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建波专利>正文

夹紧机构及车载尾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336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8
本技术公开了夹紧机构及车载尾架,本方案中改进了传动机构的组成,三连杆的端部枢转连接于一点,连杆一端部与上方的把手枢转连接,在把手转动过程中,连杆二同步牵引活动夹瓣移动,继而与固定夹瓣相配合形成夹持或松开的动作,连杆三的牵引有助提高传动的稳定性,该套方案的结构简化,易安装且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载装置,具体涉及夹紧机构及车载尾架


技术介绍

1、车载尾架为运动爱好者的必备机构,常见的尾架如自行车拖架,可将运动骑行的自行车安置在拖架上,拖架上一般安装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通常为座体内安装活动夹瓣、固定夹瓣的结构,通过活动夹瓣相对固定夹瓣的移动形成夹持动作以夹持车体尾端的球头等,对于活动夹瓣的移动而言,常见的如螺栓前顶,操作较为费时费力,或者通过复杂的传动机构驱使移动,存在组装成型麻烦等缺陷,在此需研发一种结构简化、操作简单的夹紧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2、本申请文件公开夹紧机构,包括座体、把手、传动机构,所述把手枢转连接在座体上,所述座体的腔体内设置固定夹瓣、活动夹瓣,固定夹瓣与活动夹瓣之间对应的座体腔壁设置开口,所述把手与活动夹瓣之间以传动机构相连以驱使活动夹瓣与固定夹瓣进行配合,所述活动夹瓣位于传动机构与固定夹瓣之间,所述活动夹瓣其一端部与座体腔壁枢转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至少包括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三,所述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三的端部枢转连接于一点且在该枢转连接点上方的连杆一另一端部与其上方的把手枢转连接,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部与活动夹瓣枢转连接且连杆三的另一端部与座体腔壁枢转连接,把手转动过程牵引连杆一移动,同步驱使活动夹瓣摆动。

3、本方案中改进传动机构的组成,三连杆的端部枢转连接于一点,处于上方位置的连杆一端部与上方的把手枢转连接,在把手转动过程中,连杆一的位置变动,同步使三连杆共同的枢转连接点移动,连杆二同步牵引活动夹瓣移动,活动夹瓣的端部与座体枢转连接,在连杆二的牵引下活动夹瓣朝向或远离固定夹瓣,相配合形成夹持或松开的动作,在连杆三的牵引下有助提高传动的稳定性,该套方案的结构简化,易安装且操作简单。

4、针对把手、各连杆及活动夹瓣的转动面而言,如同处水平面或纵向面,优选,所述把手、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三及活动夹瓣均在纵向上转动,上下扳动方便操作。

5、进一步,所述连杆二、连杆三处于连杆一的两侧,传动的稳定性好,方便布局组装。

6、对于连杆一的枢转连接位置及把手的枢转连接位置而言,可选择连杆一的枢转连接位置位于把手的尾端与把手的枢转连接位置之间,或者把手的枢转连接位置位于把手尾端与连杆一枢转连接位置之间,根据需求选择,优选:所述把手临近首端的位置与座体枢转连接且在其首端处与连杆一的端部枢转连接,所述活动夹瓣的顶端与座体腔壁枢转连接且活动夹瓣中间位置与连杆二的端部枢转连接,上述结构组成方便布局及安装。

7、为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可选择在把手上增加锁定机构以在夹持状态下与座体锁定,如下:

8、其一方案:所述把手上设置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挂钩一、压柄一,所述压柄一、挂钩一均枢转连接在把手的底部处,所述把手与挂钩一之间设置用于复位的弹性件一,所述压柄一与挂钩一连接,在把手转动至活动夹瓣与固定夹瓣处于夹持动作时,在弹性件一的推动下使挂钩一与座体上设置的槽孔一勾连以限制把手回转,压柄一转动同步使挂钩一的钩端与槽孔一脱离。

9、增加第一锁定机构,在转动把手至活动夹瓣与固定夹瓣形成对球头等的夹持时,施力压柄以驱使挂钩与座体上槽孔勾连以避免把手回转,提高夹持的稳定性。

10、对于挂钩一的位置而言,如水平安置、纵向安置等,优选:所述座体的顶部枢转连接把手,所述把手下方的座体腔壁上设置与挂钩配合的槽孔一,所述挂钩一的开口朝向边侧且以钩臂与把手枢转连接,在把手转动至活动夹瓣与固定夹瓣处于夹持动作的过程中,挂钩一底端的弧面与槽孔一所处座体腔壁的顶部抵接,在弧面作用下使挂钩一转动并以槽孔一所处腔壁施压挂钩一,同步使弹性件一压缩,挂钩一移动至槽孔一位置时压缩态的弹性件一推动挂钩一与所述槽孔一勾连,所述压柄一的中间位置与把手的底面枢转连接,所述压柄一、挂钩一均在纵向面转动,在钩臂朝向压柄一的面上设置凸块一,所述凸块一处于压柄一首端的移动路径上。

