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豆油脱臭的多级脱臭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41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豆油脱臭的多级脱臭塔,包括脱臭塔,所述脱臭塔的内腔设置有连通机构,所述脱臭塔表面的顶部固定套设有连通环,所述连通环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循环机构,所述脱臭塔内腔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通过螺栓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顶部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通管、第一横管、蛇形换热管、送液管、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带、环形壳和第一转轴的配合,能够便于将循环后的冷却液重新对第一壳体的内腔进行旋转喷淋,从而提高其与蛇形换热管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便提高其整体的换热效率。以便提高其整体的换热效率。以便提高其整体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豆油脱臭的多级脱臭塔


[0001]本技术涉及大豆油生产
,具体为一种用于大豆油脱臭的多级脱臭塔。

技术介绍

[0002]大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提取出来的一种油,通常我们称之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大豆油的保质期最长也只有一年,质量越好的大豆油应该颜色越浅,为淡黄色,清澈透明.且无沉淀物,无豆腥昧,温度低于零摄氏度以下的优质大豆油会有油脂结晶析出。
[0003]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2786188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涉及一种二次换热汽提蒸馏脱臭塔。解决了现有板式塔采用螺旋板加热器对油脂加热,油脂加热至250℃脱臭后直接进行冷凝降温造成能量和气耗损失的问题。本技术包括脂肪酸捕集器、塔体、两个双螺旋加热器、两个双螺旋换热器和多根油管,脂肪酸捕集器的下端与塔体连通,第一双螺旋加热器通过第一油管与塔体连通,第二双螺旋加热器通过第二油管与塔体连通,第一双螺旋换热器通过第三油管与塔体相连,第二双螺旋换热器通过第四油管与第一双螺旋加热器相连,出油与进油口设于其上,本技术用于对大豆油脂进行脱臭缩短时间30分钟,节能15%,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豆油脱臭的多级脱臭塔,包括脱臭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臭塔(1)的内腔设置有连通机构(27),所述脱臭塔(1)表面的顶部固定套设有连通环(2),所述连通环(2)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循环机构(28),所述脱臭塔(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机构(29),所述传动机构(29)包括第二壳体(13),所述第二壳体(13)的内腔通过螺栓连接有双轴电机(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豆油脱臭的多级脱臭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电机(12)顶部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的顶部与第二壳体(13)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送液管(6),所述送液管(6)的底部连通有环形壳(9),所述送液管(6)表面的底部和第一转轴(10)表面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轮(7),所述第一传动轮(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传动带(8),所述环形壳(9)的底部开设有通孔(26),所述第一壳体(11)左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液泵(25),所述液泵(25)的顶部与送液管(6)连通,所述液泵(25)的底部连通有抽液管(22),所述抽液管(22)远离液泵(25)的一侧与第一壳体(11)左侧的底部连通,所述连通环(2)的右侧连通有连通管(3),所述连通管(3)远离连通环(2)的一侧贯穿至第一壳体(11)的内腔并连通有第一横管(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国苗绘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富虹植物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