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5690 阅读:5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所述板桩由混凝土制成并具有大体上呈U形的横截面,所述模具包括:一个倒U形的下部钢模;两个可以打开、闭合的上部钢模,所述上部钢模闭合后与所述下部钢模之间形成了一个与所述板桩形状匹配的内腔;所述两个上部钢模分别通过一个旋转轴铰接在所述下部钢模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为一种专用的模具,可用于制造U型混凝土板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中的一种挡土、护坡、围护结构,尤其涉及一种U型混凝土板 桩,特别是一种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
技术介绍
通常,由于高层建筑间隔距离小,基坑的开挖有时无法做到采取放坡开挖的办法, 为了基坑的稳定和周围建筑的安全,需要对基坑进行挡土支护。另外,在河道整治、高等级 公路建设、桥梁、铁路公路立交及涵洞的建设中,也需要建设挡土支护结构。图1-2显示了申请人研发的一种U型混凝土板桩A,图1是由U型混凝土板桩A所 构成的连续墙等围护结构的立体示意图,该板桩由混凝土制成并具有大体上为U形的横截 面(横截面图可参见图2)。图2显示的U型混凝土板桩A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所述U形横截面具有位于所 述U形底部的弯折段1,以及位于所述U形两侧的第一连接段2和第二连接段3,所述第一 连接段2和所述第二连接段3分别具有形状相抵靠配合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31。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段2和第二连接段3相对所述U形截面的开口向外敞开,形成所述U形 截面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U形截面的底部宽度。图中还可清楚看出,第一连接部21大体上 为一凹槽状,第二连接部31大体上为一凸起状。由于上述U型混凝土板桩的结构的特殊性,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专用的成型设 备,因此需要一种用于上述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以生产前述的 U型混凝土板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所述板桩 由混凝土制成并具有大体上呈U形的横截面,所述模具包括一个倒U形的下部钢模;两 个可以打开、闭合的上部钢模,所述上部钢模闭合后与所述下部钢模之间形成了一个与所 述板桩形状匹配的内腔;所述两个上部钢模分别通过一个旋转轴铰接在所述下部钢模的两 侧。优选地,所述模具进一步包括一个拉杆螺栓,所述两个上部钢模闭合之后,所述拉 杆螺栓可将所述两个上部钢模的上部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模具进一步包括两个驱动所述两个上部钢模绕所述旋转轴打开、闭 合的气压气缸或液压千斤顶。优选地,所述下部钢模和所述气压气缸或液压千斤顶固定在一个底座上。所述底 座由多个横向支撑所述下部钢模以及所述气压气缸或液压千斤顶的槽钢构成。优选地,沿所述下部钢模长度方向在其下部设置有多个震动器。优选地,沿所述下部钢模长度方向在其下部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供蒸汽通过的蒸养孔洞。优选地,所述上部钢模和所述下部钢模相互连接的部分设置有棉条或者橡胶条。所述的产品优选经过升降温表面养护,具体方法如下将本专利技术的产品接触桩的 表面处,静置16-18小时(优选17小时),升温速度为20 30°C /h (优选25°C /h),恒温 期温度范围为90 98°C (优选95°C ),恒温时间23 25小时(优选24小时),降温速度 为10 30°C /h (优选20°C /h);其中,所述的表面处理剂干重组分按重量份优选的配比为纤维素醚0. 008份,浓盐酸 0. 02份,甲基羟乙基纤维素醚0. 08份,海藻酸钠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12份,磺基丁二酸5 份,石墨20份,按混合后的重量份加水1 2倍混合搅拌均勻。涂覆厚度应该以能够完全盖住表面为基本要求,涂覆的厚度不超过1厘米,优选 的厚度为0. 1-0. 3厘米。来源是商业采购,工业品级即可达到本专利技术的要求,上述的组分均 来自于商业购买获得。本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的实验,得到了表面处理剂的最优成份和配比比例,使得本发 明的产品在使用的时候非常容易脱模,效果非常好。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专利技术点就是升降温 表面养护的方式,专利技术人经过了多次的实验,得到本专利技术的结果,可以增加本专利技术产品润滑 度。通过试验性生产施工记录和统计结果分析,摩擦系数降低了 8-10%,相应地说明润滑度 增加了,效果非常明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为一种专用的模具,以用于生产背 景技术部分所提及的U型混凝土板桩。