11、座体顶部安装把手,把手底面安装挂钩方便布局,弹性件的安装方便在把手转动过程中使挂钩自动与槽孔勾连,挂钩开口朝向方便挂钩与槽孔勾连限制回转,挂钩通过钩臂上凸块与压柄配合,方便布局及组装成型。

12、对于凸块一处于压柄一首端移动路径的设置而言,如凸块一与压柄一直连,优选如:所述压柄一的首端处设置插槽,所述凸块一的端部位于插槽内,所述插槽内预留供凸块一活动的空间,稳定性好。

13、或者二者相独立,如凸块一位于压柄一首端转动路径上,当压柄一转动时以首端抵接凸块一并推动其移动,进而使挂钩一转动。

14、其二方案:所述把手上设置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压柄二、挂钩二,所述压柄二在纵向上弹性伸缩式设置在把手的顶部处,所述挂钩二枢转连接在把手的底部处且挂钩二与把手之间设置用于复位的弹性件二,所述挂钩二位于压柄二的移动路径上,在把手转动至活动夹瓣与固定夹瓣处于夹持动作时,在弹性件二的推动下使挂钩二与座体上设置的槽孔二勾连以锁定把手限制回转,施力压柄二推动挂钩二使其与槽孔二脱离以解锁把手。

15、对于把手、挂钩二等的具体安装而言,优选:所述座体的顶部枢转连接把手,所述把手下方的座体腔壁上设置与挂钩配合的槽孔二,所述挂钩二的开口朝向边侧且以钩臂与把手枢转连接,在把手转动至活动夹瓣与固定夹瓣处于夹持动作的过程中,挂钩二底端的弧面与槽孔二所处座体腔壁的顶部抵接,在弧面作用下使挂钩二转动并以槽孔二所处腔壁施压挂钩二,同步使弹性件二压缩,挂钩二移动至槽孔二位置时压缩态的弹性件二推动挂钩二与所述槽孔二勾连,所述挂钩二在纵向面转动,在钩臂上设置凸块二,所述凸块二处于压柄二的移动路径上,在把手转动过程中使挂钩二与座体上槽孔二勾连,需解锁时,如下压压柄二使压柄二推动挂钩二中的凸块二,进而使挂钩二与槽孔二脱离。

16、对于凸块二处于压柄二移动路径的设置而言,如直连或相独立的方式,优选相独立的方式,如预定凸块二的位置,在挂钩二与槽孔二勾连时,凸块二的端部处于压柄二的下移移动路径上,按压压柄二推动凸块二移动即可实现挂钩二与槽孔二的脱离。

17、对于连杆三的另一端与座体的枢转连接而言,如固定于一点,围绕该点转动,或者在座体上成型腰孔,使连杆三即可相对座体滑动同步可使连杆三相对座体转动,优选:所述连杆三的尾端处设置枢轴且枢轴的端部位于座体的腔壁上成型的腰孔内。通过枢轴使连杆三与座体枢转连接,腰孔的存在可使连杆三同步相对座体滑动,该方式下方便连杆二与连杆一尺寸及位置的选择。

18、进一步,所述座体上设置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顶柱,所述连杆三尾端对应的座体位置伸缩式连接顶柱,所述腰孔的延伸方向与顶柱的移动方向一致,在把手转动至活动夹瓣与固定夹瓣处于夹持动作时,所述连杆三、连杆二位于顶柱与活动夹瓣之间,移动顶柱以面接触的方式抵接连杆三以限制连杆三的动作。

