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模具下模顶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520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造模具下模顶料器。主要由中心下模顶料杆3和辅助下模顶料杆4构成,中心下模顶料杆3与各个辅助下模顶料杆4之间再以顶杆上板9、顶杆下板8、中心卡板7、辅助卡板6进行连接。顶杆上板9、顶杆下板8之间以螺栓10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辅助顶料杆,大大增加了对锻造毛坯的顶出力,可以顺利将相对较大的锻造毛坯顶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产铝合金轮毂的锻造模具下模顶料器
技术介绍
如图1,在实际的铝合金轮毂生产中,有时会遇到轮毂锻造毛坯较大,而下模顶料 杆相对较小的情况(受轮毂冒口直径及正面造型限制,无法增大下模顶料杆),此时下模顶 料杆对毛坯的顶出力不足,无法将毛坯顺利顶出。给轮毂的正常生产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将锻造毛坯顺利顶出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如图2、图3所示,现有下模顶料杆用中心下模顶料杆替代, 在毛坯正面螺栓孔凸台平面处增加辅助下模顶料杆,增加的辅助下模顶料杆数量以毛坯的 螺栓孔凸台数量为准。中心下模顶料杆与各个辅助下模顶料杆之间再以顶杆上板、顶杆下 板、中心卡板、辅助卡板进行连接。整套系统合起来作为下模顶料器。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辅助顶料杆,大大增加了对锻造毛坯的顶出力,可以顺利将相对 较大的锻造毛坯顶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现有锻造模具下模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下模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下模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_现有下模顶料杆,2-锻造毛坯,3-中心下模顶料杆4-辅助下模顶料杆, 5-毛坯螺栓孔凸台平面,6-辅助卡板,7-中心卡板,8-顶杆下板,9-顶杆上板,10-螺栓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图3所示,用中心下模顶料杆3替代现有下模顶料杆1,在毛坯正面螺栓孔 凸台平面处5增加辅助下模顶料杆4。增加的辅助下模顶料杆4数量以毛坯的螺栓孔凸台 5数量为准。中心下模顶料杆3与各个辅助下模顶料杆4之间再以顶杆上板9、顶杆下板8、 中心卡板7、辅助卡板6进行连接。顶杆上板9、顶杆下板8之间以螺栓10连接。整套系统 合起来作为下模顶料器。权利要求锻造模具下模顶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下模顶料杆(3)和辅助下模顶料杆(4),中心下模顶料杆(3)与辅助下模顶料杆(4)之间以顶杆上板(9)、顶杆下板(8)、中心卡板(7)、辅助卡板(6)进行连接,顶杆上板(9)、顶杆下板(8)之间以螺栓(10)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造模具下模顶料器。主要由中心下模顶料杆3和辅助下模顶料杆4构成,中心下模顶料杆3与各个辅助下模顶料杆4之间再以顶杆上板9、顶杆下板8、中心卡板7、辅助卡板6进行连接。顶杆上板9、顶杆下板8之间以螺栓10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辅助顶料杆,大大增加了对锻造毛坯的顶出力,可以顺利将相对较大的锻造毛坯顶出。文档编号B21J13/14GK101890470SQ20101025201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2日专利技术者屈丽杰, 张磊, 王渭新, 韩云, 马泽云 申请人: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锻造模具下模顶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下模顶料杆(3)和辅助下模顶料杆(4),中心下模顶料杆(3)与辅助下模顶料杆(4)之间以顶杆上板(9)、顶杆下板(8)、中心卡板(7)、辅助卡板(6)进行连接,顶杆上板(9)、顶杆下板(8)之间以螺栓(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丽杰韩云王渭新张磊马泽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