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408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包括壳体、器械模块、介入模块及输送模块,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壳体的壳壁设置器械出口,器械模块包括器械本体及卷绕释放组件,卷绕释放组件包括转动体及单向转动机构,器械本体螺旋卷绕于转动体,转动体通过单向转动机构设置于容置腔内,介入模块包括介入驱动装置及介入器械,驱动管的两端分别与介入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以及介入器械连接,输送模块设置于容置腔内并位于器械模块与器械出口之间,输送模块用于牵引输送器械本体至器械出口。上述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利用单向转动机构阻止转动体向设定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从而避免器械输送过程中的打滑、后移等现象,保证器械的稳定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


技术介绍

1、消化道、呼吸道等自然腔道是人类常见疾病好发部位,由于病灶处于人体自然腔道内部,因此医务人员需要通过人体正常腔道或人工建立的通道,在内窥镜器械的辅助下对局部病灶进行观察取样或者切除、引流、止血、修补等,来进行诊断治疗;现有的柔性器械种类丰富,例如但不限于夹钳类(活检钳)、电凝电切类、注射类等,目前现有柔性器械使用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配合、操作复杂并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随着机器人辅助技术的发展,医生可以通过调节手柄开关和按钮就可以医疗器械的输送长度和姿态,但是,已有的软式内镜输送装置在进行操作时,存在器械容易打滑的问题,影响器械的稳定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以避免在器械输送过程中出现打滑的情况,保证器械的稳定输送。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包括:

4、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壳体的壳壁设置有器械出口,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驱动管通道,所述第一驱动管通道具有沿直线设置的出口导向段;

5、器械模块,所述器械模块包括器械本体以及卷绕释放组件,所述器械本体包括器械外套管以及驱动管,所述卷绕释放组件包括转动体以及单向转动机构,所述转动体与所述出口导向段同轴地套设于所述出口导向段外,所述转动体通过所述单向转动机构单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器械外套管螺旋卷绕于所述转动体外,所述转动体设置有第二驱动管通道,所述第二驱动管通道沿所述转动体的径向贯穿所述转动体的侧壁,所述第二驱动管通道在所述转动体内的一端与所述出口导向段的出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管通道在所述转动体外的一端与所述器械外套管的入口端对应设置;

6、介入模块,所述介入模块包括介入驱动装置以及介入器械,所述介入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管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管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驱动管通道、所述第二驱动管通道以及所述器械外套管与所述介入器械连接;

7、输送模块,所述输送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器械模块与所述器械出口之间,所述输送模块与所述器械本体配合,以将所述器械本体从所述器械出口输出。

8、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卷绕释放组件还包括固定体,所述固定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转动体同轴地套设于所述转动体外,所述固定体的内壁设置第一螺旋凹槽,所述转动体的外壁设置第二螺旋凹槽,所述第一螺旋凹槽与所述第二螺旋凹槽配合围成容纳所述器械本体的螺旋通道。

9、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单向转动机构包括棘轮、棘爪以及安装基体,所述棘轮与所述安装基体这两者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转动体,所述棘轮与所述安装基体这两者中的另一者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棘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基体,所述棘爪与所述安装基体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所述棘爪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与所述棘轮的棘轮齿啮合,以使所述转动体沿设定方向单向转动。

10、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模块包括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传动机构以及两个输送辊,两个所述输送辊的辊轴平行并排且垂直所述器械出口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两个所述输送辊传动连接,以使两个所述输送辊同步反向转动,两个所述输送辊与所述器械本体夹持配合。

11、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第一同步齿轮组,所述第一同步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以及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两个所述输送辊中的一个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两个所述输送辊中的另一个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

12、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变向齿轮组,所述变向齿轮组包括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13、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模块还包括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与所述器械出口之间,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动机构以及两个输送滑块,两个所述输送滑块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两个所述输送滑块同步沿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至所述器械出口方向往复移动,且两个所述输送滑块沿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至所述器械出口方向移动时逐渐相互靠近,以夹持所述器械本体向所述器械出口方向输送。

14、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同步齿轮组以及连杆机构,所述第二同步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以及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关于所述器械本体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分别通过所述连杆机构与两个所述输送滑块传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驱动杆以及摆动杆,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上分别同轴设置有所述驱动杆,所述摆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输送滑块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

15、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模块还包括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与所述器械出口之间,所述器械本体穿设于所述直线轴承。

16、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介入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电机以及传动件,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驱动管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件直线移动。

