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及其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3928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隔音垫为多层结构,上表面层为注塑成型的重层,底层为吸音材料层。所述重层由两种密度的材料层拼接而成,包括密度大的材料层和密度小的材料层;所述密度大的材料层设置在中间靠近发动机以及左右两侧轮罩区域;所述密度小的材料层设置在靠近乘客侧脚踏区域;所述密度大的材料层密度为6‑10kg/m2,所述密度小的材料层密度为2‑6kg/m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发动机配置不同,密度低的部位对应低配,密度高的部位对应高配,且不同密度的重层可使用一副制造模具,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前围内侧隔音垫是汽车内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位于汽车引擎舱与驾驶舱之间的隔板区域。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发动机噪音和振动的传递,提高车内乘员的舒适性。具体来说,前围内侧隔音垫由多种材料组成,包括吸音材料、隔音材料、减震材料和隔热材料等。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离发动机产生的噪音和振动,防止它们传入驾驶舱,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听觉感受。在实际的零件设计时,考虑声学性能这些区域需要强化,考虑汽车轻量化某些区域则需要弱化,这是传统的加热吸塑工艺无法完成的。

2、申请专利cn106828345a提出了一种不同区域厚重层不同、降噪效果更好的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及其制造方法,将重层区域的厚度按实际的噪声源的强弱设计厚度。但其并未改变注塑粒子的密度,无法实现不同配置的高低搭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及其制造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专利技术之一,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所述隔音垫为多层结构,上表面层为注塑成型的重层,底层为吸音材料层,所述重层由两种密度的材料层拼接而成,包括密度大的材料层和密度小的材料层;所述密度大的材料层设置在中间靠近发动机以及左右两侧轮罩区域;所述密度小的材料层设置在靠近乘客侧脚踏区域;所述密度大的材料层密度为6-10kg/m2,所述密度小的材料层密度为2-6kg/m2。

4、进一步地,所述的吸音材料层为聚氨酯发泡吸音材料层。

5、进一步地,所述重层在靠近乘客侧脚踏区域的位置还设有epp材质的垫块。

6、本专利技术之二,提供所述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一)注塑成型重层:

8、s11:原料密炼:将热塑弹性体tpe、矿物填料、炭黑混合后置于密炼机中,控制温度为140-180℃密炼10-30min;

9、s12:单螺杆造粒:控制螺杆温度135-155℃,将密炼后的原料以2.5-3.5m/min的速度置于单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

10、s13:注塑成型:采用注塑机对重层进行注塑成型,得到密度大的材料层和密度小的材料层;形成的密度大的材料层密度为2-6kg/m2,密度大的材料层密度为6-10kg/m2;

11、(二)发泡成型:

12、s21:将步骤s13得到的两个材料层置于发泡模具下模,模具表面温度50-70℃;

13、s22:利用发泡机将发泡材料浇注到模具内,模压成型后再进行熟化处理,即制作得到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

14、进一步地,所述的矿物填料为碳酸钙或硫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

15、进一步地,热塑弹性体poe、矿物填料、炭黑的重量比为25-40:45-70:3-5。

16、进一步地,步骤s13中所述的注塑成型的具体操作如下:

17、s31:按设计要求制作模具,模腔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按原料的流动性确定注塑浇口位置,控制模具表面温度为15-25℃;

18、s32:控制合模压力3000-3500t进行合模,然后控制注塑压力140-160bar,注塑1-3s,再进行冷却;

19、s33:对得到的重层的表面火焰处理,使重层表面能大于38达因。

20、进一步地,发泡成型时控制发泡机发泡压力为100-150bar;步骤s22中所述熟化处理的温度为50-70℃,时间为4-10min。

21、进一步地,步骤s22中,所述的发泡材料由异氰酸酯与聚醚按重量比为50-70:100混合得到。

22、进一步地,将epp垫块固定在发泡模具上,然后浇注发泡材料。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24、(1)本专利技术可根据发动机配置不同,密度低的部位对应低配,密度高的部位对应高配,且不同密度的重层可使用一副模具,节约制造成本。

25、(2)本专利技术放弃使用原有的真空吸塑模具,采用大型注塑模具,实行模腔厚度的区域性变化,配合大型注塑机高压力大流量大合模力的配合下,使重层可以使用注塑工艺,达到重层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厚度的要求,在不影响声学零件的性能的情况下,将重层区域的厚度按实际的噪声源的强弱设计厚度,克服了传统的加热吸塑工艺重层厚度相同的缺陷,实现了不同区域厚重层不同的汽车用前围零件的制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垫为多层结构,上表面层为注塑成型的重层,底层为吸音材料层,所述重层包括密度大的材料层和与密度大的材料层相连的密度小的材料层;所述密度大的材料层设置在中间靠近发动机以及左右两侧轮罩区域;所述密度小的材料层设置在靠近乘客侧脚踏区域;所述密度大的材料层密度为6-10kg/m2,所述密度小的材料层密度为2-6kg/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音材料层为聚氨酯发泡吸音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小的材料层还设有EPP材质的垫块。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所述的矿物填料为碳酸钙或硫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所述热塑弹性体POE、矿物填料、炭黑的重量比为25-40:45-70:3-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所述的注塑成型的具体操作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发泡成型时控制发泡机发泡压力为100-150bar;步骤S22中所述熟化处理的温度为50-70℃,时间为4-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所述的发泡材料由异氰酸酯与聚醚按重量比为50-70:100混合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EPP垫块固定在发泡模具上,然后浇注发泡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垫为多层结构,上表面层为注塑成型的重层,底层为吸音材料层,所述重层包括密度大的材料层和与密度大的材料层相连的密度小的材料层;所述密度大的材料层设置在中间靠近发动机以及左右两侧轮罩区域;所述密度小的材料层设置在靠近乘客侧脚踏区域;所述密度大的材料层密度为6-10kg/m2,所述密度小的材料层密度为2-6kg/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音材料层为聚氨酯发泡吸音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小的材料层还设有epp材质的垫块。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用前围内侧隔音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所述的矿物填料为碳酸钙或硫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军陈如庆范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