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城市公交线路停靠站设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1392 阅读:9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公交线路停靠站设置方法,涉及城市公交规划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公交停靠站设置与乘客平均公交出行时间、公交平均运行时间、单位长度公交服务覆盖面积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采用修正的向量评估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公交停靠站设置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充分考虑了公交停靠站设置对乘客、公交运营和城市公交系统三个方面的影响,在保证乘客公交出行时间与公交的运行时间尽可能小的情况下,使公交服务的覆盖面积尽可能的大。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大幅提高了公交停靠站设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城市公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公交规划
,尤其涉及一种城市公交线路停靠站设置方 法。
技术介绍
公共交通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等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公交停靠站作为联系乘客与公交服务的纽带,是公交系统实现其服务功能的最重要环节, 而公交停靠站设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决定乘客乘坐公交车的便利性与公交服务的准点性。 因此,对于公交线路停靠站设置的研究对于缓解公交车辆的准点率,提升乘客乘行的便利 性,提升乘客满意程度有重要意义。公交停靠站设置通常是在公交线路已确定的情况下,起点、终点及线路长度均是 已知的,此时,仅需要确定各停靠站的设置位置,而通常公交线路上的公交停靠站是按照整 个线路长度平均设置的,因此,问题就转化为寻找最合适的公交停靠站间距。就当前城市公 交停靠站设置方法而言,主要出发点分为两种一是从乘客的角度出发,考虑乘客的平均出 行时间最小;二是从公交系统的角度出发,考虑公交运营公司的收益最大。由于时间的价 值很难用金钱量化表示,使得公交运营公司的收益很难通过公交的运行时间来表示,相关 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很难具体运用。一种更为普遍且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停靠站 设置方法应该从时间的角度出发。目前,基于时间最小的停靠站设置方法,假设乘客选择公 交与否和乘客乘坐公交出行的时间相关,即乘客公交出行时间越小,公交乘客数越多。基于 此,存在使乘客出行时间最小的站距即为停靠站的合理站距。事实上,乘客选择公交出行是 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大致上由“时”、“空”两方面决定乘客希望乘坐的时间最小且距离停 靠站的距离最近。综上所述,传统的停靠站设置方法存在如下缺陷一、单一的考虑乘客对于时间的 敏感,而忽视了空间距离对于乘客的影响。二、由于乘客的平均出行时间与出行距离正相 关,因此,不同的出行距离将会对应不同的出行时间,体现在站距上就会产生的不同的合理 站距值。而以往对于出行距离的取值,往往根据经验取定值,这也与现实情况有较大的区 别。三、对于停靠设置的影响因素分析不足,往往只单一的考虑乘客出行时间或者公交的运 行时间,很少能系统的评价停靠站设置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城市公交线路停靠站设置方 法,充分考虑公交停靠站设置对乘客、公交运营和城市公交系统三个方面的影响,提高公交 停靠站设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从乘客的角度考虑,总是希望乘坐公交出行的时间最短;从公交运营角度考虑,希 望公交运行时间最短;从城市公交系统考虑,希望公交覆盖面积最大。因此,可以分别考虑公交停靠站设置对乘客平均公交出行时间Tp、公交平均运行时间Tb、单位长度公交服务覆 盖面积P的影响,并通过公交停靠站设置(停靠站间距D、公交停靠站总数N)与乘客平均公 交出行时间Τρ、公交平均运行时间Tb、单位长度公交服务覆盖面积ρ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多 MinTpMinTb,求解该多目标规划模型,即可得到最优的公交停靠站设置方案;本 Max ρ专利技术的目的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目标规划模型·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步骤 步骤A、采集乘客、公交出行信息;步骤B、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公交线路停靠站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步骤:步骤A、采集乘客、公交出行信息;步骤B、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其中,T↓[p]为乘客平均公交出行时间;T↓[b]为公交平均运行时间;p为单位长度公交服务覆盖面积;d为乘客从出行起点步行到达公交线路的平均距离;X为乘客沿公交线路步行至最近停靠站的分界距离,即乘客从公交线路步行到达两侧公交停靠站并上车所消耗时间相等的分界距离;q↓[s]为停靠站平均上下客人数;τ为单个乘客上下公交车的时间;k为平均开关车门时间;P↓[i]为乘客乘坐i站公交车的概率,i表示乘客乘坐的公交站数且i=1,2…N,N为公交停靠站总数,N=1+L/D;L为公交线路长度;D为公交停靠站间距,取值范围为R<D<2R,R为乘客的极限步行距离;v↓[b]为公交车的平均运行速度;a为公交车在停靠站附近的平均加速度;b为公交车在停靠站附近的平均减速度;h为公交车的发车时间间隔;v↓[w]为乘客的平均步行速度;x↓[a,d]为公交车在停靠站附近加减速行驶的距离,x↓[a,d]=v↓[b](a+b)/2ab;T’为由道路信号控制所引起的延误时间;步骤C、将步骤A得到的乘客、公交出行信息代入步骤B中建立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求解,根据求解得到的公交停靠站的间距D及公交停靠站总数N设置停靠站。...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城市公交线路停靠站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步骤步骤A、采集乘客、公交出行信息;步骤B、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 <mrow><mfenced open='{' close=''> <mtable><mtr> <mtd><mi>Min</mi><msub> <mi>T</mi> <mi>p</mi></msub><mo>=</mo><mfrac> <mrow><mn>2</mn><mi>d</mi> </mrow> <msub><mi>v</mi><mi>w</mi> </msub></mfrac><mo>+</mo><mfrac> <mrow><msup> <mi>X</mi> <mn>2</mn></msup><mo>+</mo><msup> <mrow><mo>(</mo><mi>D</mi><mo>-</mo><mi>X</mi><mo>)</mo> </mrow> <mn>2</mn></msup> </mrow> <msub><mi>Dv</mi><mi>w</mi> </msub></mfrac><mo>+</mo><mfrac> <mi>h</mi> <mn>2</mn></mfrac><mo>+</mo><mrow> <munderover><mi>&Sigma;</mi><mn>1</mn><mi>N</mi> </munderover> <msub><mi>P</mi><mi>i</mi> </msub> <mi>i</mi> <mrow><mo>(</mo><mfrac> <mi>D</mi> <msub><mi>v</mi><mi>b</mi> </msub></mfrac><mo>+</mo><mfrac> <msub><mi>v</mi><mi>b</mi> </msub> <mi>a</mi></mfrac><mo>+</mo><mfrac> <msub><mi>v</mi><mi>b</mi> </msub> <mi>b</mi></mfrac><mo>+</mo><msub> <mi>q</mi> <mi>s</mi></msub><mi>&tau;</mi><mo>+</mo><mi>k</mi><mo>)</mo> </mrow></mrow> </mtd></mtr><mtr> <mtd><mi>Min</mi><msub> <mi>T</mi> <mi>b</mi></msub><mo>=</mo><msub> <mi>Nv</mi> <mi>b</mi></msub><mfrac> <mrow><mi>a</mi><mo>+</mo><mi>b</mi> </mrow> <mi>ab</mi></mfrac><mo>+</mo><mi>N</mi><mrow> <mo>(</mo> <msub><mi>q</mi><mi>s</mi> </msub> <mi>&tau;</mi> <mo>+</mo> <mi>k</mi> <mo>)</mo></mrow><mo>+</mo><msup> <mi>T</mi> <mo>&prime;</mo></msup><mo>+</mo><mfrac> <mrow><mi>L</mi><mo>-</mo><msub> <mi>Nx</mi> <mrow><mi>a</mi><mo>,</mo><mi>d</mi> </mro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华雪东王昊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