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4955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属于氢气发动机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缸内直喷进气方式,氢气喷嘴和零件的可靠性无法保证,导致使用和维护成本非常高的问题。该喷射结构包括氢气进气歧管,所述的氢气进气歧管安装在空气进气管与缸盖气道之间的腔体内,所述氢气进气歧管的一端向燃烧室的入口处延伸,另一端与外部的氢气管道连通。本技术的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使得氢气尽可能的靠近燃烧室的入口,将空气和氢气分路进气,降低氢气和空气提前发生混合引起的回火、放炮等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氢气发动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


技术介绍

1、氢气不含有碳,燃烧后不产生co2。氢气可以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获得,被认为是理想的能源或能源载体。氢气作为内燃机燃料时,存在着火范围广、点火能量低、火焰传播速度快、易爆震、等缺点,但是极易实现稀薄燃烧,排放无污染,热效率高。因此,氢气发动机的研究成为行业内的一个新趋势。氢气发动机进气方式大多以缸内直喷为主,缸内直喷进气方式是将高压氢气直接喷入燃烧室内部,空气单独进气,氢气和空气在缸内混合燃烧,可有效避免回火、爆震等风险。但是这样的进气方式,由于进气压力和缸内燃烧温度高,氢气喷嘴和零件的可靠性无法保证,导致使用和维护成本非常高,用户难以承受,故歧管喷射成为用户期待的一种进气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使得氢气尽可能的靠近燃烧室的入口,将空气和氢气分路进气,降低氢气和空气提前发生混合引起的回火、放炮等风险。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包括氢气进气歧管,所述的氢气进气歧管安装在空气进气管与缸盖气道之间的腔体内,所述氢气进气歧管的一端向燃烧室的入口处延伸,另一端与外部的氢气管道连通。

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空气进气管与缸盖气道衔接处的一端设有与氢气管道连通的弯管,所述弯管的一端延伸至空气进气管内部,且弯管的一端向空气进气管的出气口方向一侧延伸,所述氢气进气歧管的另一端与弯管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的弯管与空气进气管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5、进一步地,所述的氢气进气歧管与弯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的氢气进气歧管与弯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氢气进气歧管远离弯管的一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平面。

8、进一步地,所述的弯管与氢气管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氢气进气歧管的一端延伸至燃烧室前的导流面处。

10、进一步地,所述氢气进气歧管的截面积与缸盖气道的截面积之比为1/30~1/25。

11、进一步地,所述的氢气进气歧管为沿缸盖气道的进气方向延伸的直管。

12、有益效果

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技术的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通过在空气进气管的出气口与缸盖气道之间设置独立的氢气进气歧管,采用进气歧管来代替氢气喷嘴,零部件的稳定性更好,满足将空气和氢气分路进气,降低氢气和空气提前发生混合引起的回火、放炮等风险,同时使得氢气尽可能的靠近燃烧室的入口。

15、2、本技术的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其进气歧管可拆卸的安装在空气进气管中,方便拆装维护。

16、3、本技术的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通过合理优化氢气进气歧管与缸盖气道的截面积比,以及弯管朝向空气进气管的出气口方向一侧延伸、氢气进气歧管的直管结构,满足进气要求的同时,有效减小氢气进气歧管对空气的阻力,使得空气进气更加顺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气进气歧管(2),所述的氢气进气歧管(2)安装在空气进气管(1)与缸盖气道(3)之间的腔体内,所述氢气进气歧管(2)的一端向燃烧室的入口处延伸,另一端与外部的氢气管道(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气管(1)与缸盖气道(3)衔接处的一端设有与氢气管道(4)连通的弯管(5),所述弯管(5)的一端延伸至空气进气管(1)内部,且弯管(5)的一端向空气进气管(1)的出气口方向一侧延伸,所述氢气进气歧管(2)的另一端与弯管(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管(5)与空气进气管(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气进气歧管(2)与弯管(5)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气进气歧管(2)与弯管(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进气歧管(2)远离弯管(5)的一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平面(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管(5)与氢气管道(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进气歧管(2)的一端延伸至燃烧室前的导流面(7)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进气歧管(2)的截面积与缸盖气道(3)的截面积之比为1/30~1/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气进气歧管(2)为沿缸盖气道(3)的进气方向延伸的直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气进气歧管(2),所述的氢气进气歧管(2)安装在空气进气管(1)与缸盖气道(3)之间的腔体内,所述氢气进气歧管(2)的一端向燃烧室的入口处延伸,另一端与外部的氢气管道(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气管(1)与缸盖气道(3)衔接处的一端设有与氢气管道(4)连通的弯管(5),所述弯管(5)的一端延伸至空气进气管(1)内部,且弯管(5)的一端向空气进气管(1)的出气口方向一侧延伸,所述氢气进气歧管(2)的另一端与弯管(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管(5)与空气进气管(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气发动机进气歧管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气进气歧管(2)与弯管(5)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兰唐克远曾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船电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