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1759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焊接有隔板,所述壳体的内壁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抽气组件,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安装有进气组件,所述壳体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油管。本技术通过转杆、搅拌桨、皮带盘、L型板、电机和皮带,能够将加入到壳体内的大豆油进行搅动,将大豆油内的热量进行排出,进行一次冷却;通过抽气泵、弯管一、弯管二、净化机构、弯管三、曝气筒和过滤器,能够将外界的气体进入到壳体内的大豆油内并携带走大量热量,降低大豆油内的热量,进行二次冷却,同时将壳体内的热气抽出并净化,使壳体内的温度不会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豆油冷却,具体为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大豆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分别有两组榨油工艺,分布是冷榨油和热榨油,而热榨油,要在榨油前先将油料经过清选、破碎后进行高温加热处理,对其进行降温然后接着下一步工序是比不可少的操作流程。

2、专利申请公布号cn21572528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冷却装置,架体,所述架体包括降温箱、底座、换热盘和合页板,所述降温箱的底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降温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入料柱,所述入料柱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合页板。本技术通过储水箱、进水口、水泵、换热管、循环接管和出油管的配合,便于对换热盘进行全面性降温,且对降温冷水进行重复使用,避免资源的浪费,保障了装置的使用效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3、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通过简单的换热盘与高温大豆油进行换热,冷却方式单一,效率低,不能对高温大豆进行多重快速冷却,使其成品油无法冷却降温至需要的温度以下,以至于造成油脂在高温下大量的氧化,不仅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

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具备多重快速冷却的优点,解决了冷却方式单一,效率低,不能对高温大豆进行多重快速冷却,使其成品油无法冷却降温至需要的温度以下,以至于造成油脂在高温下大量氧化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焊接有隔板,所述壳体的内壁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抽气组件,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安装有进气组件,所述壳体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表面安装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的表面安装有盘管,所述盘管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壳体左侧的顶部安装有进油过滤组件,所述壳体和冷却组件的表面均安装有支腿。

3、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镶嵌在壳体的底部,所述转杆的表面焊接有搅拌桨,所述转杆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皮带盘,所述壳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皮带盘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电机的转轴贯穿l型板并与右侧的皮带盘的底部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一侧通过螺栓与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抽气泵的输入端连通有弯管一,所述弯管一的一端贯穿至壳体的内腔,所述抽气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弯管二,所述弯管二的一端连通有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的一侧通过螺栓与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进气组件包括弯管三,所述弯管三的一端贯穿壳体并连通有曝气筒,所述弯管三的另一端连通有过滤器,所述弯管三一端的表面安装有单向阀。

6、优选的,所述进油过滤组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右侧通过螺栓与壳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连通有进油管,所述框体的底部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贯穿至壳体的内腔,所述框体的左侧活动镶嵌连接有过滤网框。

7、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有安装罩,左侧的安装罩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右侧的安装罩的右侧连通有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左端与出油管的右端连通,所述筒体内壁的两侧均焊接有挡板,两个挡板相对的一侧固定镶嵌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表面套设焊接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表面与筒体的表面焊接,所述筒体底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筒体顶部的左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盘管的一端连通。

8、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右侧与过滤网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左侧焊接有把手。

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固定镶嵌连接有观察窗,观察窗的形状为方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技术通过转杆、搅拌桨、皮带盘、l型板、电机和皮带的配合,具备能够将加入到壳体内的大豆油进行搅动的优点,将大豆油内的热量进行排出,进行一次冷却。

12、2、本技术通过抽气泵、弯管一、弯管二、净化机构、弯管三、曝气筒和过滤器的配合,具备能够将外界的气体进入到壳体内的大豆油内并携带走大量热量的优点,降低大豆油内的热量,进行二次冷却,同时将壳体内的热气抽出并净化,使壳体内的温度不会过高。

13、3、本技术通过筒体、安装罩、进液管、出液管、挡板、换热管、折流板、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配合,具备能够对排出壳体外的大豆油进行冷却的优点,提高冷却装置的降温效果,与温度较低的流体进行换热,对热能进行利用,环保节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底部焊接有隔板(2),所述壳体(1)的内壁安装有搅拌组件(3),所述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抽气组件(4),所述壳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进气组件(5),所述壳体(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油管(6),所述出油管(6)的表面安装有冷却组件(7),所述冷却组件(7)的表面安装有盘管(8),所述盘管(8)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壳体(1)左侧的顶部安装有进油过滤组件(9),所述壳体(1)和冷却组件(7)的表面均安装有支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3)包括转杆(31),所述转杆(31)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镶嵌在壳体(1)的底部,所述转杆(31)的表面焊接有搅拌桨(32),所述转杆(3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皮带盘(33),所述壳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L型板(34),所述L型板(3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35),所述皮带盘(33)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36),所述电机(35)的转轴贯穿L型板(34)并与右侧的皮带盘(33)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组件(4)包括抽气泵(41),所述抽气泵(41)的一侧通过螺栓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抽气泵(41)的输入端连通有弯管一(42),所述弯管一(42)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所述抽气泵(41)的输出端连通有弯管二(43),所述弯管二(43)的一端连通有净化机构(44),所述净化机构(44)的一侧通过螺栓与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5)包括弯管三(51),所述弯管三(51)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连通有曝气筒(52),所述弯管三(51)的另一端连通有过滤器(53),所述弯管三(51)一端的表面安装有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过滤组件(9)包括框体(91),所述框体(91)的右侧通过螺栓与壳体(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框体(9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92),所述盖板(92)的顶部连通有进油管(93),所述框体(91)的底部连通有连通管(94),所述连通管(94)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所述框体(91)的左侧活动镶嵌连接有过滤网框(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7)包括筒体(71),所述筒体(71)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有安装罩(72),左侧的安装罩(72)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73),右侧的安装罩(72)的右侧连通有出液管(74),所述进液管(73)的左端与出油管(6)的右端连通,所述筒体(71)内壁的两侧均焊接有挡板(75),两个挡板(75)相对的一侧固定镶嵌连接有换热管(76),所述换热管(76)的表面套设焊接有折流板(77),所述折流板(77)的表面与筒体(71)的表面焊接,所述筒体(71)底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78),所述筒体(7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出水管(79),所述出水管(79)的一端与盘管(8)的一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91)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右侧与过滤网框(95)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1)的左侧焊接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固定镶嵌连接有观察窗,观察窗的形状为方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底部焊接有隔板(2),所述壳体(1)的内壁安装有搅拌组件(3),所述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抽气组件(4),所述壳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进气组件(5),所述壳体(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油管(6),所述出油管(6)的表面安装有冷却组件(7),所述冷却组件(7)的表面安装有盘管(8),所述盘管(8)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壳体(1)左侧的顶部安装有进油过滤组件(9),所述壳体(1)和冷却组件(7)的表面均安装有支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3)包括转杆(31),所述转杆(31)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镶嵌在壳体(1)的底部,所述转杆(31)的表面焊接有搅拌桨(32),所述转杆(3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皮带盘(33),所述壳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l型板(34),所述l型板(3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35),所述皮带盘(33)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36),所述电机(35)的转轴贯穿l型板(34)并与右侧的皮带盘(33)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组件(4)包括抽气泵(41),所述抽气泵(41)的一侧通过螺栓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抽气泵(41)的输入端连通有弯管一(42),所述弯管一(42)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所述抽气泵(41)的输出端连通有弯管二(43),所述弯管二(43)的一端连通有净化机构(44),所述净化机构(44)的一侧通过螺栓与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油生产用多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5)包括弯管三(51),所述弯管三(5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国苗绘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富虹植物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