17、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介入器械为注射器,所述介入模块还包括第四驱动电机以及压缩球囊,所述传动件为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管的第一端,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通过柔性管路与所述压缩球囊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压缩球囊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挤压板上,所述压缩球囊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用于压缩所述压缩球囊。

18、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缩球囊包括伸缩外壳、药物球囊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伸缩外壳包括伸缩壁以及连接于所述伸缩壁两端的端壳,两个所述端壳中的一个与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两个所述端壳中的另一个设置流体通道并固定于所述挤压板,所述药物球囊位于两个所述端壳之间,所述流体通道与所述柔性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两个所述端壳之间。

19、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有至少三个,且各个所述第二弹性件围绕所述药物球囊的周向均布。

20、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隔离挡板,所述隔离挡板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器械腔、驱动腔、传动腔、输送腔以及介入腔,所述卷绕释放组件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释放组件还包括固定体,所述固定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转动体同轴地套设于所述转动体外,所述固定体的内壁设置第一螺旋凹槽,所述转动体的外壁设置第二螺旋凹槽,所述第一螺旋凹槽与所述第二螺旋凹槽配合围成容纳所述器械本体的螺旋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转动机构包括棘轮、棘爪以及安装基体,所述棘轮与所述安装基体这两者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转动体,所述棘轮与所述安装基体这两者中的另一者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棘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基体,所述棘爪与所述安装基体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所述棘爪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与所述棘轮的棘轮齿啮合,以使所述转动体沿设定方向单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模块包括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传动机构以及两个输送辊,两个所述输送辊的辊轴平行并排且垂直所述器械出口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两个所述输送辊传动连接,以使两个所述输送辊同步反向转动,两个所述输送辊与所述器械本体夹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第一同步齿轮组,所述第一同步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以及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两个所述输送辊中的一个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两个所述输送辊中的另一个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变向齿轮组,所述变向齿轮组包括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模块还包括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与所述器械出口之间,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动机构以及两个输送滑块,两个所述输送滑块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两个所述输送滑块同步沿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至所述器械出口方向往复移动,且两个所述输送滑块沿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至所述器械出口方向移动时逐渐相互靠近,以夹持所述器械本体向所述器械出口方向输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同步齿轮组以及连杆机构,所述第二同步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以及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关于所述器械本体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分别通过所述连杆机构与两个所述输送滑块传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驱动杆以及摆动杆,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上分别同轴设置有所述驱动杆,所述摆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输送滑块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模块还包括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与所述器械出口之间,所述器械本体穿设于所述直线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电机以及传动件,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驱动管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件直线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器械为注射器,所述介入模块还包括第四驱动电机以及压缩球囊,所述传动件为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管的第一端,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通过柔性管路与所述压缩球囊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压缩球囊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挤压板上,所述压缩球囊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用于压缩所述压缩球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球囊包括伸缩外壳、药物球囊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伸缩外壳包括伸缩壁以及连接于所述伸缩壁两端的端壳,两个所述端壳中的一个与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两个所述端壳中的另一个设置流体通道并固定于所述挤压板,所述药物球囊位于两个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释放组件还包括固定体,所述固定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转动体同轴地套设于所述转动体外,所述固定体的内壁设置第一螺旋凹槽,所述转动体的外壁设置第二螺旋凹槽,所述第一螺旋凹槽与所述第二螺旋凹槽配合围成容纳所述器械本体的螺旋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转动机构包括棘轮、棘爪以及安装基体,所述棘轮与所述安装基体这两者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转动体,所述棘轮与所述安装基体这两者中的另一者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棘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基体,所述棘爪与所述安装基体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所述棘爪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与所述棘轮的棘轮齿啮合,以使所述转动体沿设定方向单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模块包括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传动机构以及两个输送辊,两个所述输送辊的辊轴平行并排且垂直所述器械出口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两个所述输送辊传动连接,以使两个所述输送辊同步反向转动,两个所述输送辊与所述器械本体夹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第一同步齿轮组,所述第一同步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以及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两个所述输送辊中的一个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两个所述输送辊中的另一个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变向齿轮组,所述变向齿轮组包括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模块还包括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与所述器械出口之间,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动机构以及两个输送滑块,两个所述输送滑块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两个所述输送滑块同步沿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至所述器械出口方向往复移动,且两个所述输送滑块沿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至所述器械出口方向移动时逐渐相互靠近,以夹持所述器械本体向所述器械出口方向输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器械输送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维张芳敏刘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云力境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