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动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995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5
电动车辆(10)具备:对驱动单元(3)的马达(4)进行收容的马达壳体(5);将车轴(7)悬架于车辆(10)的板簧(8);将梯子形框架(1)与马达壳体(5)连结的第1连结部(21);以及作为与第1连结部(21)一体形成的连结构件并将梯子形框架(1)与板簧(8)的端部连结的第2连结部(22)。第2连结部(22)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并与板簧(8)的端部连接的肋形状部(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包括马达以及变速机构的驱动单元的梯子形框架构造的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在卡车、皮卡等梯子形框架构造的商用车领域中,从减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进行了废弃内燃机而仅将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的电动车辆的开发。作为搭载于这样的电动车辆的驱动单元,已知有例如具备电动马达和包括多个齿轮的变速装置等动力传递机构、并能够向与驱动轮连接的差动齿轮传递电动马达的驱动力的车辆用驱动单元(参照专利文献1)。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48410号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在与一般的电动汽车相比车辆重量大的电动卡车中,需要比电动汽车大的驱动转矩,对用于将驱动用马达安装于车体的马达支承托架要求高刚性。对于这样的马达支承托架,可能在左右的弯曲方向(车宽方向)上输入大的载荷,因此,期望使构件厚壁化。另一方面,从想要以不会招致厚壁化所引起的重量化的方式确保可靠性这一观点出发,可考虑在马达支承托架的表面形成肋(板状的加强构造)而增大断面二次距。

3、然而,由于设置上述那样的肋,而马达支承托架的尺寸变大了与肋对应的尺寸,例如马达支承托架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会增大。除此以外,有时在马达支承托架的周边配置驱动单元和/或其关联设备(e-axle关联设备)。因此,存在难以在避免马达支承托架与部件的干涉的同时形成肋的情况。

4、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将驱动单元支承于电动车辆的构造能够以不会阻碍其他的部件的搭载性以及布局自由度的方式满足高的刚性要求的电动车辆。

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6、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做出的,能够作为以下的方案或应用例而实现。

7、(1)本应用例涉及的电动车辆具备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产生向具备梯子形框架的车辆的车轴传递的驱动力的马达和对从所述马达传递的所述驱动力进行变速的变速机构。该电动车辆具备:马达壳体,收容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马达;板簧,将所述车轴悬架于所述车辆;第1连结部,将所述梯子形框架与所述马达壳体连结;以及第2连结部,是与所述第1连结部一体形成的连结构件,将所述梯子形框架与所述板簧的端部连结。另外,所述第2连结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并与所述板簧的所述端部连接的肋形状构件。

8、如上所述,马达壳体通过第1连结部与梯子形框架连结,板簧的端部通过具有肋形状部的第2连结部与梯子形框架连结。通过将上述的第1连结部以及第2连结部一体化、并将作为板簧支承托架(第2连结部)而设置的肋形状也用于马达支承托架(第1连结部),能够不使马达支承托架大型化地对马达支承托架进行加强,能够提高刚性。另外,包括第1连结部以及第2连结部的托架的整体形状被小型化,因此,在需要配置e-axle关联部件、配线等的后轴车桥区域中,板簧支承托架和马达支承托架也不易在周围与其他的部件发生干涉,这些部件、配线、配管向电动车辆的搭载性以及布局自由度得到改善。

9、(2)本应用例涉及的电动车辆可以是,在上述(1)中,所述第1连结部具有安装于所述梯子形框架中的纵梁的腹板外表面的板构件、和从所述纵梁的凸缘下表面向下方延伸并与所述马达壳体连接的托架构件。由此,能够确保与纵梁的腹板的接触面积,并且在比纵梁的凸缘下表面靠下方处马达壳体与第1连结部连结。因此,包括第1连结部以及第2连结部的托架容易相对于纵梁牢固地固定,并且更加不易对周围的其他的部件进行干涉。

10、(3)本应用例涉及的电动车辆可以是,在上述(2)中,所述板构件设置有一对,所述肋形状部以被一对所述板构件夹着的方式配置。由此,肋形状部容易相对于纵梁的腹板外表面牢固地固定,第1连结部以及第2连结部的刚性进一步提高。

11、(4)本应用例涉及的电动车辆可以是,在上述(1)~(3)的任一者中,所述托架构件的与所述马达壳体的连结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设定于与所述肋形状部的与所述板簧的连结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由此,第1连结部以及第2连结部的刚性进一步提高。

12、(5)本应用例涉及的电动车辆可以是,在上述(1)~(4)中的任一者中,所述肋形状部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面状部和将所述一对面状部之间连接的连接部。由此,肋形状部的刚性进一步提高,第1连结部以及第2连结部的刚性进一步提高。

13、此外,在上述(3)的电动车辆中,可以是,面状部的一方与一对板构件的一方连接,面状部的另一方与一对板构件的另一方连接。由此,一对板构件分别由一对面状部加强,第1连结部以及第2连结部的刚性进一步提高。

14、(6)本应用例涉及的电动车辆可以是,在上述(1)~(5)的任一者中,所述第1连结部具备形成为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形状的第2肋形状部。由此,第1连结部的托架构件的刚性进一步提高,第1连结部以及第2连结部的刚性被更加强化。

15、专利技术效果

16、根据本应用例涉及的电动车辆,能够提供如下的电动车辆:用于将驱动单元支承于电动车辆的构造能够以不会阻碍其他的部件的搭载性的方式满足高的刚性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辆,具备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产生向具备梯子形框架的车辆的车轴传递的驱动力的马达和对从所述马达传递的所述驱动力进行变速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电动车辆,具备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产生向具备梯子形框架的车辆的车轴传递的驱动力的马达和对从所述马达传递的所述驱动力进行变速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浩太郎S·阿鲁穆加姆G·布特汉
申请(专利权)人:戴姆勒卡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