19、本方案中增加第二锁定机构,该第二锁定机构可独立于第一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夹紧机构,包括座体、把手和传动机构,所述把手枢转连接在所述座体上,所述座体的腔体内设置有固定夹瓣和活动夹瓣,所述固定夹瓣与所述活动夹瓣之间的所述座体的腔壁设置有开口,所述把手与所述活动夹瓣之间经传动机构相连以驱使所述活动夹瓣与所述固定夹瓣进行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瓣位于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固定夹瓣之间,所述活动夹瓣的一端部与所述座体的腔壁枢转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杆一、连杆二和连杆三,所述连杆一、所述连杆二和所述连杆三的一端部枢转连接于一点且在该枢转连接点上方的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部与设于其上方的所述把手枢转连接,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活动夹瓣枢转连接且所述连杆三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座体腔壁枢转连接,所述把手转动过程牵引所述连杆一移动,同步驱使所述活动夹瓣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所述连杆一、所述连杆二、所述连杆三及所述活动夹瓣均在纵向面上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在临近首端的位置与所述座体枢转连接且在其首端处与所述连杆一的所述另一端部枢转连接,所述活动夹瓣的顶端与所述座体的腔壁枢转连接且所述活动夹瓣中间位置与所述连杆二的所述另一端部枢转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挂钩一和压柄一,所述压柄一与所述挂钩一均枢转连接在所述把手的底部处,所述把手与所述挂钩一之间设置有用于复位的弹性件一,所述压柄一与所述挂钩一连接,在把手转动至所述活动夹瓣与所述固定夹瓣处于夹持动作时,在所述弹性件一的推动下使所述挂钩一与所述座体上设置的槽孔一勾连以限制所述把手回转,所述压柄一转动同步使所述挂钩一的钩端与所述槽孔一脱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顶部枢转连接所述把手,所述把手下方的所述座体的腔壁上设置与所述挂钩配合的槽孔一,所述挂钩一的开口朝向边侧且以钩臂与所述把手枢转连接,在所述把手转动至所述活动夹瓣与所述固定夹瓣处于夹持动作的过程中,所述挂钩一的底端处的弧面与所述槽孔一所处的所述座体的腔壁的顶部抵接,在所述弧面作用下使所述挂钩一转动并以所述槽孔一所处的腔壁施压挂钩一,同步使所述弹性件一压缩,所述挂钩一移动至所述槽孔一的位置时处于压缩态的所述弹性件一推动所述挂钩一与所述槽孔一勾连,所述压柄一的中间位置与所述把手的底面枢转连接,所述压柄一与所述挂钩一均在纵向面转动,在所述钩臂朝向所述压柄一的面上设置有凸块一,所述凸块一处于所述压柄一的首端的移动路径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柄一的首端处设置有插槽,所述凸块一的端部位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内预留供所述凸块一活动的空间。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三的尾端处设置有枢轴,所述枢轴的端部位于所述座体的腔壁上成型的腰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顶柱,所述连杆三的尾端对应的所述座体上伸缩式连接有顶柱,在所述把手转动至所述活动夹瓣与所述固定夹瓣处于夹持动作时,所述连杆三、所述连杆二位于所述顶柱与所述活动夹瓣之间,移动所述顶柱以面接触的方式抵接所述连杆三以限制所述连杆三的动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螺纹连接在所述座体上。

10.车载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夹紧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夹紧机构,包括座体、把手和传动机构,所述把手枢转连接在所述座体上,所述座体的腔体内设置有固定夹瓣和活动夹瓣,所述固定夹瓣与所述活动夹瓣之间的所述座体的腔壁设置有开口,所述把手与所述活动夹瓣之间经传动机构相连以驱使所述活动夹瓣与所述固定夹瓣进行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瓣位于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固定夹瓣之间,所述活动夹瓣的一端部与所述座体的腔壁枢转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杆一、连杆二和连杆三,所述连杆一、所述连杆二和所述连杆三的一端部枢转连接于一点且在该枢转连接点上方的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部与设于其上方的所述把手枢转连接,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活动夹瓣枢转连接且所述连杆三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座体腔壁枢转连接,所述把手转动过程牵引所述连杆一移动,同步驱使所述活动夹瓣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所述连杆一、所述连杆二、所述连杆三及所述活动夹瓣均在纵向面上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在临近首端的位置与所述座体枢转连接且在其首端处与所述连杆一的所述另一端部枢转连接,所述活动夹瓣的顶端与所述座体的腔壁枢转连接且所述活动夹瓣中间位置与所述连杆二的所述另一端部枢转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挂钩一和压柄一,所述压柄一与所述挂钩一均枢转连接在所述把手的底部处,所述把手与所述挂钩一之间设置有用于复位的弹性件一,所述压柄一与所述挂钩一连接,在把手转动至所述活动夹瓣与所述固定夹瓣处于夹持动作时,在所述弹性件一的推动下使所述挂钩一与所述座体上设置的槽孔一勾连以限制所述把手回转,所述压柄一转动同步使所述挂钩一的钩端与所述槽孔一脱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陶建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