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由U型混凝土板桩所构成的连续墙 等围护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的图1所示U型混凝土板桩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显示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的 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的是图3所示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5显示的是图3所示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的右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图3-5显示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 具,如图所示,该模具可用于制造如图1-2所示的U型混凝土板桩,也就是说,该板桩由混凝 土制成并具有大体上呈U形的横截面。图示模具包括一个倒U形的下部钢模10,两个可 以打开、闭合的上部钢模20,20',上部钢模20,20'闭合后与下部钢模10之间形成了一个 与图1-2所示板桩形状匹配的内腔30 ;两个上部钢模20,20'分别通过一个旋转轴40,40’ 铰接在下部钢模10的两侧。为防止漏浆,上部钢模10和下部钢模20,20'相互连接的部分设置有棉条或者橡胶条(图中未示出)。另外,图示模具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拉杆螺栓50,当两个上部钢模20,20'闭 合之后,拉杆螺栓50可将两个上部钢模20,20'的上部连接在一起,以使两个上部钢模20, 20'位置固定,并维持内腔30的形状不会随意改变。使用时,可以通过手动或者气压气缸或液压千斤顶(下面将对此进一步说明)使 两个上部钢模20,20'闭合,之后可以通过拉杆螺栓50将两个上部钢模20,20'的上部连 接在一起。拉杆螺栓50上可以设置一定的标记或者刻度(图中未示出),当拉杆螺栓50在 两个上部钢模20,20'之间的长度达到设定要求之后,两个上部钢模20,20'的位置就确 定了下来,内腔30的形状也就不会随意改变了。之后,可以从两个上部钢模20,20'闭合之后的缺口向内腔30中倒入混合好的混 凝土,缺口上部的混凝土表面通过人工或者其它方式抹平。待内腔30中的混凝土凝固之 后,即可通过手动或者气压气缸或液压千斤顶(下面将对此进一步说明)使两个上部钢模 20,20'打开,模具中的U形混凝土板桩A即初步成型可用吊车等工具吊走放置。图3-5中还显示了两个驱动两个上部钢模20,20'绕旋转轴40,40’打开、闭合的 气压气缸或液压千斤顶60,60 ’。也就是说,这两个气压气缸或液压千斤顶60,60 ’可用于代 替人工来打开、闭合上部钢模20,20'。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两个气压气缸或 液压千斤顶60,60’可以通过控制气缸气压或液压千斤顶的油压大小的方式进行自动控制, 以此控制两个上部钢模20,20'的位置,并维持内腔30的形状不会随意改变。在这种情况 下,拉杆螺栓50可以省略不用,当然,为了定位准确,也可以在使用气压气缸或液压千斤顶 60,60’的情况下同时使用拉杆螺栓50。图3-5中可见,下部钢模10以及气压气缸或液压千斤顶60,60’设置在一个底座 80上,从图5的侧视图可见,这些底座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所述板桩由混凝土制成并具有大体上呈U形的横截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一个倒U形的下部钢模;两个可以打开、闭合的上部钢模,所述上部钢模闭合后与所述下部钢模之间形成了一个与所述板桩形状匹配的内腔;所述两个上部钢模分别通过一个旋转轴铰接在所述下部钢模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所述板桩由混凝土制成并具有大体上呈U形的横截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一个倒U形的下部钢模;两个可以打开、闭合的上部钢模,所述上部钢模闭合后与所述下部钢模之间形成了一个与所述板桩形状匹配的内腔;所述两个上部钢模分别通过一个旋转轴铰接在所述下部钢模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进一步包 括一个拉杆螺栓,所述两个上部钢模闭合之后,所述拉杆螺栓可将所述两个上部钢模的上部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进一步包 括两个驱动所述两个上部钢模绕所述旋转轴打开、闭合的气压气缸或液压千斤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钢模和所 述气压气缸或液压千斤顶固定在一个底座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由多个横 向支撑所述下部钢模以及所述气压气缸或液压千斤顶的槽钢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型混凝土板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下部钢模长 度方向在其下部设置有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舟张后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