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油液压力开关制造技术_技高网

油液压力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335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液压力开关,其在启动时能正常顶推顶杆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油液压力开关包括安装柱筒、保护壳、微动开关、顶杆和弹簧,安装柱筒内具有安装腔,顶杆安装于安装腔,安装柱筒的下端开设有进液通道,顶杆上设有挡块,挡块将安装腔分为上腔和下腔,进液通道与下腔连通,顶杆的下端开设有过液通道,弹簧安装于上腔,保护壳安装于安装柱筒的上端,微动开关安装于保护壳内,顶杆的上端与微动开关的触头相正对,顶杆的下端并在下腔的底面而盖住进液通道时处于第一位置,顶杆的上端顶推微动开关的触头时处于第二位置,弹簧恒具有顶推顶杆向下运动至第一位置的趋势,进液通道在顶杆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过液通道与下腔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液压力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液压力开关。


技术介绍

1、压力开关,在润滑装置里面所起的作用,就是用来检测管路的压力,油泵分配器在供油的时候需要由足够的压力,而足够高的压力和足够低的压力的话,就靠这个压力开关来输出信号的,压力开关的功能就是把被测管路的油压高低信号值转化为开关量,并通过信号线输出通路或断路的指令。在常规状态下,当没有压力或者压力比较低,达不到压力开关的激活值时,那么它就是不通的,当管路内的压力达到那个能激活压力的时候,它就会发生通的信号。

2、现有压力开关通过油液顶推顶杆而触发微动开关打开,但是在机器启动的初期,由于顶杆的端面面积很小,即使管路压力足够高,也顶不开顶杆,这导致误检测的出现。另外,现有的压力开关防水性不高。因此,亟需一种启动时正常顶推顶杆运动的油液压力开关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启动时正常顶推顶杆运动的油液压力开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油液压力开关包括安装柱筒、保护壳、微动开关、顶杆和弹簧,安装柱筒内具有安装腔,顶杆安装于安装腔,安装柱筒的下端开设有进液通道,顶杆上设有挡块,挡块将安装腔分为上腔和下腔,进液通道与下腔连通,顶杆的下端开设有过液通道,弹簧安装于上腔,保护壳安装于安装柱筒的上端,微动开关安装于保护壳内,顶杆的上端穿出安装柱筒并穿入保护壳,顶杆的上端与微动开关的触头相正对,微动开关位于顶杆的上方,顶杆的下端并在下腔的底面而盖住进液通道时处于第一位置,顶杆的上端顶推微动开关的触头时处于第二位置,弹簧恒具有顶推顶杆向下运动至第一位置的趋势,进液通道在顶杆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过液通道与下腔相连通。

3、较佳地,顶杆的下端面通过开槽的方式形成过液通道。

4、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油液压力开关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下端安装安装柱筒的上端,保护壳安装于连接件的上端,弹簧设于连接件与挡块之间,顶杆向上穿出。

5、较佳地,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一台阶面结构,一波形垫片套装于连接件,波形垫片设于保护壳与第一台阶面结构之间。

6、较佳地,连接件的上端外侧面开设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中安装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抵接于保护壳的内壁,挡块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二环槽,第二环槽中安装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抵接于下腔的侧壁。

7、较佳地,连接件内设有第二台阶面结构,第二台阶面结构安装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抵压至顶杆,安装柱筒开设有与上腔连通的排气通孔。

8、较佳地,顶杆上套装有第四密封圈,第四密封圈设于挡块的下方,第四密封圈抵压至下腔的侧壁。

9、较佳地,保护壳为金属壳结构,保护壳包括底壳和盖合于底壳上的面壳,微动开关安装于底壳中,底壳通过锁定螺母锁定于连接件。

10、较佳地,底壳的左侧面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二侧面连接于第一侧面,第一侧面呈竖直布置,第二侧面呈向右倾斜布置,底壳的右侧面包括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均呈竖直布置,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呈一左一右设置。

11、较佳地,安装柱筒的下端形成插接头结构,插接头结构的直径小于安装柱筒的直径,进液通道设于插接头结构中。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顶杆的下端设置过液通道,即使管路中的油液很小时,油液也可以经过液通道流进下腔中,在管路的油液压力达到预设值后,可直接顶推挡块从而顶推顶杆向上运动。油液不是通过顶推顶杆的端面的方式驱使顶杆运动,而是通过将油液经过液通道引入下腔中,油液通过顶推挡块而驱使顶杆向上运动,挡块的受力面积大,这有助于根据管路中油液压力而快速响应,克服开机初期因端面面积小而难以顶开顶杆的问题,实现启动时正常顶推顶杆运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柱筒、保护壳、微动开关、顶杆和弹簧,所述安装柱筒内具有安装腔,所述顶杆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安装柱筒的下端开设有进液通道,所述顶杆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将所述安装腔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下腔连通,所述顶杆的下端开设有过液通道,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上腔,所述保护壳安装于所述安装柱筒的上端,所述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顶杆的上端穿出所述安装柱筒并穿入所述保护壳,所述顶杆的上端与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头相正对,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顶杆的上方,所述顶杆的下端并在所述下腔的底面而盖住所述进液通道时处于第一位置,所述顶杆的上端顶推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头时处于第二位置,所述弹簧恒具有顶推所述顶杆向下运动至第一位置的趋势,所述进液通道在所述顶杆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过液通道与所述下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下端面通过开槽的方式形成所述过液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下端安装所述安装柱筒的上端,所述保护壳安装于所述连接件的上端,所述弹簧设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挡块之间,所述顶杆向上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一台阶面结构,一波形垫片套装于所述连接件,所述波形垫片设于所述保护壳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结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外侧面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中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抵接于所述保护壳的内壁,所述挡块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中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抵接于所述下腔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内设有第二台阶面结构,所述第二台阶面结构安装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抵压至所述顶杆,所述安装柱筒开设有与所述上腔连通的排气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上套装有第四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圈设于所述挡块的下方,所述第四密封圈抵压至所述下腔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为金属壳结构,所述保护壳包括底壳和盖合于所述底壳上的面壳,所述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底壳中,所述底壳通过锁定螺母锁定于所述连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左侧面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呈竖直布置,所述第二侧面呈向右倾斜布置,所述底壳的右侧面包括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均呈竖直布置,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呈一左一右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筒的下端形成插接头结构,所述插接头结构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柱筒的直径,所述进液通道设于所述插接头结构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柱筒、保护壳、微动开关、顶杆和弹簧,所述安装柱筒内具有安装腔,所述顶杆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安装柱筒的下端开设有进液通道,所述顶杆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将所述安装腔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下腔连通,所述顶杆的下端开设有过液通道,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上腔,所述保护壳安装于所述安装柱筒的上端,所述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顶杆的上端穿出所述安装柱筒并穿入所述保护壳,所述顶杆的上端与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头相正对,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顶杆的上方,所述顶杆的下端并在所述下腔的底面而盖住所述进液通道时处于第一位置,所述顶杆的上端顶推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头时处于第二位置,所述弹簧恒具有顶推所述顶杆向下运动至第一位置的趋势,所述进液通道在所述顶杆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过液通道与所述下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下端面通过开槽的方式形成所述过液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下端安装所述安装柱筒的上端,所述保护壳安装于所述连接件的上端,所述弹簧设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挡块之间,所述顶杆向上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一台阶面结构,一波形垫片套装于所述连接件,所述波形垫片设于所述保护壳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结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恒刘彦菲易世宝
申请(专利权)人:宝腾智能润滑技术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