5拖动转 向辊3运动从而导致带钢5上表面产生擦伤缺陷。缺陷周期长度约1. 2m左右,缺陷带钢长 度 120m。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消除带钢升降速擦伤缺陷的方法,带钢由具有转向辊6的带 钢传送机组输送,增大所述转向辊6的工作面7的表面粗糙度,使得当带钢5输送速度改变 时,所述带钢5与所述转向辊6之间仍为滚动摩擦,可避免带钢5与转向辊6之间的滑动摩 擦,减少转向辊工作面7的凹凸缺陷,从而有效消除带钢升降速时的表面擦伤缺陷。根据现在通常的带钢输送机组布置及最大卷径引起的带钢位置变化,一般所述带 钢传送机组输送带钢的速度范围为0 1200m/min,张力彡45KN,所述转向辊6的包角范围 为15° 30°,转向辊6的直径为392 400mm,则当所述转向辊6的工作面7的表面粗糙 度为3. 0 3. 5 μ m时,既能避免转向辊6打滑,保证升、降速时带钢5与所述转向辊6之间 仍为滚动摩擦,又能避免因工作面7的表面粗糙度过大带来带钢表面质量的新缺陷。根据多次试验,所述转向辊6的工作面7的表面粗糙度最好为Ra = 3. 0 μ m,能够 适应现有的通常带钢传输速度范围内的变化而不产生转向辊打滑,该通常带钢传输速度范围为≤800m/min。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带钢传送机组,包括驱动辊和转向辊6,所述转向辊6的表面 粗糙度为Ra = 3. 0 3. 5 μ m。优选地,所述转向辊6的表面粗糙度为Ra = 3. 0 μ m。实施例如图1所示,某卷取机组转向辊原设计情况见表1。表1机组设计参数 对上述卷取机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适应性改造,对转向辊3的工作面7用激 光毛化装置进行处理,将其改造为带表面粗糙度的转向辊6,其工作面7分别采用0.6μπκ 2. 0 μ m、3. 0 μ m、3. 5 μ m四种表面粗糙度。在如下条件下进行工业生产验证,其一,轧制带钢 规格原料厚度2. 30mm、宽度950mm,成品厚度0. 5mm、宽度950mm,钢种Stl2 ;其二,轧制成 品机架采用Ra值0. 5 μ m的光面工作辊,经测量轧制后的带钢表面粗糙度Ra值分布范围为 0. 27 0. 45 μ m ;其三,采用润滑轧制,该品种的最大轧制工艺速度为970m/min ;其四,轧制 成品卷在机旁的表面质量检查台上进行开平检查质量。具体使用效果见下表2。表2使用效果 经生产实践验证,转向辊6之工作面7的表面粗糙度在2. 0 3. 5 μ m范围内较原 使用的低粗糙度光洁辊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了带钢5与转向辊6之间相对滑动引起的 带钢表面缺陷。表2数据表明,当辊面粗糙度达到3. 0 μ m时与3. 5 μ m的使用效果基本接 近,均能有效避免带钢上表面擦伤缺陷的产生。故优选辊面粗糙度Ra值为3.0μπι。经上述激光毛化装置处理到辊面粗糙度达到3. 0 μ 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消除带钢升降速擦伤缺陷的方法,带钢由具有转向辊(6)的带钢传送机组输送,其特征是:增大所述转向辊(6)的工作面(7)的表面粗糙度,使得当带钢(5)输送速度改变时,所述带钢(5)与所述转向辊(6)之间仍为滚动摩擦。

【技术特征摘要】
消除带钢升降速擦伤缺陷的方法,带钢由具有转向辊(6)的带钢传送机组输送,其特征是增大所述转向辊(6)的工作面(7)的表面粗糙度,使得当带钢(5)输送速度改变时,所述带钢(5)与所述转向辊(6)之间仍为滚动摩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带钢升降速擦伤缺陷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带钢传送 机组输送带钢的速度范围为0 1200m/min,张力彡45KN,所述转向辊(6)的包角范围为 15° 30°,转向辊(6)的直径为392 400mm,所述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斌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